刘忠民
钓源古村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宗亲及其后裔的聚居地。我对醉翁最是崇拜,江西朋友的一通电话邀请,我便收拾行装,欣然前往。
出吉安机场北行一个多小时便走进了这个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远远望去,薄雾中钓源古村分布在一条樟树繁茂的“S”形山岭两侧,岭为长安岭,岭南为渭溪,岭北是庄山,两个自然村遥相呼应,俨然一幅神奇的太极图。
钓源村的历代民居为赣派明清古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隐含着历史的厚重。或许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钓源人自古以来就崇尚太极,并将其运用于建筑和生活中,房顶的骑瓦封火墙对应排列。幢幢民居既有常见的单檐屋面,又有少见的垂檐瓦顶;既有1进2厢、2进4厢式的厅房,又有庭园式、院墙式等风格各异的居室。古村民居的装饰,太极图案时隐时现,或嵌于门楣,或镂镌于窗棂,或雕饰于床架……长街短巷,也依太极布局,青石板铺成的巷路、村道、塘岸,曲折迂回,时宽时窄。院角有圆有方,墙面有正有侧,回环往复、高低错落,参差跌宕。行走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奇妙无比!
庄山自然村内,从东到西,七口大小不一的水塘与一口千年古井串联一线,两侧房屋、树木倒映其中,浮光掠影,色彩迷离。这便是“七星伴月”的美妙景观。
徜徉于钓源村的古建筑之间,精妙逼真的木雕、石雕、彩绘、鎏金字画随处可见。一幢明代古宅的窗棂上,鎏金雕饰的花丛中,3只活泼传神的老鼠在嬉戏腾跃。熟稔当地民俗的朋友告诉我,老鼠之所以能够“登堂入室”,是因为“鼠”当地谐音“许”,“鼠多”意为“许多”;在十二生肖中,鼠排首位,为“子”,故三鼠寓意“儿子许多”。同样具有深刻寓意的雕饰出现在一户人家的明代新婚床榻上方,一只背地仰天的麒麟被吉祥花饰环绕,造型让人费解。朋友再次为我解开谜团。原来古钓源人认为麒麟以饮甘霖雨露、汲天地灵气而成孕。故此雕饰,乃有承甘沐露,孕育麟儿的深刻寓意。还有鎏金图《访贤才于渭滨》和《求富亦求寿考》,图中人物笑容可掬、服饰鲜艳,车马华盖、滩石树木、山水云霓栩栩如生。喜鹊登梅、八仙过海、竹节梅花等雕饰,处处体现着钓源人的人生梦想、生活意趣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
古风悠远、香火鼎盛的钓源欧阳氏祠堂为三进格局,是村里最神圣的场所。千年的历史文化奠定了钓源古村人的勤学苦读、清正廉洁的深厚底蕴。在古代,村里共出过5位进士,30多位举人,五品以上官员20多人,可谓名满天下。
晚清时期,钓源古村有1300多户人家,人口近万,店铺近百间。有戏园、茶楼、赌场、跑马场等,热闹繁华,方圆数百里的官宦富商纷至沓来,博彩、听戏、品茶、饮酒……钓源成了远近闻名的乡间都市,号称“小南京”。
钓源古村的先祖崇尚遁世,青山碧水、建筑装饰、为人做官无不隐含着“物极则变,变则化”的太极含义。依山而不穷山,长安岭上万株樟树郁郁葱葱;傍水而不祸水,村中池塘清澈见底、银鳞成群。
钓源人秉承的天人合一理念与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驻足在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樟树下,天光云影,往来穿梭,犹如翻卷的史书,向我们诉说着灿烂的过往,描绘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