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情感在线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专页
 
标题导航
  2017年5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些感动生命de人和事
●朱金贤

“侠骨文心,笑看云霄飘一羽;孤怀统览,曾经沧海慨平生。”这是梁羽生为自己写的挽联,侠骨文心,以侠为骨,借文为心,宁可无武,不可无侠,梁大侠去世之后,谁还能将武侠的大旗扛起?“旧梦尘封休再启,此心如水只东流”,武侠的世界已离我们远去,曾经沧海难为水,但借一双慧眼守护昔日月冷风寒的江湖。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曾题诗:“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沉痛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一生反对封建世俗礼教,四处漂泊,也在漂泊中离世,在飞翔中陨灭,不沾染俗世的污浊,大概也正好应了他一生对爱和美的追求。之后,林徽因让丈夫梁思成拾回志摩失事飞机的残骸,挂在墙头,日夜相对,在51岁时郁郁而终,这似乎在某种意义表明了她一生隐忍的爱。“何时重逢谁又能知道?”林徽因心中的世界是不确定的,她没有徐志摩毅然决然万水千山终不悔的信念,爱的缺陷,终于也成为生命中永远的痛。相对而言,张幼仪似乎更幸福。“在他所遇到的女人中,说不定我最爱他。”幼仪一生都没有得到徐志摩的爱,却爱了徐志摩一生。她诚心孝敬公婆,并能在徐志摩困苦之时向其伸出援助之手,天下间有几人能有此胸怀?一个心中充满爱和感恩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吧!

2005年春晚冯巩和朱军表演的以《艺术人生》为蓝本的小品,冯巩曾诗云: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成器,拓马长枪定乾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只有人生的不懈追求,才有生命的永恒美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柏杨一生的辛酸坎坷,大概也是因为他以此作为信念。于是,高贵的头颅在面对任何险阻艰难时都依然傲然挺立。只是无论怎样坚强的心,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娇妻倪明华终于不堪寂寞而离去,人生最大的精神支柱离去,该何去何从?幸有女诗人张香华的陪伴,柏杨才走出生命的炼狱。也提醒世人:不必绝望,人生总会有知己,即使不在现在,也会在未来出现。

慕容雪村在其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自序中追问:谁是谁的福音?谁都不是谁的福音,人生面临困境。我们所得到的,失去的,未必就是我们希望找寻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没有取舍的负重前行,大概也是人生无法避免的悲剧。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而我们一直追求完美,这与世界的法则水火不容。

《旧约,传道书》说:“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生命本是个循环的过程,人生是有因果的,这大概是我们应该及时行善的最好理由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专页
   第4版:情感在线
关于防范食用野生菌、毒性中药材中毒预警公告
登报作废
那些感动生命de人和事
汲取中国先知的闪光智慧
锦绣迪庆向前进
人勤春早
古诗中品味母爱的馨香
遗失声明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