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麻辣菜

(小小说)

殷著虹

松坡村是个距离县城较远的山区农村,当地盛产烹饪麻辣菜的调料小粒红花椒。我在那里驻村工作时,曾带回一些到县城,想用这种优质的花椒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麻辣菜。

时值松坡村花椒采摘季,我特意给村里的孙金明去了个电话,托他帮我预留两公斤花椒,等我回县城时捎回家去。一来自家炒菜调味用,那鲜麻劲儿最是提味;二来也分些给单位的同事,让他们都尝尝松坡村的特色。

孙金明是个有头脑的生意人,村里人都叫他“精明老板”。他每年都在花椒采摘季大量收购新鲜花椒,经烘干、筛选后,转卖给外来客商,多年下来,他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电话中孙金明对我说:“一定为您作好准备,明天就把最好的花椒送到您手里。”可好多天过去了,却不见他把花椒送来。我心想,也许是他太忙把这事给忘了。想着驻村工作的日子还长,便打算下次回城再说,也就没催问这事。

松坡村每天开往城里的小客车很多,司机都是本村年轻人。我最爱搭王师傅那辆小客车。前一天特意跟他打过招呼,他便把第二天的副驾驶座给我留着,于是我成了他当天的头一位乘客。车子发动后,王师傅又特意绕到村尾,在孙金明家门口稳稳停下,按了几声喇叭,只见孙金明带着两名学生走出了院门。他见我坐在车上,便对我说:“尹队长就要回城里了?”

“上去两天,还回来的。”我回答。

“正好,把你要的花椒也带上吧,我给你准备好了。”孙金明说着转身进屋,不一会儿就拎出个鼓鼓的塑料袋,“我筛选过了,是上等的花椒,正好两公斤。”他笑着把袋子递到我手里。

我十分感激,连说谢谢,问他多少钱?他却不肯说,我拿出100元钱给他,可他说:“您就不要计较了,难道是怕我以后请您办事不成?”执意不肯收下我的钱。

听他这么一说,倒让我觉得不好意思了。孙金明转过话题说:“我儿子小贵和外甥满仓在城里上高中,今天学校开学,和您一路到城里,请您路上多关照。”

“这么大的孩子用得着关照吗?你就放心吧。”我笑着对他说。在车上,我认识了小贵和满仓。他俩都爱学习,上车后就谈论起了课文,我也掺和着与他们讨论起写作和诗词歌赋来。

车进城后,王师傅先把我送到了家,我叫小贵和满仓下车,请他们和我一起吃午饭,可两人一再推辞。我便把他俩的车费付给王师傅。两个年轻人感激地连声道谢。

不久我结束了驻村工作,重新开始了朝九晚五的日子。就在春节后的一天,孙金明突然给我打来电话:“尹队长,怎么今年不来松坡村下乡了?”

“今年单位领导没安排我下乡,所以不下来了。”我回答。

“有个事得请尹队长帮个忙。”电话那头孙金明对我说。

“啥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我回答。

“我的手机快欠费了,村里交电话费不方便,您能不能帮我交100元话费,过两天我把钱还给您。”

“这算得上什么事呀?我替你去交就是了。”说完我便到营业厅为孙金明续了100元话费。

转眼又到了花椒采摘季,孙金明又给我打来了电话。他很客气地问我:“尹队长还要不要花椒?”

“不要了,头年带来的花椒还剩下很多呢,明年再说吧。”我回答。

刚过了两天,孙金明又给我打来了电话,还是说他手机即将欠费,再请我替他续上100元的电话费。只是这次没再说要还我钱的事。

我当时正在出差途中,跑营业厅交话费实在不便,可又不忍心拒绝孙金明。正为难时,我突然想起王师傅,或许他能帮上忙。

王师傅听完我的话却在电话那头开怀大笑起来,这让我感到莫名其妙。“王师傅,什么事让你这么好笑的呀?”我问。

“我笑您呀尹队长,现在哪有交话费不方便的事?村里有营业室,微信也可以续费。看来是你去年没把花椒钱给‘精明老板’吧?去年的花椒售价是每公斤80元,今年已经涨到了每公斤100多元了。当初你给他100元,人家是嫌你给得不够。这回好了,他要你按今年的价钱还给他。”接着电话那头又是一阵哈哈笑。我如梦方醒。

电话那头的王师傅对我说:“你放心,我马上把100元钱充在‘精明老板’的手机上,不过您以后买花椒直接找农户买,老板是中间商,当然是要赚您钱的。”

当晚回到家时,妻子已经把做好的饭菜摆上了餐桌,夹菜时我才品出了麻辣菜的真正味道……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4-22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0654.html 1 麻辣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