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九年级(196)班 尹显悦
手中执笔,我在卷面款款写下几行字:谨以此文,感谢三年来陪伴在我身边的人。
小草感谢春雨,白云感谢蓝天,溪流感谢雪山,我感恩每一个爱护我的老师,感谢每一个关心我的同学,每个亲切熟悉的面容都将被我铭记在心。驻足回望,从头细数,我发现初中这三年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的语文老师——陈红云老师。
阳光点点,跳动在掌心,绿意盈盈,把我的记忆延伸到远方……
小时候,我很怕学语文。年幼的我学得很辛苦,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特别要小考的那段时间,我经常写到很晚才能睡,我深感语文是苦涩难学的一科,直到遇到了陈红云老师。
初相识,她缓缓走进教室,头发用一个鲨鱼夹随意绾着,简单的着装不刻意却显得大方得体。她说话时眼中含笑,声音温润,梨涡显露,恍如浅浅阳光让人心头温暖。后来她给我们读课文,只觉声音很好听,感觉好像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让人醉在清脆的风铃声里。读到慷慨昂扬之处,陈老师的声音高亢如勇士在呐喊;读到平实质朴的内容时,她声调低沉如老者哀恸述说;读诗词时婉约如身处江南水乡,读杂文时又似纵横平川一路千里。我听得入了迷,好像我就是文中的人物,我与他们同悲喜、共命运。
原来朗读是一种如此令人沉醉的艺术,原来学习也可以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原来还有那么多文字间的美好我不曾领会。她是别具一格的朗读者,听她朗读,让我觉得心中好像有什么正在悄悄发芽。
于是,我不再讨厌学习语文。回到家,我总会捧起书,遇到自己喜欢的段落就出声朗读,我沉浸其中,尝试着走进文字深处。课堂上,我开始聚精会神地听课并悄悄跟读。后来,我的写作潜能也被陈老师挖掘了出来。因为陈老师的欣赏和鼓励,我竟迷上了写作,还在当地报刊和知名公众号上发表了几篇文章,成就感愈加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陈老师的课堂是生动活跃的。不时讲点小故事,整点小情境、小插曲,搞点小辩论、小心得,看个小视频,来点小仿写,过程趣味无穷。这三年,我们一起笑过,一起哭过,正如她所说的“是文学让我们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心底的幼芽吸收了丰富的养分,越发茁壮地成长。她成功唤醒了我的自信心,也不断激发着我的学习兴趣,成就了现在开朗活泼、成绩不错的我。如果没有陈老师,我的这点天赋也许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她用点点暖光始终温暖着我的梦,让那个梦开出了美丽的小花。
汉语言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总能开启心性的跃动,让人陶醉于语言文学之美。我很庆幸在初中时代遇到了陈老师,我还要感谢三年来与我共同逐梦的所有老师,是他们让我懂得了是无数老师担起了教育强国的光荣使命,用时光的音符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他们传道授业,托举希望。
越是平凡越是汇聚伟大,不只是陈老师,不只是语文,一切成长中的相遇和经历皆蕴藏着美好,都影响着每一颗心灵,老师的爱是无声的大爱,让生命得到滋润,获得前行的力量。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