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大气概全 雅韵风流

——读《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

杨世光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共10册,系统集中地整理、编辑、出版明清时期纳西族作家诗人现存的作品,这在纳西族明清文学作品出版史上还是第一次。以杨林军教授为主编的编委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这是进一步丰富纳西族文学资料宝库的新创举。

粗阅10册,其价值、意义与特色所在,一眼可明。

一是客观、真实、有力地印证了明清时期纳西族汉语诗文家们接踵出世、崛起、集群,作品迭继的历史景观,以及他们共同取得的文学成就,可透见到纳西族吸收中华文化为己用的智慧和理性。纳西族的古代汉语文学无愧为中华古代文学阵容中富于边地光彩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无庸置疑的文学地位。这是它的价值与功能的一大亮点。

二是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包括实用效益。丛书以明清时期纳西族汉语文学的一个大整体的样式来展示和弘扬,让研究者和读者一卷在手而获得了极大的方便,想看哪个诗家的哪篇作品都现成,彻底改变了过去为找当中的一些作品东查西寻的辛劳状况。

三是这一卷10册的丛书丰博包纳,共收有明代和清代纳西族作家诗人23位,虽还有20来位诗人因作品遗佚而传者少未能入册,但明清时期纳西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诗人都在其中。每人的诗词、赋、散文等文体作品概已收录在内,洋洋大观。其中,木公、木增、杨品硕各占一册。和让(柏香)占达二册,可见其作品之多。和让其实应是清代纳西族的第一大诗家,其诗歌涵养甚厚。方国瑜先生曾告诉我,他曾拜和让先生为师学诗,和让先生见他质朴,用《王渔洋诗话》中所说的“诗有别才,非关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相赠,劝他从学务理、做研究家,从中可知和让是卓有“别才”“别趣”的大诗家。我之前研究明清纳西族作家诗人,读到的多是明代木氏和清代牛焘、桑映斗、杨竹庐、妙明、李玉湛等人之作,且非全部作品,因资料有限,其他诗人的作品读到的较少,有的诗家之作未能读到。有了这10册丛书,可得其切实之助。

四是装帧与版式设计的古典美学特色浓郁。它被列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在专业性强的巴蜀书社出版,精装大气,采用从右到左竖行排版,体现学术价值;行距宽适,版面疏朗清丽,超脱于常见的繁密式,读之悦目,整体体现出高雅厚重的古典美的风格。

五是具有文学比较性的意义。把明清两代纳西族作家诗人及其作品并列于10册书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好的作家文学的比较性。每个作家诗人的身份、来历不同,作品类别样式不同,个性风格不同,文学语境不同,叙述与表达方式不同,所关注和反映的题材不同,即使咏唱同一物事的视觉、心态、气质、情感等也不同。比如写玉龙雪山的诗作,有的大气磅礴,洋洋洒洒;有的精短豪迈,哲理闪光。这极有利于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就中借鉴其精粹以弘扬。

六是将纳西族古代汉语文学的源起和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晰。杨林军教授所撰序言,就纳西族明清两代诗文成果及其特点、出版之价值意义等作了翔实的阐述,具有导读性的功能,鉴此可知10册内容的概要。而且对10册之外的内容有所补述,如提到有些诗家,如明代木泰、木高、木青,清代周之松、李樾、木正源等等,因作品少或有遗佚而未能入册。这样补述就可见明清诗家的总貌了。我想,今后如能收集未入册者的零星作品合编为第11册出版,则大圆满。末了,谨赋七律一首以贺:纳西汉学远源流,雄自明清起众尤。雕玉稀书煌十册,比肩华夏各千秋。古装韵味堪称杰,无价诗文喜概收。编委辛勤臻大器,雅风世代好传留。

(载《云南日报》2025年1月4日第7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1-07 ——读《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纳西族卷》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48646.html 1 大气概全 雅韵风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