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飞帆
乌镇戏剧节已经举办11届了,今年的主题词是“如磐”。“精神如炬,信念如磐”,我想,这不仅概括了支撑乌镇戏剧节持续举办11年的精神内核,也道出了戏剧带给人生的意义与力量。
漫步在这片被艺术之光温柔照耀的水乡,满目都是戏剧的身影。古色古香的街道两侧,插满了印着戏剧大师肖像的彩旗;石桥上,或许能邂逅环境式戏剧《边城》里无忧无虑的翠翠;树荫下,人偶“雨男”正在介绍他的宠物——一朵乌云;泛舟河上,光与影、水声与歌声和谐交融的水上歌剧《漂浮皇后》正擦肩而过……在乌镇,戏剧没有局限在剧场里,而是随时随地发生,你不经意间就会与它撞个满怀。
这样的碰撞可以是激烈的,是目不暇接的,是排山倒海的,也可以是温柔的,是浸润的,仿佛面向冬日屋中的壁炉,暖意会渐渐包裹住身体。所以,我很喜欢此次乌镇戏剧节开辟的一个新版块“戏梦粮仓”,好似在说,在乌镇,艺术如粮食一般滋养生命。深入探访后得知,“戏梦粮仓”表演区原址是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乌镇粮管所,2017年经重新改造后成为综合性的展示空间。肢体剧、现代舞、说唱表演、行为艺术……一切都在这个非镜框式舞台、非剧场空间里尽情展示。新的空间形式正带来新的艺术可能。观众不是被束缚在座椅上,而是与演员有深入互动,甚至直接参与现场创作。创作者和观众徜徉在满仓满谷的精神食粮中,共同探索和思考究竟什么是戏剧,它会有怎样的未来。
正如剧作家曹禺所说:“一个弄戏的人,无论是演员、导演或者写戏的,便欲立即获有观众,并且是普通的观众。只有他们才是‘剧场的生命’。”在乌镇,每一位身在其中的人,就算是路过的游客,都是这个如梦似幻的戏剧世界的主角,都会收获一段难忘的独家记忆。
清晨6点,剧院门口已经人头攒动,为了求得一张青年竞演的门票,戏迷们顶着星光就来排队。微风吹过,游船码头的空地上,几位舞者用心跳着一支古风舞蹈,一名保洁阿姨手拿黑色塑料袋,全神贯注地盯着表演。夕阳低垂,一位从没进过剧场的游客在看完公益演出后,急切询问“这就是舞台剧吗”,语气里满含欣喜。午夜零点,年轻的人们席地而坐,高声朗读着卓别林、于是之曾写下的文字,在江南的秋意微凉中升腾起戏剧的温暖。
如果说乌镇满足了戏迷对“戏剧桃花源”的想象,让游客一窥戏剧的魅力,那么对另外一群人来说,这个舞台则意味着更多。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中,一部科幻题材剧目分外特殊,因为演员和主创大多是残障人士。他们来自一个叫“乐意”的剧团,剧团成员近七成是残障人士,平日里在各行各业工作,业余时间则聚在一起排戏。这是他们第一次登上如此重要的舞台,接受这么多专业人士的目光。
舞台很简朴,几把椅子,一块投影布,一位手语翻译站在角落,为观众席中的听障人士服务。尽管剧本还需打磨,表演仍有些稚嫩,但创作的真诚掩盖了专业的瑕疵。一位听障观众告诉剧组,之前她不觉得电影院、剧场是对她开放的,但看完演出后,她觉得艺术在为她说话,生活更接纳了她。正如谢幕时一位演员所说:“生活欠缺的,戏剧会还给你”。戏剧提供了这样一方舞台、一次契机,不仅让台上的演员得以抒发,也慰藉了台下的观众,感动着每一个普通人。
提振精神、消融隔膜、慰藉心灵、凝聚共识,这是戏剧营造的能量场,也是今天戏剧依然为人所需的原因。当高品质作品汇聚,当艺术从殿堂释放到日常,“戏剧桃花源”已经不再是乌镇戏剧节的愿景,而正在成为一种自然的默认。但“桃花源”也意味着距离——里面的人孤芳自赏,外面的人不知所以。于是,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剧迷嫌游客拥挤,游客不理解剧迷的执著。如何把“桃花源”变成“公园”,让更多人享受到戏剧的滋养,理解戏剧的意义,乌镇戏剧节还可以做得更多。
(载《人民日报》2024年12月10日第20版)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