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芸 李佳佳 鲁茸追玛
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取材独特,技艺传统,实用性强,主要流传于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该技艺历来被纳西族东巴所掌握,所造之纸主要用于抄写东巴经和绘制东巴画,又称东巴造纸技艺。2006年6月,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白地,纳西语称“芭枝”,意为逐渐绽放的花骨朵,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东巴教圣地”。白地所造“白地纸”,纸色白、纸质厚,其既便于抄写,又可长期保存,在滇西北地区久负盛名。
白地纳西族手工造纸以一种名叫“阿当达”(瑞香科丽江荛花)的植物为主要原料。造纸过程一般包括采集、晒干、浸泡、蒸煮、洗涤原料和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环节。造纸工具主要有木臼、木框、筲箕、纸帘、晒纸板等。造纸技艺中活动纸帘的使用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是中国内地造纸法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晶。据悉,20世纪40年代用这种纸书写的东巴经典就有5000多卷,为传承东巴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是研究我国传统手工造纸的关键实例之一,所造之纸是东巴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和旅游逐步融合发展,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通过出售抄写东巴经及绘制东巴画的纸张,开创东巴纸灯具、扇子、雨伞、贺卡等文创纪念产品的方式,正逐步探索保护和利用相结合,实现活态传承的新型传承路子。这一技艺各类文创产品市场前景相对较好,但由于工艺原材料资源有限,技艺仅被东巴所掌握,且有传子不传女的习俗,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受到很多限制。加之当地仅有的几名传承人都只是以家庭作坊的方式进行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的活态传承和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