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绕舍篱笆谁不爱

● 缪士毅/文 李佳佳/图

闲暇之时,徜徉乡村,但见山色含黛,溪水澄碧,村舍俨然,清新明丽。不经意间,发现几处农家篱笆绕舍,古朴美观,幽静雅致,真可谓“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

生在乡村,长在乡村,与篱笆天然有缘,我小时候脑海中就刻下了篱笆烙印。记得我家老房子周围有许多菜园,长辈们总用篱笆将菜园四周围起来,并告诉我说这样可有效防止鸡鸭等家禽进入菜园糟蹋菜苗,这成了我对篱笆的最初印象。后来,长辈们又将自家小院外围用篱笆扎成一道围“墙”,以装扮院落,小院因此多了几分乡村风情。于是,我对篱笆又多了一分认知。

乡村用于扎篱笆的材料多为树木枝条、芦苇或毛竹片,先在菜园四周或庭院外围立几根柱子,各柱横向间用竹竿或木条相连接,外观呈长方形,再在长方形间用树木枝条或毛竹插入,一堵篱笆“墙”就大功告成了。这些篱笆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比如我的家乡在江南,历来有栽植毛竹的习惯,人们喜欢用毛竹片来扎篱笆,再加上毛竹片容易弯曲,更适合将篱笆扎出花样来,以添篱笆风采。

除了树木枝条、芦苇、毛竹片之外,也有人家栽种绿植以做篱笆,其中常见的当数木槿。早年我父亲考虑如何扎好自家小院篱笆时,首选的绿植就是锦葵科落叶灌木木槿,并称赞木槿不仅可添绿意,而且花可赏。对此,我查阅了资料,得知早在古代时,人们就栽植木槿以作篱笆,如唐代诗人于鹄在《巴女谣》中直言:“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在他看来,不要担心天晚找不到家,那棵芭蕉旁,木槿篱笆小院就是他的家。元代王冕在《村居其二》中称:“绿槿作篱笆,茅檐挂薜萝。”道出了篱笆是用绿植木槿所围的。

多少年来,篱笆牵动了文人墨客的情愫,牢牢扎在诗坛里。宋代张舜民在《村居》诗中吟道:“水绕陂田竹绕篱。”村居远处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围绕篱笆,幽静又美丽。有趣的是,一些文人墨客在吟咏篱笆的诗句中,时常伴随出现鸡、犬之类的动物,给人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之感觉,如明代唐伯虎的题画诗《山居客至图》:“红树黄茅野老家,日高山犬吠篱笆。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人来借花时。”是呀,枫林深处、黄茅丛中,隐约可见一村舍,篱笆旁一只狗正冲着来人吠叫,这偏远之处不会有什么大事的,一定是好友如约而来看花了,读来情趣盎然。而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所写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蜻蜓、蝴蝶在篱笆上翻飞的景象,清新又迷人。

如今,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篱笆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华丽转身成为点缀乡村风景的元素,焕发出独特的乡村风情魅力。这不,有的乡村民宿巧用篱笆作为庭院的“围墙”,既美观,又透光;有的乡村道路旁妙用篱笆作为沿途的“挡墙”,既古朴,又雅致;有的乡村绿化景观带借用篱笆加以保护,既相融,又透绿;有的……

伴随审美情趣的跃升,人们不满足单一的篱笆,而喜欢在篱笆旁放些盆栽或直接栽种一些瓜果、花卉,以此点缀篱笆。瞧,乡村小院的篱笆上爬满了牵牛花,盛放的花朵多了几分“牵牛延蔓绕篱笆”的诗意;乡村小院的篱笆上丝瓜茎蔓攀缘而上,绽放朵朵黄色,颇具几许“丝瓜沿着篱笆生”的意境;乡村小院的篱笆上豇豆茎蔓缠绕而上,结出一条条豇豆荚,真有一番“满篱绿意豇豆熟”之意境。

提起篱笆,还勾起了我对乡村生活的些许回忆。我从小在乡村长大,而父亲在村里算是个有点墨水的人,时常给我讲一些与篱笆有关的歇后语,比如,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屋里筑篱笆——一家分两家;扶起篱笆倒了墙——顾东不顾西;公鸡钻篱笆——进退两难等。有时,父亲还会讲一些与篱笆有关的俗语,比如“篱笆不是墙,婆婆不是娘”这一俗语,道出了婆媳关系难处理的尴尬局面;又如俗语“千层篱笆都透风”,比喻保密措施做得再严密,也难保消息不透露出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一俗语,它道出了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这些歇后语或俗语来自生活,语出自然,寓意深刻,至今仍让我品味不已。

篱笆,不仅留住了人们的一抹乡愁,还在当今美丽乡村建设中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我喜欢乡村,也喜爱篱笆。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3-04-11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36183.html 1 绕舍篱笆谁不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