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凤
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后,也成了一年中重要的小长假。清明节由来已久,中国古人历来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在古代清明节人们放假几天?又是怎么过的?
古代放假叫休沐
定期让公职人员回家洗头洗澡
要说清明节,得先说古代中国的休假制度。在古代中国,是没有星期天概念的,但休息日一直存在。而且,中国古人享受休假的历史还比较早,在秦汉时期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休假制度。不同的是,古代只能休息1天,而且叫法也不一样,现在叫休假、放假,古时称为休沐或洗沐。
古人为何把休假称为休沐?主要是定期让现在叫公务员的公职人员回家洗头洗澡、搞个人卫生。最先享受休沐制度的人群,应该是给皇家当差的一批公务员,即所谓中官,也叫内臣。中官给皇家当差,宫内又没有为他们专设洗澡的地方,所以只能定期、轮流回家洗沐。
汉代清明节还不是法定假日
休假制度分五日制和十日制
休沐制度推广后,便形成了一种国家休假制度。唐人张守节撰《史记正义》中所谓“汉官五日一假洗沐也”,说的就是这么回事。除了五天制,汉代休沐还有十天制,即干10天休1天。
在汉代的休假制度中,除了休沐这样的轮休,还有例假。例假更接近现代的法定节假日概念,从《汉书·薛宣传》中透露出的信息看,汉代国家法定节假日很少,起初只有两个,一是夏至,再是冬至,各放假5天。到东汉时增设伏日。此时的清明节,并不是汉朝的国家法定节日。
唐代首次将清明节列入法定假日
公务员一年假日近百天
到了隋唐,休沐制度出现了很大变化,旬休成为一种制度,即工作9天,休息1天,休息日设在每月的10日、20日、30日,共3天。旬休是一种公休,不再轮流,除值班人员以外,大小官员全都回家洗澡。
此外,最大变化是节假日大大增多。正是在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一道,首次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放假了。
《大唐六典·尚书吏部》上有规定,唐代内外官员都有假宁之节:元正(旦)、冬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夏至、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几乎每逢节气都要放假;还有婚假、丧假、探亲家、拜扫假等,比现代放假的机会多很多。
唐代的节假日确实远远多于秦汉,多到几乎泛滥的地步。全年的节假日,加上每月3天旬休,每年平均可以享受的假期近百天。也就是说,唐代公务员一年中有1/3的时间都不用上班。
唐代清明节小长假安排不需要调休,将寒食、清明二节连着放就行了。其间,也曾有过几次变化。到李亨(唐肃宗)当皇帝时,或许觉得小长假不够长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节的假期天数,将唐玄宗于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定下的千秋节放假3天的规定,减为放假1天,而将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国节假日史上,清明节首次成为了真正意义的黄金周。
千秋节又叫天长节,是当朝皇帝的生日,缩短皇帝庆生天数,而增加清明节的假长,可见唐朝人对清明节的重视。事实上,唐朝人也确实喜欢过清明节,仅从时节上说,其时春暖花开,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既能扫墓,又不耽误看景,这样的节日自然广受欢迎,所以时人竞相外出。从杜甫“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诗句中便可以想象到唐朝人清明节出游、扫墓的热闹景象。
在李亨之后,唐代的清明节假期又有变化,太子李豫(唐代宗)继位后,曾将清明假期改为5天。但在其子李适(唐德宗)做皇帝的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又恢复了李亨时代的做法,将寒食清明二节合在一起,假期仍定为7天,黄金周重现。
宋代清明节热闹不输元宵节
将娱乐功能移植进来
到了宋代,清明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宋代延续了唐代喜欢放假的做法,寒食与清明两节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两个节日已完全融合为一体,并移植进了上古时三月三上巳节的某些娱乐功能,人们出游喜欢来到水边。
清明节也是宋人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扫墓的风俗更浓,这从北宋人张择端绘于清明时节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可以看出,首段就是时人从汴京(今开封)野外扫墓归来的情景。宋代清明节里,皇家和民间都会举办一系列活动,街头热闹程度不输元宵节。《东京梦华录》记述:“京师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树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酬劝,歌舞遍满,抵暮而归。”
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达到了极致。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时称明眼。所谓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清明节的法定功能,在宋代达到了顶点。由于时间比较长,活动内容也开始变味,寒食、清明二节本应停止娱乐的,但在宋代却异常活跃。一些路途遥远无法回原籍扫墓的官员,常会利用这难得的黄金周,把酒叙旧,找老乡、约同科成为一景,有的干脆相约赌博,想着法子找乐。
元明清时期清明节逐渐退出法定假日
明清仅剩元旦元宵冬至三节
随着唐宋的远行,清明节的热闹也不复存在。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务员多假制度被否定,节假日大为减少。但元时清明节与寒食节从功能和活动内容上看,在事实上合成了一个节日,仍与元正(旦)一样,是元代最重要的节假日之一,朝廷会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寿节(唐时称天长节)和冬至才放假两天。
到了明、清两代,寒食清明二节则完全退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序列,政府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节假日。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