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怀念朱德总司令

★ 禹中玉

我写过怀念毛主席、周总理的文章,总觉得还应该写写朱德总司令。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人民军队的创始人,是新中国的奠基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全国各族人民最敬爱的领袖。

对朱德总司令最初的印象是小学阶段。记得读二年级时,我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文中写道:井冈山时期,红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为了储足粮食保证军需,红军经常要到离井冈山五、六十里地的茅坪挑粮。官兵同甘苦是红军的优良作风,红军总司令朱德以身作则,经常与战士们一起去挑粮。战士们看到年长的总司令穿着草鞋、戴着斗笠与他们一起挑粮很辛苦,于是就把总司令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总司令找不到扁担,只得重新做了一根并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以免扁担再次“失踪”。

1980年,我在云南省委党校学习时,党校邀请朱德总司令的女儿朱敏到党校作报告,朱敏报告的内容就是追忆父亲朱德与周恩来伯伯的深情厚谊。朱敏说:“父亲年长,却让我们称周总理伯伯,最初我也不理解。但是父亲说不能只按年龄决定称呼,更应该体现尊重和敬意。”朱敏又说:“1922年,我的父亲和周恩来伯伯初识于德国柏林。当周伯伯在莱茵河畔的临时住所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年长12岁的父亲时,对父亲的第一印象就是忠厚诚实。后来经过深入了解,周伯伯成为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介绍人,自此开启了他们50多年的深情交往。”在朱敏讲述朱德与周恩来之间的亲密关系时,有一个细节让我记忆特别深刻。“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内一条打了许多补丁的毛毯见证了我父亲和周伯伯之间不一般的情谊。这条毛毯本来是起义军高级将领董振堂将军的,董将军见父亲年龄大却穿草鞋睡光床,很受感动,于是就把自己的一条苏联产的粉红色毛毯送给了父亲。这条毛毯随父亲经历了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又被带到陕北革命根据地。西安事变发生后,周伯伯前往西安处理事变的善后事宜,当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父亲怕冻坏周伯伯的身体,就从家中拿出这条毛毯转赠给周伯伯。”几十年过去了,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朱敏依然很动情。

朱德总司令对党的忠诚是一贯的。井冈山时期,身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的朱德自觉服从党的领导,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在遵义会议上,他旗帜鲜明地驳斥凯丰的教条主义言论,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1935年10月,张国焘在四川卓木碉召开会议,企图分裂红军另立中央。朱德明确表示,红军要团结,要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张国焘要求朱德割断与毛泽东的一切联系,朱德却风趣地说:“大家都晓得朱毛在一起多年,要我这个朱去反对毛,我可做不到呀!”

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就是一位讲政德的光辉典范,他崇高的人格风范最后浓缩为一个“德”字。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1-04-07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20261.html 1 怀念朱德总司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