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道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场春雨过后,老家房前屋后的香椿树,总会先于其它树木生发幼芽,绿叶紫边,紫中透绿,似翡翠玛瑙般润泽,味道特别香浓。
母亲说,香椿是“树上的蔬菜”,香椿树发的嫩芽可做成各种菜肴。第一茬采摘的香椿芽,被称为“春头”。在蔬菜短缺的早春里,春头犹为珍贵。
小时候家里穷,缺衣少食,房前屋后的香椿被母亲当成宝贝一样呵护,香椿变美食也成了我的最爱。每年香椿一出来,母亲总是变着法儿让椿芽活色生香,椿芽拌豆腐、椿芽炒鸡蛋……都让我唇齿生津,食之难忘。母亲摊的椿芽煎饼更是美食一绝,煎饼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配上肉末或鸡蛋,则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的感觉。
“门前一棵椿,吃菜不担心”。吃不完的香椿芽,母亲用它汆过滚水后晒干,或用盐慢慢搓软后压紧放进陶瓷坛里,待椿芽长成树叶的时候,拿出来又成了绝美的菜肴。
香椿中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香椿木材黄褐色而具红色环带,纹理美丽,耐腐力强,不翘不裂不变形,有“中国桃花心木”的美誉。
“前人栽树,后人歇荫”。老家的香椿树,是母亲栽种的子孙树。如今,母亲虽已驾鹤西去,但每当我品尝着香椿佳肴之时,心底便会油然而生对母亲的崇高敬意与深深怀念。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