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淡淡荷藕香

●程丽英

在故乡,每一户农家除了有一个菜园外,还要有一口荷塘。菜园里有应季菜蔬,荷塘里的品种也不少:荤的有鱼、虾、河蚌、鳝鱼,素的有茭白、茨菰、红菱、水芹、荷藕。

最惹人爱的,就数荷藕了。

荷藕的性格是恬静的,四五月间,碧绿的塘面上悄悄地冒出那么一两支,“小荷才露尖尖角”,说的正是这个时候呢。等它们陆陆续续撑起小伞,你心里多了一个期待——荷花快要开了吧?在故乡人的心目中,荷花是灵性的,只能远观,不能采下把玩。有不懂事的孩子经受不住诱惑,糟蹋了荷花,一定会招来大人的怒骂。

荷花被我们看作圣物,不容亵渎,荷叶也同样让我们怜爱。我们很少摘下荷叶玩耍。坐木盆在荷塘里采摘红菱,穿行其间,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破了荷叶。我们最爱撩起一捧水,泼洒在荷叶上,看水星珍珠玛瑙般滚动、聚合。“从来不着水,清净本因心”,这是荷叶的本色。

也有年轻的女孩儿,连茎折下一片宽阔的荷叶,高高举起当伞擎着,赤脚走在阳光下。那时,荷叶映衬着她红扑扑的脸,她就跟荷花一样美了。男孩儿喜欢把荷叶倒扣在头顶上,弄成凉帽的模样,荷叶下的脸蛋快乐而有生气。

“七菱八藕九茭白”。农历八月,鲜藕上岸。故乡的荷藕,没有大规模的收获景象,想吃了,跟进菜园割韭菜一样方便。跳下荷塘洗冷水澡的工夫,用脚崴几下,崴着了,用脚挥去泥,一个猛子扎下去,冒出水面,一根湿漉漉还沾着黑泥的新藕正抓在手中。

藕可生吃,可凉拌,可热炒。稍稍讲究的人家,还会揣进糯米,烀熟,切成薄片,蘸了红糖吃。通常在有喜事办酒席的人家才可以吃到这样的细食。荷叶黄,莲子成,稍后的莲蓬也是我们孩子三餐后的小食。后来才知道,荷叶也可以入食呢,用荷叶蒸饭、烤肉,食物上添了淡淡的荷香,沁人心脾。

故乡的荷藕不需要专门栽种,也不需要特别料理,一年下了种,年年生新荷,岁岁有嫩藕吃。夏天的塘面上,挤挤的一塘荷叶,争先恐后向上窜,遮得塘水阴凉凉的。微风拂过,香气溢出好远。

夏日能采新藕,冬日能挖老藕,在特定的年代,荷塘在故乡发挥着储粮罐的作用。

荷叶田田,塘却在萎缩。上个世纪末,故乡农户房前屋后的荷塘开始干涸淤平。荷不再遍地开花,随处可见。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种藕大户,他们利用水源好的低洼地,经营着一片又一片“叶香原是胜花香”的荷田。昔日的荷塘像是聚集到这里开会来了。还有高楼林立的城里,也增了许多长满荷叶、荷花嫣然的景点,那算是来城里作客的荷吧,就像从故乡走出的我。

故乡的荷塘,沐浴着清风,摇曳在我的记忆深处,永远那么葳蕤。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19-08-26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8111.html 1 淡淡荷藕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