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传承之路显匠心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14 14:55:00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传承人李耀华——让小锤再敲一千年
 
 
 
 

  李耀华正在錾刻银壶。

  走进位于鹤庆县草海镇的新华银器小镇,小锤敲打金属的叮咚声不绝于耳。这里商铺、工坊林立,清一色开展银器加工、设计、销售等业务。

  在这里,小锤敲过了一千年。银器制作是人们世世代代谋生的手艺,每一家工坊、每一位独立手艺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儿和践行的美学理念。

  在“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耀华的工坊里,记者了解到一种将金、银、铜3种金属材料在镶嵌的基础之上錾刻出立体花纹的“镶錾”工艺。这门工艺是李耀华在传统“金银错”技艺的基础上开创的。结合自己擅长的“高浮雕錾刻”,李耀华錾刻的高浮雕牡丹,花瓣立体、做工细腻,一点黄金花蕊如画龙点睛,成为同行模仿的对象。

  14岁起,李耀华跟随叔叔到四川、西藏等地学艺,并对錾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次,客户拿来一把刀鞘,上面一种细如发丝的螺旋纹吸引了李耀华的注意,他废寝忘食地钻研,最后终于做出一把相似的錾刀。作为手艺人,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什么样的錾刀能錾出什么样的花纹?”李耀华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制作,每次技艺上取得进步,都带来满满的成就感。

  19岁时,李耀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尽管当时的生意已经十分火爆,但他仍然想到大城市去看看其他手艺人是怎么做的。怀着这样的心愿,李耀华独自一人前往上海闯荡,在上海的5年时间里,他不仅开阔了眼界,技艺也更上了一层。“我遇到了一位曾在知名首饰品牌工作多年的錾刻师傅,我告诉他怎样做出浮雕感强、风格粗犷的作品,他教我如何做得细腻写实。”李耀华说。

  2013年,李耀华回到鹤庆开店创业,见证了新华村银器行业发展的点点滴滴。“这些年来,银器小镇的手艺人们创立了很多银壶、首饰品牌,让鹤庆银器走出了当地,进入到了全国市场。”李耀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银器加工技艺发扬光大,让小锤再敲一千年。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段苏航/文 许卓皓/图

 

“马楠蜡染”省级传承人王秀芬和女儿——赋予古老技法新的生命力
 
 
 
 

 

  王秀芬制作蜡染。

  马楠蜡染作品

  苗族蜡染是一项传统的印染手工艺,在我国古代与扎染、镂空印花并称为“三大印花技艺”。在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老铁厂、莲峰苗寨,苗族妇女以山水自然风光为灵感,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在天然纤维织物上点蜡绘图,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马楠蜡染采用天然的植物染料和蜂蜡绘图,画面灵动、典雅富贵。图案主要分为民族风情和古典吉祥图案两类,民族风情图案以现实生活和民俗民风为题材,展现质朴的乡土气息;古典吉祥图案以芦笙歌舞、吉祥牛角、四方文案组成,庄重精美,被誉为“布艺上的青花瓷”。

  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楠蜡染的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芬说,她从12岁起就跟随亲人学习手工织布、蜡染技艺,制作的蜡染已超过1000幅。

  多年来,王秀芬持续开展蜡染制作手工技艺培训,如今学徒已遍布全国各地。“每年假期,都有学生来参加免费培训,每期在30至50人之间。”王秀芬说。

  杨世翠是王秀芬的女儿,自小耳濡目染,喜爱蜡染技艺,于2018年被命名为昭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比母亲,杨世翠在制作蜡染时,喜欢将现代生活元素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并融入时尚元素,把蜡染用在女孩喜欢的裙子、头饰、围巾等服饰上,把图案绣到抱枕、挎包等物件上,赋予古老的技法以新的生命力。

  如今,杨世翠已接过接力棒,在永善县城开了一家蜡染店,专心制作她热爱的蜡染,推动马楠蜡染走向市场。

  蓝底白画,至简之美。一尺蓝布、一把蜡刀、一钵温热的蜡,铜刀作笔、蜂蜡为墨,靛染成一件件美丽服饰,煮漂后化作一份份真挚的祝福,绽放出一朵朵别样的“青花”。据介绍,马楠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云南省“蜡染刺绣之乡”,马楠蜡染还被昭通市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加拿大国际友人。

  近年来,永善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大苗族蜡染技艺扶持力度,举办培训班丰富文化内涵,组团参加南博会、旅交会、文博会等大型会展,广泛宣传推介马楠蜡染,树立马楠蜡染品牌形象,推动马楠蜡染走出大山、走向市场。

  云报全媒体记者 沈迅 通讯员 田明

 

“壮族刺绣技艺”省级传承人张凤仙——执针绣出广阔天地
 
 
 
 

  张凤仙在织布。

  壮绣作品

  “这件衣服上绣的是云纹、花纹和鱼纹,云纹代表太阳,寓意生活阳光普照,越来越好;花纹寓意生活多姿多彩,富贵吉祥;鱼纹寓意多子多福,生活富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刺绣技艺”省级传承人、广南县者太乡的张凤仙正向顾客介绍自己的绣品。

  30多年来,张凤仙逐步把刺绣技艺变成谋生的工具,成为带领群众从“针眼”里挣钱的致富带头人。者太乡党委书记陆江自豪地说,张凤仙10余次到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展销壮族刺绣精品,宣传刺绣文化,把绣品变成了壮绣的“名片”。

  一根绣花针,绣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绣出了中国农民的广阔天地,更绣出了中国农村的崭新面貌。者太乡壮族刺绣技艺传承上百年,群众基础深厚,现有部分村寨还流传着“母女相传,邻亲相授”的传艺习俗。近年来,在4名“壮族刺绣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带动下,该乡组织开展了“壮族刺绣技艺”传承培训20余次、非遗进校园活动60余次,教授培训绣娘和刺绣爱好者1000余人;全乡34个壮族村寨家家户户都会刺绣,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基础上把刺绣作为增收手段,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集镇为核心、辐射周边村组的刺绣产业格局。2023年,该乡共产出手工绣品500余件,销售额超230万元,带动绣娘增收3000元至30万元不等。

  “大家从小针眼里看到了‘大钱景’。”张凤仙表示,今后将持续走好非遗手工技艺与市场结合的路子,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传承发扬好壮族刺绣技艺。

  云报全媒体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罗云耀

 

“彝族服饰”省级传承人丁兰英——把彝绣推上国际舞台
 
 
 
 

  丁兰英正在刺绣。

  彝绣作品

  端午节前,南华县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传承人丁兰英再次来到南京东南大学,向学校师生讲述彝绣的历史渊源、纹饰象征,并带领他们应用传统彝绣技艺手法,体验端午节辟邪香囊制作,让学生们在学思践悟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与融合发展。

  丁兰英是云南楚雄创承彝绣“妈妈制造”合作社社长、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刺绣协会副会长,曾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作为彝绣传承人,她秉持着对彝绣的热爱和对精湛刺绣技艺的追求,在传承好彝绣文化的同时,用一根小小的绣花针串联起了无数彝家儿女的致富梦想。

  在母亲李华珍的影响下,丁兰英从小就对彝绣产生了浓厚兴趣。8岁时,她就跟着母亲学刺绣,16岁便摆地摊卖绣品。2014年,外出务工返乡的丁兰英注册成立了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开启了创业之路,并一路发展为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楚雄州彝绣龙头企业。

  多年来,丁兰英植根于南华县的乡土沃野,探索彝绣与群众增收致富的融合之路。通过探寻民间遗留古物件、拜访老艺人,她致力于挖掘彝绣的传统针法和技法,目前已经熟练掌握72种针法。

  “有14种彝绣针法是机器不能够代替的,特别是打籽绣、螺旋绣和缠针绣3种针法,必须手工完成。”丁兰英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她所创办刺绣工厂通过保护传承、改良创新、跨界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非遗文化+市场产品+就业致富”的模式,公司绣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绣工技艺也在增进,但仍坚持纯手工刺绣,实现增收致富。2023年,公司辐射带动南华县10个乡(镇)60余个村(社区)2000余人开展彝族刺绣产品生产,打造了省级无障碍车间“美丽工坊”1个、加工厂1个、脱贫车间8个,为农村妇女、残疾人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目前她带领的彝族刺绣师徒传承团队已发展到86人。

  “我的使命不仅是把彝绣传承下去,还要让它发展好。”丁兰英始终心怀使命感。她表示,之前的彝绣产品更多是当地一些老年人和农村妇女喜欢使用,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学生也加入到彝绣文创的团队中来,大胆创新的设计将传统与时尚结合,更受市场青睐。

  2023年,丁兰英将彝绣产品带到了米兰时装周等国际大舞台。“我十分自豪,从来没有想过大山里的彝绣可以走上国际舞台。”丁兰英表示,她将带领团队的绣娘们,逐步和国际品牌联名合作,把彝绣融入“潮牌”产品当中,将彝绣技艺发扬光大。

云报全媒体记者 吕瑾

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和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