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是云南义不容辞的政治担当。云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提升绿水青山的品质、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推动生态高品质和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 江川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李丹 摄 玉溪市委宣传部 供图 岁末年初,省统计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22年度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公众对生态环境综合满意率为93.1%,是自2018年开展该项调查以来的最高值。 这个数据既是来之不易的成绩,更彰显了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奋斗。 93.1%,真实展现了云南以生态优先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成果。 93.1%,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云岭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图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优质的生态环境质量,源于云南坚持生态优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决心和作为。 几年来,围绕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度之广、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导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动力,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云南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为督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把“利剑”,省委、省政府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措施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空气质量持续保持领先,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居全国第一位。云南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前列。 随着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六大水系保护修复等为重点的8个标志性战役的深入推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云南的标配,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成为云南的标识,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云南的标签。 COP15充分展现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大美云南惊艳全球,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温暖全世界,云南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从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到绿美河湖、绿美校园、绿美园区、绿美景区,美丽中国在云南的创新实践全面开启。生态优势成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资料图 云南能投硅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配套项目建设中 李熙临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回答了怎样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问题,明确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四大任务和路径。 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省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云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坚持国家所需和云南贡献相结合,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持续发力推动碳达峰,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把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减污、降碳是扩绿、增长的“排头兵”和动力源。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优势,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路径。 目前,全省绿色能源装机、绿色能源发电量、清洁能源交易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均居全国前列,绿色能源成为云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我省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带动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发展。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激发产业新动能。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全省各地正在探索的实现路径。 2022年4月,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式开展洱海流域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探索,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方法,算出洱海流域“绿水青山”的总价值,使洱海流域的生态家底更加一目了然,为把“绿水青山”转化为“真金白银”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作为全国第一座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考评机制的城市,普洱市把森林、空气等这些原本“无价”的自然资源,转化成“有价”的生态账本。殷实的“绿色家底”为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底气。 放眼全省,“绿色之基”在气势磅礴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固本培元。 截至目前,我省已圆满完成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储备”试点任务;依托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资源优势,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示范深入推进,这些试点示范建设为我省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双碳”道路奠定了较好的工作基础。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我省深入探索,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成为彩云之南各族群众幸福的“不动产”。 只为山青水碧天更蓝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 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再接再厉,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作主旨讲话 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 冬日早晨的薄雾中,环绕于滇池畔的滇池绿道和昆明人一同“苏醒”。不少市民早起到步道上晨练、慢跑、骑行,长约37公里的滇池绿道环草海段和海埂公园至三个半岛段成为了市民健身锻炼的新去处。 滇池绿道的功能定位为环湖生态屏障、城市山水景廊、文化休闲长廊,体现生态野趣、文化艺术、智慧便捷的特点。建设之初,滇池绿道规划就秉承以道守界、协同治理,安全第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连续贯通,景观添彩、文化点睛四大原则,建设“高原明珠”滇池的最美绿色“翡翠项链”。 昆明深入实施“退、减、调、治、管”5个支撑性举措,从系统规划科学治理、控源截污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系统提升等方面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渐进式推进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向利好方向发展。全湖水质稳定保持IV类的年度成绩单,预示着高原湖泊保护工作进入新的窗口期。滇池治理工作的进阶,也折射出云南河湖治理保护工作日趋系统化、科学化、精准化。 生物多样性是检视河湖保护治理成效的镜子,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湿地管理处处长张颖介绍,按照人工干预最小化、自然恢复最大化的原则,滇池沿岸初步形成了相对闭合的环湖生态带。恢复滇池金线鲃等土著鱼类的洄游通道、因地制宜划出鸟类保育区、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清除行动等新举措,为物种的回归和保护提供更多可能。如今,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有水生植物303种、鸟类139种、鱼类26种,观测到彩鹮等9种以上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鸟类在滇池及湖滨活动。 河清滇池净、湖净昆明美。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进一步提升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昆明正举全市之力投入以滇池之治为牵引的“湖泊革命”攻坚战中,力争让大观楼长联描述的“五百里滇池”立体画卷早日重现,守望“水清岸绿、鸟集鳞萃、人水安澜”的明天。 湖水荡漾,苍山云绕。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殷殷嘱托,成为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干部群众守护青山绿水的不竭动力。 2022年2月,洱海科技小院在古生村挂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及其团队走田间、进企业开展调研,寻找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平衡共赢的良方。 洱海要清,百姓要兴。洱海科技小院从“烤烟+油菜”“水稻+油菜”入手,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实现入湖污染负荷减少10%,争取帮助老百姓收入翻一番。目前,团队已在洱海周边试种水稻等农作物超过1000亩,积累经验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广这一模式。 大理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大力培育高原特色产业,推进有特色、有品质、有智慧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做好高原特色农产品文章。洱海流域已成为全国16个重点流域可持续发展试点之一,大理市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目前,洱海保护治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流域,全面实施“八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大理州制定《洱海湖滨生态红线及湖泊生态黄线“两线”划定方案》,颁布实施11个地方性法规,修订《洱海保护管理条例》,构建起系统完备的洱海保护法规体系;出台《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规范农村个人建房、餐饮客栈经营等配套政策,依法科学划定洱海一、二、三级保护区,形成生态保护硬约束机制。在洱海流域建成了19座污水处理厂、4660公里污水收集管网、14.9万个化粪池,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对沿湖15米范围内的1806户7270人实施生态搬迁,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为洱海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实现“人退湖进”的历史性转变。 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洱海全湖水质综合评价为“优”。洱海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上半年水体透明度最高达2.74米,为近十年来最好水平。 山中名木古树郁郁葱葱,村里花木茂盛相映成趣,湿地内鸟鸣声声诗意长,腾冲市和顺镇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生态之乡、宜居之地。当地充分发挥良好生态优势,聚力乡村振兴与生态发展的有效连接,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 以绿色发展和古镇保护为基础,以突出产业生态化为支撑,兼具和顺风貌与生态保护的民宿多了起来,融合现代气息与古镇文化的咖啡馆发展开来,当地绿色农特产品乘着产业生态化的东风进入千家万户。 生态产业化、产业绿色化,是和顺走出的兼具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需求,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我们刚投资60多万元,对野鸭湖的大坝进行了除险加固。”和顺镇副镇长张庆鹏介绍,今年春节期间,野鸭湖就能重新蓄水,游客又能欣赏到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水鸟。 继2018年荣获“全国森林文化小镇”称号后,2022年和顺镇又交出漂亮的生态答卷:2022年12月21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确定了16个州(市)的16个乡(镇、街道)为2022年全省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示范乡镇,和顺镇作为保山市唯一获批建设的乡镇,被列入全省计划名单。 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全球瞩目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云南元素、昆明元素持续展示。会议开幕式上,来自云南的民族特色演出生动演绎出云南多彩民族文化。“极小种群物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作”和“红河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成效”三场边会,充分展现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云南彝族海菜腔亮相COP15第二阶段会议 张海萍 摄 包括滇金丝猴守护,洱海生态系统修复,极小种群漾濞槭拯救保护,云菌、云花、云药产业发展,“民族文化促进自然保护”“自然保护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云南模式等最具云南特点的生物多样性传统文化和保护传承故事精彩亮相第二阶段会议。 “发生亚洲象漫游故事的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云南实践与成果展”向与会者呈现了云南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采取的措施和举措、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取得的丰硕成果方面的内容。 “云南主题日”上,各国嘉宾观看云南主题宣传片,品尝云南特色茶饮与咖啡,欣赏民族歌手表演。在大会“中国角”的云南展区,生动展示了云菌、云花、云药等特色生物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会议期间,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雨林古树茶纪念饼被指定作为中国政府的伴手礼,赠送COP15第二阶段的每一位参会代表。 七彩云南,美美与共。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云南向世界传达彩云之南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发展之美,展示云南各族人民长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画卷。 2021年,云南亚洲象北上南归吸引了世界目光。人象在相处中探索彼此的世界,在陪伴中收获保护经验,生动展示了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努力与实践。 云南省是中国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区,目前境内约有300多头亚洲象。维护“人象和谐”是云南一直以来着力解决的问题。 保护亚洲象种群及其栖息地。云南建立亚洲象监测预警系统,提升栖息地质量,目前,在亚洲象分布区已建立了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098平方公里。2009年以来,中国、老挝边境地方政府建立了亚洲象跨境保护机制,划定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实现亚洲象跨境迁移的有效监测和保护。开展大象救助,建立了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 资料图 野生亚洲象在外活动 张彤 摄 防范人象冲突。村镇、学校、高速铁路等重要区域建设了永久性的防护围栏,加固村庄民房。颁布实施《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 在西双版纳发展以亚洲象和热带雨林观光为主的生态旅游,建造了“象在地上走,人在空中游”的高空观象栈道。引导分布区群众种植生态农产品,打造“大象米、大象茶”等生态产品品牌,带动群众就业增收,促进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国家和云南省成立了“亚洲象研究中心”“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等机构,组建了专家委员会,支持开展亚洲象生物、生态以及冲突防范等各项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科学推进亚洲象保护工作。 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围绕亚洲象和热带雨林保护目标,云南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减量聚居、环境友好的原则,规划亚洲象栖息空间,实施保护管理,推进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