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时,拉茸卓玛准时走出家门来到村里的川贝母基地,在这里,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年中,大概有半年的时间拉茸卓玛可以在基地务工,最多可以收入两万元左右。 拉茸卓玛是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和平村小中甸小组新村的村民,精准扶贫开展初期,因为缺资金缺技术,她家被评为了建档立卡户。2018年,香格里拉市天泉川贝科技有限公司流转了和平村162亩土地进行川贝母及其他中药材的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基地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听到消息后拉茸卓玛立刻报名成为了基地的一名员工。 大棚里,拉茸卓玛和其他妇女们一边说笑一边麻利地摘下熟透的蚕豆。基地除草、播种、收获都需要人手,这让周边村庄里的妇女找到了一片施展才能的新天地。拉茸卓玛说,在传统的观念里,家里的女人都不外出赚钱,全家的收入都由男人承担,靠父亲一人,她家一年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现在不一样了,我自己有了收入,不用伸手向家里要钱,还能补贴家用,现在一家人一年最少也有两三万元了。”拉茸卓玛说。 近年来,政府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项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让村庄的面貌、村民的生活、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拉茸卓玛说:“这几年,村里来了企业,我们的土地基本流转出去种了藜麦、中药材、蓝莓。村子里的妇女们在离家近的地方打打工,挺充实的。” 对于拉茸卓玛来说,每天能准时上班是她最开心的事,“一天不来损失就大了,以前的收入看运气,现在靠自己。”拉茸卓玛说,曾经,家里的收入多半靠的是上山捡松茸,收入时好时坏,近几年来,父母身体不好,松茸的收入逐渐减少,丈夫在外开挖机但经常不能按时拿到钱,反倒是自己在基地务工的收入可靠又稳定。 如今,拉茸卓玛家已经顺利脱贫,从入不敷出到“财务自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门,带着满满的期望走上小康路。“好日子是要靠自己努力的,现在村子里没‘闲人’了,大家都想一天比一天好,人也就越来越有干劲了!”拉茸卓玛说。 (黄晓丽 马建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