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住木楞房到搬进砖混二层小楼,从一穷二白到有了家族合作社,从没有一名初中生到培养了5名大学生……自实施脱贫攻坚以来,香格里拉市三坝乡安南村甲沟村民小组马学军、马学文、马学伟、马学光、马斤华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鼎力相助下,在扶贫干部的宣传引导下,在家族成员的勤劳奋斗下,彻底告别了贫困,一举甩掉了穷帽子。2018年底,整个家族顺利退出贫困户序列,成就了一段家族成员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摆脱贫困的佳话。 据今年90岁高龄的罗拉青奶奶介绍,她和丈夫是从四川省凉山州搬迁至安南村的,一共生育抚养了8个儿女,她的3个女儿已经出嫁,1个儿子到丽江做了上门女婿,如今身边仅有马学军、马学文、马学伟、马学光4个儿子陪伴,整个家族人口扩大到27人,培养出了5名大学生。“住不好、吃不饱、穿不暖,以前的生活想都不敢再想了。如今条件好了,什么都不用愁了。” 2015年9月,甲沟村马学军、马学文、马学伟、马学光以及马学军的大儿子马斤华家均被列为建档立卡户,而这也是马氏家族实现华丽蜕变的起点。 安南村是三坝乡6个贫困村之一,平均海拔3000米,属高寒边远贫困村,是典型的二半山区。长期以来,由于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空白,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缓慢,和村里大多数农户一样,马氏家族日复一日的辛勤耕作也仅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实施脱贫攻坚后,安南村驻村干部和挂包干部一次次入户遍访,在摸清贫困户底数、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户一策的帮扶计划,“会战”贫困。 排行老大的马学军家因缺少产业发展资金,一直徘徊在温饱边缘。近年来,他家通过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农业,积极种植青储饲料、花椒、核桃、土豆等增收产业,加之担任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收入逐年提高。2018年底,他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540元,顺利脱贫。 马学文作为家里的老二,过去因为收入低,还要供孩子读书致贫。现在,他的儿子在供电所上班,他和女儿每年在外务工6个多月,家里也与合作社签订了订单农业,按照长短结合的思路积极发展可持续增收产业,再加上担任生态护林员、合作社分红的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4300多元,顺利脱贫。不仅如此,他家还享受了政府代缴新农合、养老保险,签约家庭医生等政策,看病也有保障了。 “以前,几家人住的都是木楞房,现在木楞房用来做牲畜圈舍了。”马学伟笑呵呵地说。通过实施插花安置项目,家族里的5家人分别住上了12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房,家家户户有了洗漱间、安装了太阳能、接通了自来水,以前泥泞不堪的地面变成了水泥地,院落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马学伟在家排行老三,属典型的因学致贫户,也是几兄弟中负担较重的家庭。儿子马丽叁在河北上大学,两个女儿在昆明上大学。由于孩子们品学兼优,夫妻俩不忍心让他们辍学,一面务农一面打工,把3个孩子送进了大学的校门。 “这两年,我的3个孩子因为有了助学补助才得以继续学业。如今,我们搬进了新家,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我们的劲头也更足了。等到孩子们大学毕业就业了,我们家的好日子也就更好了。”马学伟憧憬着。 “我刚上大一那年放寒假回家,一进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家里的木楞房不见了,二层楼房拔地而起。我问父母家里哪有钱盖房子,父母说房子是国家给盖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村里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注重发展产业,收入增多了,村里很多孩子走进了大学校门。”马丽叁说。 马学光家是家族里人口最多的家庭,共有7口人,过去,他家和几个哥哥一样,除了耕种“一亩三分地”解决温饱外,没有其它收入。现在,他家有3口人长期在外打工,加上发展产业的收入,生活越过越好。 “现在,家里除了发展传统种养殖外,还种了花椒、核桃、青刺果等经济林木,这是长期产业。相比以前,盼头更大了。”马学光说。 马斤华是马学军的大儿子,结婚后选择单过。刚分家时,除了两所木楞房,生活开支还需要父母接济。近年来,通过发展产业、担任护林员、在本地跑运输,马斤华一家靠着辛勤劳动,收入逐年提高,已不用父母接济了。 2016年,马氏家族几兄弟成立了香格里拉甲沟九子海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力量发展产业。在牧场上,每家都有二三十头牛、二三十头羊。现在,合作社存栏80多头牛、150多只山羊。家族产业能取得如此发展,离不开罗拉青的统筹。在家族会议上,罗拉青召集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们一起商量今年家里该发展哪些产业,怎么发展。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为家族发展出谋划策。罗拉青老人经常诫勉儿孙:要时刻不忘党的恩情,绝对不能给国家和帮扶干部丢脸;一定努力发展生产,团结互助,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越过越好。 “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自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像甲沟村马氏家族一样,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以及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广大贫困群众顺势而为、奋力攻坚,彻底拔掉了穷根,迈上了全面小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