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俗称“Ⅰ号病”,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把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 危害:历史上曾有过3次鼠疫大流行 第1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几乎蔓延到当时世界所有著名国家,死亡约1亿人; 第2次发生在14世纪,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尤以欧洲为甚,这次大流行欧洲死亡25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 第3次发生于19世纪末,持续到20世纪中叶,起源于云南与缅甸边境一带,死亡约1500万人。 表现:发病急、高热寒战、头剧痛、心跳快,心律不齐 ①腺鼠疫:最常见,腹股沟、腋下、颈部等淋巴结肿大并疼痛剧烈。 ②肺鼠疫:最严重,咳嗽、血痰、胸痛、呼吸困难等。 ③败血型:重度全身中毒症状,狂躁、神志不清、呼吸紧迫,皮肤出血。 健康教育防治知识 1.可以感染鼠疫的动物: 鼠类(包括旱獭)、野兔、狐狸、狗、猫、猞猁、黄羊及多种动物。 2.人感染鼠疫主要途径: ①动物→跳蚤→人,跳蚤吸患有鼠疫动物的血后再叮咬人; ②人→人,肺鼠疫病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③动物→人,通过剥皮、煮食等方式接触患有鼠疫的动物。 3.鼠疫的“三不”“三报”制度 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患者、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 (来源: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