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赵煜被捕入狱被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朱培德营救出狱后,经邓演达介绍,进入黄埔军校,任上尉特别官佐,后晋升为军事教官兼任校长办公厅第四科科长。在黄埔军校期间,常与政治教官恽代英、廖化平接触,深受影响,1926年,蒋介石叛变革命,赵煜离开了黄埔军校。1927年,赵煜到第九军第十四师任参谋长,因强烈反对内战弃职另谋职业。1930年至1935年间,赵煜历经了青岛、汉口等多处谋职,1936年,赵煜参加了第三十二集团军到贵州,调任为遵义行署专员,后委任为副司令。同年,赵煜由财政部委任为贵阳统税管理所主任,在贵州开展统税工作。其间工作稳定下来,赵煜深切怀念家乡,回想自己离家20余载,久有图报之心,但只因时局混乱东奔西走,也几度失业,未能实现报效家乡心愿而深感惭愧,左思右想,家乡地处边隅,地瘠民贫,经济、文化十分落后,要改变面貌达地方之兴盛,主要赖其育人,思虑再三后,他将所有积蓄一部分放昆明周宗濂(维西人)处,凡维西旅昆求学者,谋事而未觅职业者生活确有困难,拜托周宗濂司令代为资助。同时用一万多大洋在昆明购买书籍5000余册捐赠给维西,书籍均由马帮驮回,存放于维西县民众教育馆内(今图书馆)供社会阅读,其中,民众课本发给无钱买书的学生。 1942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处于最艰难的时期,赵煜想到自己有丰富的军事文化知识和实战经验,决定重返军旅,报效祖国。经同学介绍,赵煜调任兰嘉师管区少将司令,任职5年与日军周旋战斗从未间断。1945年8月日本投降,赵煜深感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在浙江建德兰嘉师管区建造了一座“抗战胜利纪念碑”,同时,向家乡维西关圣殿(今保和镇第一完全小学)敬献了“乾坤正气”的匾额。抗战胜利后,各地百姓历经战乱家破人亡,生活贫苦,赵煜把积压的军服、军被全部用于救济百姓。不仅如此,赵煜还把在杭州南星桥的两间铺面卖了救济穷苦百姓,自己迁至玉皇山脚下阔石板当农民。1949年,赵煜随妻子移居上海,靠妻子缝纫开办服装店维持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支援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夫妇俩省吃俭用,把节省的钱全捐献于抗美援朝,带动周围居民连夜为志愿军赶制棉衣棉裤。1956年7月,赵煜参加了上海市政治协商会议,同年10月,赵煜接到上海市委员会批准入党通知书。1956年11月,赵煜同志身患高血压,不幸病逝。 (周云芳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