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来到我的家乡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锦明 杨涛 张斌 发布时间:2021-04-26 11:11:08

香格里拉网讯(记者张锦明 杨涛 张斌“今天是2021年4月25日,85年前的今天,1936年4月25日,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王震等首长的率领下,长征来到了金沙江畔,18000人在云南丽江石鼓至巨甸一线在当地两岸群众的帮助下,靠7只木船、2只木筏和20多个船工,从7个渡口,用四天三夜的时间,北渡金沙江进入我们美丽的金江,与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金江镇文化和体育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鲁茸祝安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红军长征精神和革命老区精神的激励下,金江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努力拼搏,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全面脱贫,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各项事业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2021年4月19日黄昏,记者来到香格里拉市金江镇撒苏碧渡口,但见金沙江波涛滚滚,仿佛能看到当年红军劈波斩浪,听到千军万马渡江的划桨声、军号声、马嘶声。

时间回溯到1936年4月25日上午,在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的严峻形势下,红二、六军团的前锋红四师十二团分队进抵石鼓,但汹涌澎湃的金沙江阻挡了北上的通道,“过江则存,过江则胜。”红军前锋马不停蹄立即沿江搜寻,幸运地找到一只没有来得及隐藏的小船。就是靠这只小船,当晚十二团渡过金沙江进入中甸境内,并连夜向上游进发,至27日中午,部队先后在金沙江两岸130里的地段上找到大小船7只,船工28人,并控制了这一地段沿江两岸的渡口。经过分析比较,红二、六军团选定了木瓜寨一坞墟落(撒苏碧)、木取独一松坪子、格子一玉地(士林)、茨科一寒史里(车轴)、余化达一叫布湾(木斯扎)等为渡江点,茨科和巨甸余化达各安排两只船, 其余渡口都只有一只船, 以木筏辅助,组织渡江。从4月25日下午开始至28日下午结束,红二、六军团18000人马,经过四天三夜艰苦奋战,胜利地渡过了金沙江,取得了转战黔滇历史性胜利。“盘江三月燧烽飏,铁马西驰调敌忙。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 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在中甸县上江营地挥毫赋诗《过金沙江》,诗中既有胜利渡江的豪气,又有对群众帮助渡江的感激之情。

“1936年4月,红二、六军团在金江镇留下了革命火种。1949年,中共滇西工委在金江镇建立了香格里拉市(原中甸县)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共金江特区工作委员会。此后,红色革命火种在金江境内薪火相传,指引后来人前行。”金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闵献能说。在红色传统革命精神的指引下,金江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带领各族群众,在脱贫攻坚路上,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打了一场场漂亮的“翻身战”,脱贫攻坚工作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到2020年剩余的34户9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退出贫困序列,该镇全镇脱贫,贫困发生率为0;金江镇贫困群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2058.14元,增长为2020年末的16527.21元,年平均增长率140.60%。

4月,记者走在金沙江沿岸,温暖的江风吹拂着金色的稻谷,昔日贫穷落后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卫生路通到了各家门口,太阳能路灯扮靓了村庄,村容村貌整洁而美丽,一个个新时代的新农村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金沙江边,谱写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华丽篇章。

责任编辑:泽仁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