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徽闪耀在迪庆高原】中甸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建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13 11:12:43

1947年10月,解放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中共云南省工委根据中央的指示,采取“放手发动群众,秘密建党与公开群众组织相结合,一年内搞起武装,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早日解放云南创造条件”的工作方针,于11月底派黄平以特派员的身份到剑川组建滇西工委,领导滇西工作,建立革命根据地。1948年初,省工委又派欧根、王以中等先后到剑川,加强滇西的领导力量。

随着鹤庆、丽江、剑川等地工作顺利开展,滇西工委开始着手开辟金江地区的工作。金江地区包括丽江、中甸两县沿金沙江两岸约200里地段,丽江一侧上起鲁甸乡,下至鲁南乡;中甸县一侧上起良美乡,下至三坝乡,这里居住着汉、傈僳、苗、彝、藏、回、白、纳西等民族50000多人,是丽江、中甸、维西三县结合部,川、康、藏三省的前沿门户。开展金江地区工作能牵制涉藏地区的反动势力,减轻滇西战场的军事压力。

金江地区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人民曾受到反蒋、反帝、反封建等革命思想的启迪,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并且这一地区知识青年较多,他们视野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金江地区不通公路,是国民党军事力量的薄弱地带,敌人不便屯兵相持。金沙江两岸山高水险,可择山为屏,凭水作障,两岸又可相互策应,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1948年1月,黄平同志派欧根、王以中同志到金江一带调查走访,对金江两岸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着手开辟金江特区的准备工作。

1947年12月初,黄平到达剑川后,决定结束鹤庆师范罢课斗争,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去,派出鹤庆师范学生中的党员、“民青”成员到滇西北各地开展工作。罗天相、寸汝昌就是第一批从学校抽出来的人。1948年2月,罗天相、寸汝昌二同志离开鹤庆,到剑川和王以中接上关系,接受任务,前往金江地区开展工作。王以中要求他们做好三件事:一是教好书,站住脚。二是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社会调查,摸清金江地区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注意查访沿江一带红军流落人员的情况。三是发现、培养积极分子,条件成熟即可发展“民青”组织。通过和祺教师的介绍,他们到木笔中心小学任教员。寸汝昌教六年级的语文、历史和全校的音乐课。他利用这个条件教学生唱革命歌曲。他识谱,教学生唱《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师生们都感到很新鲜。没多久,到处唱起了进步歌曲,学校气氛为之一新。在上语文和历史课时,他结合实际讲全国解放战争的形势,启发师生的觉悟,把学校变成开展革命工作的第一站,校长杨汉宏,老师和祺、和义才等先后参加了“民青”组织。

1948年5月,学校放农假,罗天相带寸汝昌从下桥头出发,沿三坝哈巴、白地、大小中甸转到良美,顺江而下回桥头,走访同学和朋友,了解社会情况。在哈巴,两人在杨国昌家住了几天。杨国昌和罗天相是丽江省立中学时的同学,在校期间接受了进步思想教育,有革命思想和要求。他于1947年毕业回到家乡后,与暑假回家的罗天相见面,罗天相建议他在家乡办一所学校,一方面可以服务桑梓、唤醒民众;另一方面可以以教师的职业作掩护,联系广大群众,开展革命活动。杨国昌接受了他的建议。罗天相和寸汝昌给杨国昌介绍了一些全国解放战争的情况、内地民主革命运动的形势,杨国昌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情况,表达了自己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通过走访沿线的老朋友、旧相识林秀山、齐世昌、李云鹏、和显宗等人,对各地统治集团的情况、公私枪弹的分布情况和红军过中甸时留下的人员、开展工作时可以依靠的力量等情况有了全面的掌握。6月,他俩到剑川向滇西工委汇报了此行所了解的情况 。经王以中介绍,欧根作监誓人,罗天相、寸汝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正式党员,继续回下桥头工作。罗天相成为被派到中甸县开展地下工作的第一个中甸籍的中共党员。

8月,滇西工委研究,决定在丽江、中甸、维西三县结合部的沿金沙江一线,建立金江特区工作委员会。增派共产党员赵鼎泽、何仲培到下桥头一带工作。9月,在下桥头(现虎跳峡镇)组建成立了中甸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包括木笔、三坝),由赵鼎泽负责。这时杨国昌已组建哈巴完小,被委任为校长,罗天相即介绍何仲培、赵鼎泽到哈巴完小任教,以兴学之名把地下革命工作推进到三坝。10多天后,赵因生病回剑川,欧根指定何仲培任支部书记,罗天相、寸汝昌为支部委员。 

 (中共香格里拉市委党史研究室整理)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