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4 11:51:51

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制度性突破,中央八项规定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新局。这项始于作风建设的治党方略,通过整治“四风”突出问题构建起“不敢腐”的震慑效应,依托常态化制度创新形成“不能腐”的约束机制,最终升华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在重塑政治生态的进程中,中央八项规定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更是深化反腐败斗争的“手术刀”,其制度张力持续转化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层动力,彰显着百年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智慧。

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起点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八项规定犹如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声惊雷,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启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新征程。这一制度设计直面“四风”积弊,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等具体事项破题,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为管党治党提供了可量化、可操作、可监督的实践路径。八项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宣言转化为刚性制度约束,通过抓早抓小、以上率下,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有效遏制了公款吃喝、文山会海、铺张浪费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八项规定不仅重塑了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更带动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系统性重构,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制定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形成了作风建设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治理格局。

从作风建设切入破解“四风”问题的战略意义,在于找准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突破口。这一战略选择既体现了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又彰显了标本兼治的治理智慧。中央八项规定以遏制公款吃喝、整治文山会海等具体问题为切入点,实质上是对党内政治文化积弊的系统纠偏。通过将“四风”整治与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相衔接,既解决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现实问题,又构建起防范特权思想滋生的制度堤坝。这种由点及面、由表及里的治理路径,成功打破了“破窗效应”的恶性循环,使作风建设从运动式治理转向常态化治理,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构提供了实践样本。特别是通过建立“四风”问题动态监测机制,将隐形变异的新表现及时纳入监督视野,形成了作风建设与制度治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从政治宣示转化为可操作、可检验的实践体系。

二、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石

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基石,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构建系统完备、衔接有序的监督执纪体系,将作风建设固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制度成果。该制度创新性建立“问题发现—专项整治—制度补强”的闭环运行机制,在持续整治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旅游等显性问题的同时,针对私车公养、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动态更新负面清单,以制度刚性压缩权力腐败空间,使“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

八项规定精神通过重构政治文化生态,培育了“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制度敬畏。典型案例通报曝光机制的常态化运行,让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都可能成为违纪触发点的观念深入人心。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与八项规定执行情况联动核查,形成了八小时内外全覆盖的监督网络。在制度文化的持续浸润下,党员干部逐渐实现从“不能腐”到“不敢腐”,再到“不想腐”的认知跃迁,公务接待中的清茶一杯、基层调研时的不打招呼、服务群众时的首问负责,已然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行为自觉。这种由制度约束催生的文化嬗变,正是八项规定作为制度基石最根本的价值彰显。

三、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然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将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作风建设根本指向,构建起维护新时代党群关系的制度性通道。从规范领导干部出行不封路、不清场到明确基层调研必须轻车简从,从整治“舌尖上的浪费”到遏制“会所中的歪风”,看似细微的作风之变实则为权力运行划定了清晰边界。这种由表及里的制度性变革,不仅重塑了党员干部“人民公仆”的角色认知,更在解决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过多过频等顽瘴痼疾中,倒逼出“互联网+政务服务”“四不两直”调研等新型工作模式,为构建清朗政治生态、维护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了持续动能,使“鱼水关系”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得到新的时代升华。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深度契合,在制度层面实现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同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战略性对接。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总结的“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命题,在新时代通过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创新获得实践解答。这种制度性安排推动形成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良性循环:作风之变重塑政治文化生态,清朗的党风政风又反作用于社会意识,使崇尚简朴、反对特权的价值观成为新时代的社会共识。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要深刻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既抓早抓小治“未病”,又标本兼治破“顽疾”;既要织密制度笼子强化刚性约束,又要培育文化土壤增进行动自觉。让八项规定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

(中共迪庆州委党校 朱芊羽)


责任编辑:杨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