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家乡变化是全州各族群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的余萍2015年参加工作,她在企业打过工,后来又考上了公务员,成为霞若乡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无论是以原建档立卡易地搬迁户子女的身份,还是从基层公职人员的视角出发,她都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真切感受到了诸多党的惠民政策给家乡和她家带来的变化。 路在变 说起霞若乡的变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路。拖霞公路横穿拖顶乡,延伸至德钦县霞若乡境内,自从到乡政府工作,每日在车辆鸣笛声中醒来,又在鸣笛声中睡去已成为余萍生活的一部分。“从拖霞公路加宽改造到尼塔二级公路建设,再到香丽高速公路双向全线通车,我们出门下山又渡江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条条道路通村组、盏盏明灯照归途,辖区内各种款式、品牌的摩托车、三轮车、货车、皮卡车、轿车随处可见,群众上街购物或是外出就医都方便了许多。”余萍说。 房子在变 乘着精准扶贫的春风,余萍一家从海拔 3000 多米的二半山区土坯房搬到山下河谷地区现代化社区,新家通路通电通水通网,衣食住行样样行。介绍到这,余萍不禁自豪地说:“搬进新家后,出门就是办公区,生活和工作非常方便。再看村头到村尾,一幢幢小楼房拔地而起,村民不仅实现了安居梦,还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环境在变 霞若乡大部分村庄和人口都分布在珠巴洛河流域内,珠巴洛河被霞若乡各族群众视为母亲河。过去,人们环保意识差,为了方便,往河里倒垃圾,珠巴洛河夏季臭气熏天,冬日垃圾满地,群众谈“河”色变。近年来,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推进,一场场清河行动使得珠巴洛河清流潺潺、水鸟翔舞,岸边杨柳垂岸,郁郁葱葱。生态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也节节攀升。父老乡亲在变工作中,余萍接触的群众大部分是小时候的好玩伴和周边的父老乡亲,看到玩伴外出务工,自强自立;在家的父老乡亲开拓思路,创业经商,大家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她无比欣喜。“如今在霞若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乡亲们早已养成不随地扔垃圾的好习惯,村里人还时常帮助、照顾独居老人,身边的老党员每天坚持锻炼和学习党史、政策。今后我将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为家乡发展出力。”余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