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花开新时代 傍晚时分,记者见到全国人大代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余小勤。她笑着讲起了刚刚发生的小插曲:她给在老家开农家乐的弟弟郁伍林打电话,想再核实下村里的情况,弟弟却告诉她家里客人太多,正忙着上菜,叫她晚些再打。 “村里开了十来家农家乐了,来玩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假期更是生意火爆。”作为怒江州土生土长的怒族代表,余小勤的老家在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老姆登村。“老姆登”在怒语中意为“有很多金竹的地方”,如今,这座位于怒江东岸山脊上的小山村已经以“云上人家”之称而远近闻名,游人如织,并在2014年入选“中国最美村镇”。但在余小勤的记忆里,故乡曾是一个贫穷、艰苦的小山村。 “以前,怒族村子的房屋大都是‘千脚落地’的木楞房、土坯房,往往上层住人、下层关牲畜,卫生条件自然也不好。村子通往外界的是盘山土路,天气不好就很难走。”余小勤说,近年来,党和国家专门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以老姆登为代表的一个个怒族村寨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国家的扶持下,很多乡亲盖起了砖瓦房,村里修了集中统一的排污下水设施,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公路铺成了柏油路,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村里;新农合、生态公益林补贴、良种补贴、低保兜底,群众享受的保障和优惠政策越来越完善……”历数着家乡发生的变化,余小勤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读书的时候,读完高中的同龄人都没有几个。这些年,从9年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到国家在怒江州实施14年免费教育,孩子读高中已经逐渐变成平常的事情了。2014年,我的表妹桑舒平成为了怒族的第一位博士。”说到这里,余小勤的脸上充满了自豪之情。她说,自己所在的怒江州实验小学现在有1700余名学生、100名教职工,随着软硬件条件的改善,学校在正常开设的各种课程外,可以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校园活动、民族文艺兴趣班,去年还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近年来,学校相继开展“峡谷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儿童心向党”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民族团结意识,引导各族儿童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相亲相爱,幸福成长。 “现在,怒江美丽公路已经开工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很快,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的口碑也越来越好,乡亲们都觉得发展的前景非常好。”余小勤说,怒族既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也是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要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还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但有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怒族人民一定能靠自己的奋斗实现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说到这里,她情不自禁地唱起重新填词的怒族著名民歌《歌声飞出心窝窝》,用清脆的歌声唱出怒族人民对党的感恩、对未来的希望: “欢乐的短笛欢乐的歌,歌声飞出心窝窝;丰收的粮食堆满仓,成群的牛羊盖满了山坡。习总书记的光辉照怒江,怒族人民高唱感恩歌;习总书记的光辉照怒江,怒族人民齐唱幸福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