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全国人大代表杨晓雪—— 长年在环境保护监测一线工作,杨晓雪代表对大理白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的变化了然于心,此次赴京参会,她急切地想把自己亲历和见证的过程说给大家听。 因为难舍乡情,1991年大学毕业后,杨晓雪选择在大理工作,成为了一名环境保护工作者。1996年和2003年秋季,洱海暴发大面积蓝藻水华。面对污染数据,回想起小时候在洱海边捧掌作杯、掬水而饮的欢乐情景,杨晓雪心里阵阵作痛,“身为白族儿女,看到母亲湖陷入危殆,心情是何等的难过和糟糕啊!” 临危不乱,遇障不惧,逢困不惑。杨晓雪说,一番痛定思痛后,大理州迅速掀起保护洱海热潮,坚持污染治理一项一项推进,保护修复一点一点落实。特别是近几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洱海保护治理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州强力推进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七大行动”,不断优化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洱海水质6个月为Ⅲ类,另6个月为Ⅱ类,暌违多时的‘洱水蓝’又回来了。” 更让杨晓雪感到高兴的是,在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促进、推动下,“健康生活、文明生产、绿色消费”的理念已经传遍大理州,且日益深入人心,“一位农村老大爷跟我说,白族人民不仅要保护洱海,还要保护苍山、保护森林、保护大气。我不禁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杨晓雪说。 “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吟诵着赞美大理风光的诗句,杨晓雪的思绪转向了未来。她说,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希望中央部委进一步加大对大理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使大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全州上下要以更大的劲头更强的韧性,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严格环境监管执法,持续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土壤污染防治、环保监管能力提升各项工作。如此同心协力、久久为功,大理的生态环境质量将持续向好发展,“玉洱银苍”也定会成为“美丽中国”的傲人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