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代表张益俊—— 阿昌族全国人大代表张益俊的家乡,在距离北京3000公里之外的边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毗邻缅甸。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想说的话很多。”来京参会前,曾担任过省人大代表的张益俊做了不少调研。今年春节期间,德宏州中医医院副院长张益俊从芒市回到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的老家,与亲朋好友在村里过年。村里的变化让他直呼:“意想不到,变化有点大、有点快。” 惊物质之变。 “很多家庭建新房,搬新家,村里的轿车也‘冒’出不少来……除了物质上的变化和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张益俊说。 去年,陇川县通了高速公路,张益俊的家乡和杭瑞高速沾上边,“直过民族”实现千年跨越。 喜教育之变。 “当年和我同窗的阿昌族小伙伴没几个上完初中的,而这几年全乡每年都会有好多个阿昌族的孩子考取大学。家长们都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了,乡里还新建了几所幼儿园,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可以获得奖励和资助。”谈话间,52岁的张益俊露出欣慰之情:“比以前进步太多了,这是我国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具体体现。” 叹观念之变。 “大年初三,村民就忙着下田干活、养护烟苗,以前不过正月十五是很少有人下田干活的。”张益俊一直关注着乡亲们的精神面貌。他说,近年来,建设卫生厕所、实行人畜分离后,房前屋后也不像以前那么脏乱差了,这些都得益于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实实在在的帮扶,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帮扶和影响。如今,村民们对未来的预期很高,等靠要的思想正在改变。 春节回家察变化,不由得让张益俊想起了家乡削铁如泥、闻名于世的户撒阿昌刀:“未来,我们阿昌族同胞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像锻造户撒刀一样‘锻造’阿昌人民的新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各族同胞的庄严承诺,也是向全世界发出的铮铮誓言。 持续提升阿昌族人口素质、培育特色产业、扩大帮扶面;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张益俊代表在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本报记者 左超 雷桐苏 北京3月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