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建塘小学苏藻 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永恒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愿以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长河中,献出我的青春,我无悔我的选择。 ——题记 岁月悠悠,转瞬间年已四十四岁的苏藻,步入教坛已有二十五个春秋。1991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迪庆州民族师范学校,怀着对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的执着追求”,走进了教室,走上了方尺讲台,开始了漫长的执教生涯。二十五年来,苏藻曾担任过中队辅导员、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至今天的校长等职务。1996年至2005年参加函授学习,取得云南师范大教育管理本科学历。1999年7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回顾二十五年的教师生涯,有说不完的艰辛,也有道不尽的甘甜。 一、用师德的高尚完善自己的人格 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在于毫不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她常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无数个早晨,她迎着朝霞曙光走进班级,和学生交谈;无数个傍晚,她带着欣慰和倦意回家。“一切为了学生”是她为师的准则。“己不正,焉能正人?”这又是她的一条座佑铭。在完成繁重的校长职责的同时,自己还要上好全校的“三生”课。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今天要完成的事情,决不拖到明天。每学期结束,她都要组织教师和学生对她的工作进行评议,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虽然,她一头挑着繁重的学校管理、“三生”教学工作,一头还要做繁琐的家务,但她没有因此而请过一天假,影响过一天工作。相反,自己一心扑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上,为了学校、为了香格里拉下一代的全面健康发展,忘我工作着。她的一言一行,老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从而转化成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用无私的奉献去诠释教师本色 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苏藻二十五年如一日,在工作中默默奉献。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要搞好藏区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光靠热情是不够的,城乡的区别、民族的界限、语言的障碍,都使这些多数来自农村的民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畏惧感、陌生感,要使学生能愉快、健康地成长,就必须卸掉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负担。因此,在管理中,在教学上,一直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弟妹,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在教给他们知识的同时,也交给他们一颗真诚的爱心。平时,一有空她就主动与学生尽量接触,学习他们的语言,跟他们一起唱歌、游戏,逐渐学生也把她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曾记得有一次,苏老师在校门口接学生时,碰到有一名刚从东旺小学转来的小女生,不愿来上学一直哭闹不停,苏老师耐心地开导她并询问她不愿来上学的原因,原来这位小女孩的母亲刚去世不久,她还没有从失去母亲的阴影中走出来,苏老师从班主任那儿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到了晚上,她便去小女孩家家访,通过晓知以情,动之以理打开了小女孩的心结,从此每天早上苏老师都在校门口迎她,鼓励她,渐渐地小女孩的脸上又有了天真无邪的笑容。二十五年来,她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专心致志地关注着学校、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把大量的休息时间都花在和学生补习、活动、家访中度过的。事业是自己选择的,就要为之付出牺牲,这一点,她无怨无悔。 三、用爱的心泉塑造美好的心灵 俗话说:“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在师生交往中,尽量做到善解人意,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校长的赞许与激励也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在课堂上她严格要求成为他们的师长,在课余,她与孩子们平等相处成为他们的朋友。爱心,来不得半点虚伪。她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掌握着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原则,严慈相济,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决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也绝不姑息迁就。父亲般的严厉和母亲般的慈爱应该表现在班主任的眼神中,这一点就是她一生所追求的。师,楷模也,教师关爱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她总在校门口、在上课前到门口侯课,班里的脏活、累活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教师在各项工作中都起率先垂范作用,才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爱心,是想学生所想,不断给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校内、班内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她总是注意去发现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机去开导学生。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如是说。苏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她工作着,她快乐着,她在那三尺讲台上,勤奋踏实地耕耘,一位毕业生给她的信中写道:“在我的心目中,您一直是最勤奋、最和蔼、最负责任的校长。”她的评价既是对苏藻的鼓励,更是一种动力和压力。她说她一定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为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她无悔她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