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事迹选编 助人为乐类 刘成尧(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大爱无疆义捐骨髓 刘成尧,男,中共党员,1984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圩镇常庄村。2010年7月通过转警考核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并被安排在香格里拉县公安局反恐维稳防暴大队工作。自参加公安民警工作以来,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勤勤恳恳,坚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廉洁奉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根本要求,用青春与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工作中,刘成尧保持着一丝不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用自己的忠诚捍卫着交管工作,他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融入平凡的小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刘成尧的工作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同事。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并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 维稳从点滴做起 迪庆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一直是达赖集团进行分裂渗透破坏活动的重点地区,处于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怎样把安保工作与反渗透、反分裂、保稳定、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安全发展,是摆在每位民警面前的一大课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维稳形势和艰巨的工作任务,长期来,刘成尧作为一名普通的民警,都深知和谐稳定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事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工作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党性修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民务实、清政廉洁、开拓进取、争做优秀民警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 在工作中,刘成尧坚持学习,在他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学习笔记,笔记本里摘抄着许多党纪条例、民警岗位工作职责等内容,每天,刘成尧把自己的学习感受认真地记录到笔记上,而且,他对自己处理过的案件都要进行总结,对案子里发现的问题,或者是对此类型案件有什么新的思路都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多年的学习习惯和工作经验,使刘成尧把维护藏区稳定和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为民、亲民、爱民的重要举措融入到民警的日常工作中。 舍小家为大家 到岗后,刘成尧全身心倾注到日常的执法办案中,无私、公正,为民所请、忧民所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3年中办理案件320多起,处理调解矛盾纠纷260余件。分管特警大队工作的负责人张阁副局长提起刘成尧总是赞不绝口:“刘成尧工作3年多来,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平时话不多,不善于表现,但什么事都抢着做,从不叫苦叫累,总是默默无闻干工作。遇到别的民警有困难时,都主动替别人值班,他平时总是做得多,说的少、要求的也少,工作突出,但从未要求过奖励,年终也总是将报功、报先进的机会让给别人,3年中已经将6次报功和报先进的机会让给了其他民警。他是特警大队中起到带头作用的骨干民警。” 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际,最能反映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一心忙于工作的他没有时间回江苏看望年迈的父母。2010年12月17日,对于年轻的刘成尧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噩耗传来,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当时正在执法办案的他怎么也想不到父亲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他,因为工作的关系他甚至来不及见父亲最后一面,带着无比的心痛和内疚处理完父亲后事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2011年12月,年迈的母亲一人在家不慎跌倒摔断了两节脊柱,工作繁忙的他护理母亲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忍痛丢下母亲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又一年的春节值班工作。提起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刘成尧总是心痛愧疚,但是作为警察他说他无怨无悔,因为很多警察都用自己家庭的不圆满,换来了千万个家庭的平安和谐。 当病人需要时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和逆境,但是如果你不放弃努力和拼搏,一份奇迹和幸运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这是经常帮助困难和逆境群众的民警刘成尧说的。 2013年3月26日,香格里拉县公安局特警大队办公室接到迪庆州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香格里拉县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刘成尧同志,他与一位18岁的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征求其是否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刘成尧毫不犹豫的一口答应了。至此,他身边的同事们才知道,这位总是沉默不语的小警察,又干了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 “虽然我不认识接受捐献的人,但想到这个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人身上流淌着自己的血液,觉得又多了一个亲人。” 带着一片爱心,刘成尧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干细胞采集。当天晚上,这些珍贵的造血干细胞紧急空运上海,挽救一名18岁白血病男青年的生命。据悉,刘成尧是迪庆州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是云南公安系统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民警,刘成尧用自己的行动,用默默的奉献精神,承诺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助人为乐类 杨映珍(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用自己的言行谱写了灿烂的人生 杨映珍,女,佤族、中共党员,1966年3月生,云南临沧人。现居住在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 在维西一想到临沧就觉得好远,脑海里呈现出的是那皮肤黝黑的佤族男女热情、开朗、能歌善舞的动人画面。而一个佤族妇女能不远千里来到维西,而且是在攀天阁乡山最高、坡最陡的安一村做媳妇,有时会觉得是传说。但在攀天阁乡还真有那么一个人。不错,那就是原攀天阁乡安一村妇女主任杨映珍。 在攀天阁这里有句顺口溜:“到了安一不安逸,到了新乐心不落”。安一村是攀天阁乡的一个行政村,距离乡政府所在地越17公里,全乡海拔最高的村子也在安一村。人口少,到处四面环山,密麻的原始森林一眼望不到边,山高路陡,沟壑纵横,世世代代的百姓以传统农业为生。 自1986年从临沧随当时的男友到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后,虽然现实和自己理想中的村落有些许差距,但她没有怨恨丈夫善意的欺骗,没有抱怨26年生活的艰辛和不容易,而是用心经营自己的家,让自己的家从独家村的家徒四壁到现在的两座楼房拔地而起,各种果树环绕四周,金秋十月瓜果飘香,鸡犬相闻,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26年来,她从腼腆害羞到成熟稳重,从1999年3月担任安一村妇女主任以来,她连选连任,她用自己的言行谱写了灿烂的人生。去年村两委换届,她主动放弃了竞选村妇女主任,但热心肠的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帮助着需要她帮助的左邻右舍。 生活中,她开朗大方,人人都乐意亲近她,有了她的存在,气氛变得愉悦而流动;走近她,工作中的她一丝不苟,不讨价还价。在担任村妇女主任期间,安一村或邻村的妇女群众都把她当成自己的娘家人,把苦水向她倾诉,她就安慰那些内心受伤的妇女同胞,要她们坚强起来,同时利用茶余饭后时间徒步走访那些缺乏法律法规知识的家庭,向男方宣传政策法规,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宣传男女平等、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等法律法规;多年的工作经验练就了她的口才,让被教育的对象在背后谈论她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夸奖,26年来,她走访过的家庭没有发生再次争议。这就是她辛勤汗水换来的工作成绩。 2011年,攀天阁乡启动巾帼志愿服务活动,此项活动在安一村开展得有声有色,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安一村妇女群众在她的带领下,为五保户、贫困户、孤寡老人送温暖30余次,定期不定期为孤寡老人砍柴、扒松毛,到收庄稼时召集妇女群众相互帮忙。同时她还积极支持村里的工作,带头学习、带头提高、带头创佳绩,在安一村率先养土鸡并有一定规模,在2005—2009年度获得“迪庆州农村妇女双学双比能手”称号,连续获得村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从不向村里乡里叫苦,自食其力;同时还用养土鸡赚得的钱为邻里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适当给些学费,邻里遇到矛盾纠纷及时出现调解,并一一化解。给孤寡老人梳头,打扫卫生,晒被褥,提水。村组公路建设上有她忙碌的身影,植树现场有她有力的呐喊,五保户家里有她的孜孜不倦,困难户家里有她的出谋划策。 都说大爱无声,我想,这也是我们身旁一个生动的写照。虽然她做的事没有轰轰烈烈,但那种朴实淡然却彰显无限的正能量真真切切地打动着我们的心扉。她如一股清泉自然流淌在我们心头。她如一杯茶淡雅却沁人心脾。我想在如今这个微博时代,流行指尖文化的当下,我们内心更渴求这种来自血液的温暖。 这就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临沧女人;这就是一个有一颗火热的心为别人嘘寒问暖的助人为乐的,新时代的农家女性绽放的风采。 助人为乐类 郑沧平(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为别人做点事情心里就舒坦 郑沧平,男,1961年11月生,现年53岁,中共党员,香格里拉县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主任科员。该同志从事检察工作30余年来,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以博爱无私为己任,无私奉献,爱心永远,以一颗善良的心,诠释了一个检察工作者的伟大情怀,展现了一名检察工作者的精神风采。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受助群众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检察系统先进工作者、业务能手和优秀共产党员。 扶贫挂钩户的“亲戚”。 从小勤俭节约的生活,炼就了郑沧平同志拥有了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爱心助人,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1995年,全县检察系统组织和动员副科以上检察官联系挂钩虎跳峡镇金星村拖史洛村民小组,郑沧平被安排一对一联系乔正林一家。由于乔家母亲去世得早,父亲一人一手带大两个儿子,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几亩包谷,当时的乔正林一家在全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户,以至于乔家哥俩一把年纪了也没能说上一门亲事。郑沧平看着眼前这个家徒四壁的家庭,心想如果仅靠每年给予乔家几袋粮食,基本口粮是能解决了,但要想让这个家庭彻底摆脱贫困,就是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真正实现“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郑沧平开始为乔家四处奔走,摸清拖史洛村民小组的气候特征、土质类型等实际情况,了解能够真正让老百姓脱贫的种养殖之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帮助乔家种植了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家养蜜蜂取蜂蜜。2002年,郑沧平又通过多渠道打听联系,帮助乔正林家争取到农机局补贴,购买农用车一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帮助乔家养殖土鸡,养殖规模达到几百只。农忙时节,乔家就在家里操持农活,农闲时节,郑沧平又帮助乔正林在香格里拉县城到处联系打零工补贴家用,乔家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郑沧平一家也越来越有种难以割舍的情感。2011年的一天,乔正林突患疾病被送往丽江市医院抢救,高额的医疗费用又让这个刚有起色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接到乔正林妻子电话的一刻,郑沧平只有一句简单的“先救人要紧!”随即便汇去了5000元钱。如今,乔正林13岁的女儿进县城上中学,寄住在郑沧平家,已年近百半、头发花白的郑沧平又为这个无血缘关系的“侄女”忙前忙后,开家长会、入学准备、考前辅导、饮食起居…… 短短几年时间,乔家年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收入增加了,日子红火了,媳妇也娶进门了,结婚那天,乔家还特意邀请了郑沧平一家去喝喜酒,老乔、小乔更是激动地拉住郑沧平的手,一口一声“大哥、大叔”,从此,郑乔两家变成了无血缘关系的“亲戚”。 身边人眼里的“活雷锋”。 生活中,郑沧平总是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时时刻刻把别人的冷暖挂在心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向那些有困难的家庭、有难处的弱者伸出援手。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沧平因母亲生病住院,认识了同室的病友小卓玛一家,从此与小卓玛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小卓玛家住在建塘镇一、二村,奶奶身患残疾,家庭十分困难,平日里,小卓玛凡是进县城求医问药、赶集购物还是办些事情,都少不了要到郑家“歇歇脚”,无论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想到郑沧平。2007年,小卓玛初中毕业考上了昆明市的一所中专学校,但因小卓玛的父母不识字,分不清省城的东南西北,加之身患残疾的奶奶在家需要人照料,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又想到了身边这位从不会拒绝的“活雷锋”。小卓玛家再次来找郑沧平,请他帮个忙,把小卓玛送去学校就读。郑沧平看着这个着急又无助的家庭,二话没说,跟单位请了几天假,带上行李与盘缠,只身送小卓玛去了省城。2010年,小卓玛中专毕业,又面临就业的问题,如今的社会,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小卓玛家为这个唯一的小孙女就业问题,三天两头来找郑沧平,一天一个电话求帮助,这可让从来不会说“不”字的他犯了难。内心的善良再次让他接下了这个难活,他四处托关系打听,到处求人给予方便,最终在一家小企业谋得一份工作,终于了了一家人的一桩大心事。2011年,小卓玛家修建新房资金不足,又想到了“活雷锋”郑沧平,他再次毫不犹豫地把多年省吃俭用的积蓄交给了小卓玛父亲的手上…… 郑沧平对身边的人总是有求必助,无怨无悔,他帮助过的人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住,这当中很多都是无亲无故的普通人,有的甚至还是一些陌生人。郑沧平在县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上班,那里羁押的都是触犯了法律的嫌疑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据工作需要,郑沧平对这些人严加教育,给予法律援助,但在生活中,有嫌疑人生病了,他会自己掏腰包买药,有嫌疑人缺生活用品,他会自己掏腰包添补,有嫌疑人犯风湿病,他会从自己家里带酥油亲手给嫌疑人擦擦、揉揉。甚至有的嫌疑人刑满释放,他还要打发些路上的费用。有的嫌疑人在看守所得到了郑沧平的关心和帮助,释放后回到社会也不忘他的这份恩情,逢年过年或是亲自登门拜访,或者发来一条祝福的短信,这个时候,郑沧平总是倍感欣慰与满足。 邻里左右的“好帮手”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帮里互助、融洽邻里关系,不仅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郑沧平家住在敬老院旁边,照顾孤寡老人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平日里,孤寡老人有些什么困难总是向他求助,病了,请他帮忙买药、请医生,有时上家里给换灯泡、干重活,有时老人生病了,亲戚一时未赶到之前也请他帮忙照料,端茶送水、擦洗身体,常来常往,他也就成了敬老院里的“老熟人”,只要提起他的名字老人们无不称赞。这个平凡人有着一颗淳朴善良的心,只要邻里左右需要帮忙,无论是点滴琐碎的事情,还是婚丧嫁娶,他总是热情的伸出援助之手。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郑沧平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雷锋的这句名言。周围的人有的笑他“傻”,家人有时说他“管闲事”,可他就是用一个共产党员对群众朴素的感情,这样一件又一件,一年又一年, 无怨无悔地做着好事、做实事,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传播着爱心,在平凡又不乏令人感动的小事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助人为乐类 熊伟(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检察官 在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维西,有这样一个检察官,他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勇于维护地方稳定、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他就是维西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傈僳族检察官熊伟同志。 熊伟同志于1991年7月毕业于云南省公安专科学院刑事侦查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维西县人民检察院侦察监督科工作,一干就是21年。其间,九次被维西县人民检察院评为“先进个人”、“优秀检察官”;两次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五年政法工作先进工作者”;两次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专项严打先进个人”;一次被州委、州人民政府评为“两年严打先进个人”;一次被州院评为“全州检察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把荣誉当作鞭策与动力,更加勤于工作,精于业务。 带头办案 秉公廉洁 1998年,被熊伟提为侦查监督科科长,工作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特别是在刑事立案监督工作处于空白,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可言的情况下,熊伟同志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带领科室人员调整工作思路,对公安机关治安处罚案件进行专项检查活动。加之又在2000年参加了全省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业务培训,在个案审查力度,增强了发现漏罪、漏犯的能力。2000年开展刑事立案监督案件中,办理案件9件9人,实现“零”的突破。 领导干部带头办案是维西县院一贯坚持的良好风气。2004年熊伟同志被提拔为副检察长,分管侦监等业务工作,其间有一简单的批捕案件由熊伟同志承办了。当时的检察长对他说:“这么简单的案子你就不要办了,你要办就要办疑难复杂的案件。”其实他当科长时疑难复杂的案件办了不少。这个案件看似简单,背景复杂,科长对嫌疑人、受害人双方都很熟悉,因此才提交给他。在他接手案件几个小时内,打电话、来说情的不断。白天根本看不了案子,只好晚上加班。维西地方小,人熟,说情的多,包括检察长都压力大。其中一说情者买来两条软珍云烟悄悄放在他的寝室角落里,熊伟发现后主动交给纪检组长让他退还给送礼人。这样,通过加班加点,在最短时间内依法办理了此案。 2009年,云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祁駦肙到维西县院检查指导工作,在一个检察官审查的自侦案件卷宗中看到熊伟制作的笔录时表扬说:“现在领导亲自做笔录的不多见,字也写得不错。”那时熊伟已在分管反贪、反渎自侦部门,同干警一起爬山涉水,调查取证,审讯嫌疑人是常有的事,单位领导对自侦部门从人力、物力、车辆装备给予了很大的倾斜支持力度,从而增强了干警办好案件的信心和决心,以后的自侦业绩上日见成效。 排出纠纷 化解矛盾 识大体,顾大局是熊伟同志又一模范带头的表现,“支持好上级部门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职责,只有一心跟着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才能干好工作”,熊伟同志说。在县委、政府抽调的各种工作队中,他都能按要求准时参加,召开村民大会时不忘把法律知识宣讲一番。为维护一方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被州委、政府评为“普法先进个人”。认识他的人民群众喜欢找他谈心,咨询法律知识,有时请他写写困难申请、入党申请、诉状等,他都能够耐心听取群众的想法和意见,认真讲解党的知识和政策,信访条例为群众释疑解惑,理顺情绪,使来访群众带着疑惑而来,心情舒畅而归。 2008年度,县委政法委分配了矛盾纠纷积案化解任务,县检察院接到的任务是复查两三年前上访的案件,结合检察长大下访活动,他与检察长、副检察长调取了相关材料审查,翻阅相关法律法规,实地调查取证,大量作了双方当事人的工作,最终使上访人得到满意的处理。2012年被中共维西县委群众工作局、信访联席会议评为“群众及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团结同志 乐于助人 熊伟同志刚参加工作时单位人少事多,年轻的他哪里需要去哪里帮,小到打扫卫生,大到调查取证、出庭记录、会议记录、讨论案件,承办批捕案件、公诉案件,积极参与查处反贪案件、反渎职侵权案件,调处民事行政案件,适时参与看守所安全检查并提出意见建议,热情接待来访群众,有时还当当傈僳语翻译。他坦然地说“帮助别人实质上是在帮自己,我跟那些老同志学到不少,知识要靠自己偷学,任何人都无法帮你把知识装进去你的脑子里”。 熊伟同志的家庭并不宽裕,工资收入不算高,加之贷款买房、又供孩子上大学,但他为自己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而感到自豪,对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倍加珍惜。对困难群众富有同情怜爱之心,积极参加各种募捐活动,组织看望慰问干警及家属住院或过世,慰问扶贫点困难群众和困难党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资助山加村困难学生段志芳同学一事。段志芳同学现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其妹2013年高中毕业考入云南农业大学,其父早已过世,其母是个直道本分人,无经济收入来源,段志芳本人很勤快,利用假期做水果生意、有时做家教培训班,帮人扛水泥、下化肥等活路赚取两姊妹的学费。熊伟同志积极组织全院干警对段志芳捐款助学已有三年,同时积极向州院反映情况要求援助,州院领导也高度重视,亲自到段志芳本人家里看望慰问,及时解决困难。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别人的困难得到了解决,换来自己愉快的心情。2013年维西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在维西县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熊伟同志获敬业奉献奖。 “我是一名共和国检察官,我必须对得起这个称号。”为了让维西的天更蓝、水更绿,为了“三江并流腹地”的明天更美好,熊伟同志始终如一默默地守护着法律的公平正义。 见义勇为类 肖永才(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3.7秒” 危难关头的英勇抉择 肖永才,男,1977年9月出生,四川金堂人,1994年12月入伍,1996年6月入党,现任云南省迪庆军分区司令部军务动员科科长,中校军衔,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参谋、副营长、营长,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曾多次受到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表彰。 总是带领战友冲锋在前 肖永才入伍20年来,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这一次新兵实弹投掷,算起来已经是他第8次组织新兵手榴弹实弹投掷了。对于这个高危科目,他总是第一个报名,第一个举手,抢着争着去干,并笑着对别人说:“这个科目我组织过好几次了,对突发情况处置有经验,更何况我是一名基层主官,我不组织谁组织。” 肖永才不关危险训练科目敢担当,上级交付的急难险重任务,他总是主动请领、带领官兵冲锋在前。在他受伤6个月后,迪庆发生“8·28”、“8·31”地震。灾情就是命令, 他不顾伤后虚弱的身体,主动亲领,带着全营官兵携带随身救灾器材,冒着持续不断地余震、坍塌和落石,奔赴一线参加抗震救灾;2014年1月11日凌晨,独克宗古城突发火灾,肆虐的火魔无情地威胁着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危急面前,肖永才又再次组织官兵携带灭火器材及救援装备,冒着刺骨的寒风赶赴火灾现场,实施紧急救援,他们来到灾情最为严重的“四方街”后,便迅速冲向火海...... 像这样的救灾场景,在肖永才军旅人生中总是留下许多背影。每次送领急难险重任务,他始终深入一线,始终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同官兵冲锋陷阵,并肩战斗。多年来,正是他和广大官兵的一次次抢险救灾和维稳处突,灾区人民和雪域高原各族群众才记住了金珠玛米的英勇无畏和真爱真情,看到了人民子弟兵的“大美”身驱和崇高形象。
奋不顾身保护战友 早春的二月,在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而迪庆高原仍还是天寒地冻,驻藏区部队正处于维稳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让刚下连的新兵尽快适应高原的气候,不断提高在高寒缺氧条件下遂行维稳处突的能力,2013年2月20日,迪庆军分区独立营按上级实战化训练要求,组织手榴弹实弹投掷。10时许,新兵连官兵在肖永才营长的组织下,按照编组顺序,依次进行投弹。随着一声声爆炸声,实弹投掷进行得很顺利。可轮到新兵周启云投弹时,第一次接触实弹的他略显紧张,肖永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一遍又一遍地给小周讲解动作要领,还不时鼓励他,使他增强投弹的信心和勇气。虽然小周紧张情绪有所缓解,但在实弹投掷时刚到高原不久的新兵周启云在投弹时出现了意外,他因引弹用力过猛,将手榴弹掉在了离自己不足1米的地方。此时,惊慌失措的他像一尊冰雕,傻傻地看着手榴弹一动不动,而掉在他身边的手榴弹已拉开拉环,嗤嗤的冒着白烟。危难关头,肖永才营长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拽住周启云的衣服,将他甩到左边避弹坑中,自己准备转身跳到右边避弹坑时,发现周启云依然呆如木鸡的站立着,傻傻地看着自己。在这一刹那,肖永才不顾一切又扑向了新兵周启云,并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住了他。说时迟、那时快,引燃的手榴弹发出“轰”的爆炸声,弹片纷纷向四周射去,击中了用全身紧紧保护着新兵战友的肖永才。此时被手榴弹炸伤的肖永才,仍强忍着剧痛,把周启云从避弹坑中拉起来,用最大力气询问被自己身体保护着的周启云“有没有伤着”,当得知新兵战友周启云回答“没事”时,肖永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而此时被弹片击伤的他,再也支撑不住身体,倒在了血泊之中。 肖永才千均一发之际用伟岸身躯挡住了身边的战友,在战友的心中他就像雪山一样的雄伟高大,虽然是短短的“3.7秒”时间,却丈量出的是一名基层指挥员危难时刻的英勇抉择,升华的是一名军人生命价值的高度。他危难关头的英勇抉择,让大家一直感动着,军地领导和医务人员正全力抢救他的生命...... 生命垂危依然牵挂战友 被炸伤后的肖永才因失血过多顿失昏迷过去,当医生在迪庆州医院打开他的腹腔时,血液已积满腹腔。手术中经过医生仔细探察得知,肖永才被手榴弹弹片从右侧腹部穿肠后击穿了小肠6个小洞和下肢髂总动脉,造成大量失血。在抢救室里,肖永才迷迷糊糊反复说的一句话是“周启云怎么样了,你们不要责怪他!”肖永才生命垂危之际,想的还是他的战友,心里放不下的还是新兵周启元。 由于肖永才伤势严重,州医院把危险期由3天延长到7天,之后又转到解放军43医院,经过2个半月的监护治疗和奋力抢救,肖永才度过了危险期,共进行手术大小7次,创伤面长达45公分,截肠83公分,输血13200cc,10余块弹片在身体至今无法取出。每一次手术,对于他来讲都是生与死的较量,一次次的感染发炎引发了各种并发症,每次都差一点夺走他年轻的生命。正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对战友和家人的一分牵挂,终于在一次次与死神抗争、与伤痛抗争面前,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治疗期间,大大小小的手术让曾经那个高大威猛的汉子,体重从136斤减到了116斤。当有人不解地问他:“你第一次扑救已经很危险了,哪来的勇气再扑救第二次,你难道不知道手榴弹只有3.7秒的延迟时间吗?”肖永才平静地说:“我当然知道,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依然会这样做,因为他是我的战友,‘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啊!” 肖永才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一直在全区官兵当中传颂着......他以一己之躯舍身挡弹片,凭借一身胆气勇救战友,面对掉在新战士周启云身旁的手榴弹,他两次纵身,将吓懵的小周扑进避弹坑里,并用自己的高大躯体保护住了身边的战友。每个人都对生命充满着眷恋,然而在短短的3.7秒内肖永才两次挺身而出勇救战士,在关键时刻临危不惧、救出战友,把安全让给了别人,将危险留给了自己。事后,媒体记者采访他时,这个曾经和死神擦肩而过的高原军人,却腼腆地说:“在人民群众和战友生命受到威胁时,军分区任何一名战友都会不容思索去这样做的!” 肖永才的举动释放出的是正能量,彰显出的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和价值追求。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英雄壮举,努力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谱写出壮美的人生篇章。 见义勇为类 永昇(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人命关天不言弃 永昇是奔子栏镇夺通村一名普通的农民,曾在2005年飞身跃入金沙江救起了险些被江水吞噬的村民传为佳话,2013年这一幕又重演了,永昇成了乡亲们的保护神,受到当地群众的赞誉。 乡亲们的热心人 在村里永昇家不算富裕,家里上有七十多岁的老父亲长期瘫痪,下有两个孩子都在读中学,妻子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治疗加上去年九月妻子下地干活不小心摔倒,因右腿粉碎性骨折住院花去了不少积蓄,家里的绝大部分来源一直靠永昇开的小货车维持,但对于好心的永昇来说小货车并不能找到多少钱,但他的小货车给了村里人很多便利,他运货时路上遇到老人、小孩及有困难的人时,他总是免费搭别人到目的地;村里只要有人找他请他帮忙即使自己有事他也从不推脱总是能帮就帮,在村里他是个大好人,有口皆碑。 激流中勇显身手 2013年5月15日下午五时许,拖顶乡大村人永青在夺通子任村民小组江边用旧轮胎自制的简易船横渡金沙江,由于处于雨季,江水汹涌澎湃,一个大浪将永青的船翻在江中,永青自身有一定的游泳技能,他奋力游了一段但由于船翻在江中央,又因江水太过汹涌,永青体力不支只能任由江水将自己冲走,永青落水的一幕正好被在江边田里干活的一位老人看到,老人自知自己无力救人,便打电话给村主任,村主任第一时间给几年前在江里救过落水者的永昇打电话,简单说明情况后请永昇去救人,当时永昇一家忙完农活正准备吃晌午,永昇接完电话,急忙放下碗筷,因为怕家里人担心就撒谎说主任有事找他,让他去村里一趟就匆匆出门了,一口气跑到江边。 当永昇赶到江边时,落水者永青被江水冲到距落水点子任村民小组十几公里的新村村民小组上端一公里处,永昇远远看见落水者随江水漂下没有半点挣扎,心想他一定已经失去知觉,晕厥过去了,都来不及准备脱了上衣直接就往江里游,当时他什么都没有想,一心只想平安将落水者救起,奋力往落水者方向游去。由于江水过于湍急,落水者被急速东流的江水冲走,永昇游了近四公里才追上落水者并成功将其拉上岸。上岸后,永昇对落水者进行了简单的施救,落水者才有了气息,但一直处于晕迷状态。在自身体力大量消耗的情况下,瘦小的、身材单薄的永昇将比自己壮实的落水者背回了家中,一步一步走了近四公里的路程。 见义勇为不居功 家人、村里的人没有一人知道永昇又去救人了,上次的救人经历差点让村里公认的好人永昇丧命,谁都没有想到这次他又不顾自己的生死去救人。当他背着落水者缓缓走入村子时,村里的人都围着他问长问短,当知道他又去救人时家里的人包括村里的亲朋都泪流满面,老人们一手拉着他的手,一手转着手中的经桶为他祈祷感谢上天眷顾如菩萨一样善良的永昇能平安归来,村里的年轻人帮着永昇把落水者抬回家中,到家中永昇让家里人烧旺灶火并给落水者换上自己的干净衣服,落水者的身体暖和了起来,慢慢恢复了意识,在永昇家吃完晚饭后,永昇用自己的小货车将落水者送回了拖顶家中,第二天落水者拿着钱专门到永昇家里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永昇说“我当时只是一心想安全的把你救上岸并没有想过要拿你一点好处,当时那种情况换做是谁只要有能力都会去救你的”。没有拿落水者的一分钱,事后他只是说我 们都是农民谁都不容易,好好活着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见义勇为类 李健(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挺身擒贼保民安 李健,男,1984年1月出生,白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2011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在迪庆州公安局开发区直属分局担任社区民警至今。 李健从警两年多以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做自己的第一要务,在看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时,他奋不顾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雄风。 危难之时显身手 2013年5月14日07时32分,在开发区辖区内国道214线,连接丽江市与迪庆州两州市的松园桥上有一辆轿车从桥面坠落于桥下江边,造成人员伤亡,开发区公安分局接到应急任务后,李健身先士卒,和分局民警一起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了紧急处置。到现场后,李健第一个滑下接近70度的陡坡来到事故现场,把一位受伤较重的伤员慢慢的拉出了轿车并且把伤者背到了桥面上。将伤者送至桥面后,李健又再一次来到了事故现场。李健与救援队伍经过近1个多小时的艰辛救援,3名伤者和1名死者被一一送至桥面。救援过程中,李健摔伤了膝盖,但他还是忍着膝盖的疼痛主动承担起了整理尸体的任务。在“5•14”车辆坠桥事故处置过程中,李健面对险情的关键时刻,做到了临危不惧、从容挺身,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无可畏惧的英雄本色,得到了伤者家属的连声道谢和现场群众的高度称赞。 临危不惧除火险 2013年12月29日下午4点,距离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龙虎小组村子大约100余米远的北山麓草坪燃烧起了山火。火灾发生后,李健以最快的速度和分局民警一起组成应急分队赶赴火情较为严重的礼仁村委会龙虎村民小组。救援队伍赶到龙虎村小组后,李健组织人员迅速转移村里的老人、妇女、儿童至安全地带。同时,迅速动员青壮年村民一起参与到火灾扑救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奋力砍开林木,开设防火隔离带。经过救援队伍的艰苦奋战,12月30日凌晨,火势得到了基本控制。奋战了一昼夜的李健顾不上休息,带领巡逻队再次进山,对山上的余火进行扑灭。终于,在全体参加扑救山火的分局民警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下,使这场森林火灾在12月31日上午被全部扑灭,开发区龙虎村小组和老虎箐工业园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护。这次扑火行动中,李健不顾个人安危,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大火中挺身而出,以自已的人格表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挺身擒贼保民安 2013年3月30日晚上7点,公休回家探望家人的开发区公安分局民警李健,正准备在香格里拉县客运站搭乘班车回老家。突然,他听到“抓小偷”的喊声,紧接着一个黑影从李健的身边蹿了出去,李健马上与热心群众一起追了上去。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从一小门溜进了附近一栋办公楼里,李健迅速做出判断,安排围观群众守住大楼出入口处,自己追进了办公楼里,逐楼进行了排查,终于在二楼卫生间的水箱缝隙处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然而,李健在见到闻讯赶来的辖区出勤民警时悄然离开了。李健正是用他的实际行动,表现了人民警察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人民警察的风采,为警徽增添了光彩。 见义勇为类 和权(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无悔青春铸忠诚 自2005年参军复员被维西县公安局录用为联防队员以来,他九年如一日,始终以一名正式民警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值班、出警都身先士卒,毫不含糊。他曾在交流会上将混迹于人群中的窃贼抓个现行;曾当街劝阻醉汉斗殴;曾不顾安危追捕瘾君子……,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见义勇为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这是2011年10月的一天中午,他刚值完一周的夜班,交班后打算回家睡个好觉,在路过嘎萨街别墅区工地时,因联想到近期陆续有群众报警称嘎萨街多家工地建材被盗,和权便留了个心眼,注意逗留在别墅区的人员;突然和权发现一名男子形迹十分可疑,该男子身着工人服装,本该是工人吃午饭的时间,但这名男子却频繁进入多个工地转悠;这一举动更加深了和权的猜疑,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这人有问题,于是和权便悄悄尾随其后,只见这名男子溜到一处无人看守的工地,从兜里掏出老虎钳,一钳子将电动机电线间断,企图盗取电动机。看到窃贼动手了,和权身上的疲惫瞬间一扫而光,他一边大声喝止窃贼盗走电动机,一边冲出去抓捕窃贼;窃贼眼看要被抓,便挥舞着手中的螺丝刀拼命反抗,和权同志便赤手空拳与其展开搏斗,短兵相接,勇者胜。最终,和权同志冒着被划伤的危险,将窃贼制服在地。后经查实,此人为一名惯犯,先后作案3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10万余元。 2012年3月的一天中午,和权同志正走在赶往医院看望病重亲属的路上,有人奔走相告“着火了、着火了”,他在问明起火地点后,迅速赶往现场,在急急叮嘱围观群众打电话报警后,不顾阻拦,独自一人顺着火势较小的楼梯跑到楼顶,将太阳能水塔上的龙头打开,接上水管冲到起火房间灭火,在消防官兵赶到前有效控制火势继续蔓延,自己却被熏成了黑人。 由于待遇相对较低,九年来,联防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和权同志却一直坚守。但和权同志自加入维西县公安局保和派出所治安联防队这支光荣的队伍以来,一干就是九年,九年来这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最清楚,多少次寒风中的坚守,只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宁;多少次望着父母妻儿期盼他陪伴时的眼神,他的心比针扎还疼;旁人劝他为何不放弃,他的回答只是三个字----习惯了! 是呀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是已经习惯了,他早已习惯了在深夜的街道巡逻,他早已经习惯了去发现每一个角落存在的安全隐患;他的家人也早已经习惯了他的忙碌。 用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帮助陌生群众:作为保和派出所社区联防队队长的和权,他除了参加派出所正常的值班备勤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巡逻;特别是夜间巡逻防范,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救助受困群众等等只要在巡逻过程中必须做的事,那是2013年深冬的一个夜晚,夜间十点气温早已降到零度以下;街上几乎没有了行人,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和权通知突然发现顺城北路路边昏暗的灯光下躺着一个人,他连忙赶过去查看,老远就闻到了一股酒味;看来又有人醉倒在路边了,和权走进一看,原来是几天前醉倒在路边刚被和权送回家过一次的辖区群众李某;看来这次李某醉得不轻,身上沾满的呕吐出的污秽,散发出阵阵恶臭,还能躺在地上打着呼睡着了,无论和权怎么叫都叫不醒。这么低的气温若是任由李某再这么睡下去一定会冻毛病的,看到这满身的污秽换做别人早就捏着鼻子走开了,但和权并没有这样做,在战友的帮组下和权硬将李某背着送回家去。这就是保和派出所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和权,他干工作从不叫苦言累,脏活累活抢着做;用他的话说这也早已经习惯了。 用慈父情怀温暖走失儿童幼小的心灵:记得2014年初春的一天,凌晨四点左右,正在值班的和权陪同民警刚刚处理完一起纠纷,一夜没睡的他本以为可以眯两个小时了,但是一阵急促的报警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这个想法,原来的辖区群众报警称,有个小孩在街道上哭喊着找爸爸;民警及时出警将小孩接回派出所询问;小孩约莫四岁左右,但是小孩似乎惊吓过度,无论民警怎么逗他总是使劲哭闹,面对这个小不点没当过爸爸的年轻民警彻底傻眼了,这时和权主动上前用慈父一般安慰哭闹的小孩,渐渐地小孩止住了哭声,断断续续的向和权说出了父母的姓名和电话号码,民警及时与小孩家人取得联系,待小孩父母赶到派出所接小孩时,小孩早在和权怀里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一个平凡的灵魂,一名质朴的汉子,为了无数人的安全,他在日常工作中展现了“侠义大者”的英雄气概!面对这个“侠义大者”,任何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举动源自内心品质,一个英雄的真正品质! 诚实守信类 张俊生(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诚实守信 淡泊名利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守信,就是讲信用,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做人不可缺少的品质。“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而保和镇居民张俊生就一直坚持实践着这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 走进十字街,提起张俊生的民族服装店,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他:“无私奉献”、“诚实守信”。57岁的张俊生是十字街社区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居民,和妻子结婚30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多年来,张俊生始终牢记要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常说:“虽然自己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正在积极入党,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说到开服装店,就要讲奉献,就要有点牺牲精神,不能图名图利。”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以前张俊生是维西县民族服装厂的一名职工,正当多方面都很得势,事业也正在蓬勃发展之时,又碰上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型期,即由人们习惯了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随着改革的浪潮,他所在的县民族服装厂也因机器设备的老化,产品的滞后而于1996年工厂关闭解体,运转了多年的机器也停止了,他也下岗自谋职业。于是他通过学习和不断领会中央关于企业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用自己的诚实,用自己的艰苦创业来进行回报社会,几十年来,无论黎明,还是黄昏,在十字街,你总能见到张俊生夫妻俩在缝纫机前为群众缝补衣物,周末有很多学生来到店里缝补衣物,不管有多忙,张俊生总是先为学生们缝补,并不收取学生的钱,他说作为学生,为他们缝一针一线是应该的,不能收他们的钱。这些年来,他都是这样做的,不是特别的缝补,张俊生都不会收取费用,有时在家里吃着饭,有客人打来电话说需要缝补,他都会马上为客人缝补,有时凌晨还在睡梦中,有人打来电话说需要店里的白布等材料,他也会马上到店里为他人解决,秉着这些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精神受到了保和镇人民,特别是受助人的人一致好评。作为一名入党的积极分子,张俊生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时时刻刻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不论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缝纫技术、优异的服务,深受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好评。 多少年来,他们一家总是把党的利益牢记心上,处处为人民着想,靠诚实守信做人,他们始终忠实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归结为更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每个人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所以他们就是以诚信来经营这个服装店的。张俊生常说:“说到开这个服装小店,首先就是要讲奉献,就是要有牺牲精神,不能图名图利”。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总是用自己的诚实守信来做生意,无论是春去冬来,严寒酷署,从黎明到黄昏,在小店里总是见到他们为群众进行缝补衣物,赶制民族服装,有时需要赶制老衣,他不管怎样都会尽力去满足人们的需求。 除此之外,他们夫妻多年来一直助推和谐邻里关系,邻居家如果有事情,两口子都能够主动的去帮忙。他们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能力帮助别人了,自己付出一点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家庭面貌,我们认为非常值得,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们会尽我们所能。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改善和提高。张俊生为传承民族服装,主动帮助失业青年,困难家庭解决就业问题。为支撑爱人杨淑珍办好古乐团,在困难时期主动帮助缝制戏装送给古乐团,把自己所学到的受益不保留的传承下去,他是这样做的,他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为保和镇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激励和标榜着我们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懈的努力。 诚实守信类 和明生(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立足诚信 创新发展 迪庆香格里拉舒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和明生,自1999年企业创办以来,几十年如一日执着追求,诚信经营、热心公益,受到群众赞誉和政府的多次嘉奖,2008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优秀工业企业家” 称号,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创业之星” 称号,迪庆州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2011年获得首届“少数民族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公司连续被国家、省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云南省林业龙头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守法经营、立足之本,诚信经营、长立不倒”,这是和明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与客户的长期合作中,和明生本着“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原则,以诚实守信的经营风范赢得市场和广大客户及消费者的信任。 建厂之初,他就严格要求下属,要诚信经营,按合同办事,不拖欠工人一分工资。他一直秉行“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对内善待员工,对外讲诚信、守信用,在业界和社会上赢得了极好的口碑。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和订单,年加工处理野生核桃8000吨左右,生产“舒达”牌野生核桃油系列有机食品1500多吨,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野生核桃油系类产品有机加工销售企业。不仅给当地农户增加了收入,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舒达公司目前拥有整个核桃深加工的专利9项,所生产的产品已于2003年通过了欧盟ECOEERT有机食品、美国USDA ORGANIC有机食品认证以及ISO9001:2000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卫生保障体系)国际认证;2005年-2014年,“舒达”产品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07年-2014年“舒达”、“香格里拉印象”产品被评为云南名牌。 多年来,和明生始终以一个有担当的企业家的炽热情怀回报社会、关注民生,一直坚持优先使用当地失地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的原则,建厂至今,企业在捐资助学和社会公益方面先后投入几十多万元。和明生表示,下一步要扩大企业规模,采取多种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他说,创建和谐社会需要靠我们大家的真心付出,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企业要通过支持公益事业,回报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今后将继续秉持“做舒达人,办舒心事”的核心理念,“开发资源、创新价值、和谐发展”的宗旨持续为社会创造福祉。将一如既往地肩负使命,传承爱心文化,以优异的成绩不断超越,回馈大众,向着“百年舒达,健康大业”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诚实守信类 王彬文(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诚信从业 诚信兴业 诚信待人 诚信经营 王彬文同志原是中甸县高原民族服装厂职工,在职期间由于为人老实本分又勤奋好学很快被提升为裁剪技术工。1983年10月因为高原民族服装厂体制改革,王彬文同志被下岗分流,自谋出路,安逸稳定的工作付之离析。下岗后,一家人没有了经济来源,面对生活的窘迫,王彬文同志没有怨天尤人,身无分文的他靠自己的信誉向亲友们借来一万元,购买了一辆二手解放牌开始自主就业。多年来,王彬文同志就是因为自己的诚信,才逐步把公司从家庭式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今天初具规模的私营企业。 王彬文同志创立的香格里拉县康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生公司)是一家有着近百年酿造青稞酒历史的家族传承式私营企业。一百多年来,凭借祖传的酿酒工艺和特殊的窖藏技术,康生公司出品的“吉瑭”(藏语意为中甸坝子)牌青稞酒以其独到的风味品格,至今享誉迪庆高原。是藏区具有代表性的青稞酒之一。注册商标“吉瑭”是中国白酒著名品牌(于2005年收录中国白酒企业名录)和云南省著名商标品牌。“吉瑭”产品销售以香格里拉县为中心向四周分布。产品销售覆盖四川、西藏及云南省多地。香格里拉县康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家庭式的酿酒作坊已逐步发展成为拥有窖酒罐(罐容量500市斤至2000市斤)500个,窖藏期在10年以上的青稞酒窖藏量达100000市斤和价值达一千五百万元的现代生产设备的青稞酒酿造和藏民族特色食品加工销售的企业。公司至今掌握着同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资源。公司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体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王彬文同志也获得了“创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始终坚持诚信从业。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做到“诚”字当头。他坚持实事求是,做任何事情都“公正、公平、公开”,努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开拓企业发展的空间。他不说空话,身体力行,常常深入一线抓生产、严把质量关。 坚持诚信兴业。在全体员工中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信守合同,严把产品质量,严格遵守法律和行业标准,远离假冒伪劣和欺诈,这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了企业发展。康生公司几代酿酒人深知质量二字的深刻内涵,“以质量求生存”是酿酒人永恒的经营理念。为此公司与云南省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白酒协会定有常年的产品质量年检业务,并在省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历年的产品质量抽查中连年达标。二零零零年,康生公司因为过硬的产品质量从而获得迪庆首家“云南省放心食品企业”称号并蝉联至今。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建塘藏乡醇”更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到的口感,斩获第十六届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同年获北京第九届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和迪庆州首批“科技创新”一等奖。2003年获国家拼贴专利。“尼玛央金”藏酒于2004年5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1999年3月公司生产的青稞炒面的食品包装袋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该专利为迪庆州首个由企业获得的国家级专利。现康生公司共拥有三项国家级的专利权证。 坚持诚信待人。尽心竭力为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他处处率先垂范,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他经常与员工一同加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他常常慷慨解囊,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帮助企业特困职工家庭解难事。王彬文在自己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24家农村酿酒户共同致富,促使农户每年增收达10万元。香格里拉县康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办至今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6人(已连续工作10年),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10人就业(已连续工作8年),安置残疾人3人就业(已连续工作5年,其中一人已升职为技术员)。 “饮水思源,轻利重义”是康生公司王彬文同志谨记的百年祖训,州县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连年给予的“重合同守信用”称号、“纳税先进户”、“先进私营企业”、“爱心企业”、等荣誉是对康生公司王彬文同志诚信经营和热心公益事业的最好肯定。 坚持诚信经营。对产品求质量,讲究货真价实:对客户讲诚信,不欺、不瞒、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规规矩矩经商,堂堂正正做人。正是因为这样,在王彬文同志带领下的康生公司才逐步发展壮大,合作和贸易伙伴才越来越多。 王彬文同志带领下的康生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特别注重生态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节约与环保”正逐步融入到企业文化发展进程中去。这主要体现在杜绝产品的过度包装和生产资源的再生利用两方面。康生公司于2004年9月加入PECC生态旅游组织并于当年参加香格里拉PECC第二届生态旅游论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康生公司生产加工的青稞酒系列产品和青稞炒面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的机构认证。 “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这是王彬文几十年来坚持的做人原则。康生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州委、州人民政府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仁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王彬文同志创办的康生公司每年销售收入平均达230万元以上并以每年10%的增长率递增,每年完成利税10万元(核定税)以上。香格里拉县康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迪庆州知名的青稞酒生产企业。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正由坚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实现,而诚实守信的国民素质更是复兴之路的坚实基础。切合王彬文同志恪守做人诚实,做事守信的创业之路,这正是公民践行中国梦的真正体现! 诚实守信类 曹华勋(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以信兴企 铸就老字号品牌新辉煌 曹华勋,男,汉族,1962年生,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1980年参加工作,2000年3月当选为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40多年的工作历练和思考,铸就了曹华勋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勇攀高峰的追求。14年前,曹华勋面对重重困难,义无反顾的带领原国企57名员工走向艰难的改革之路,当时民贸大楼资产总额为701万元,负债总额为883万元。14年中, 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201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11897万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6倍;网点较改制前的一个增加到11个;经营面积由改制前的2290平方米增加到22900平方米,扩大了10倍;商品销售收入,较改制前增加了10倍;安排就业389人,较改制前增加了3.4倍;业务经营范围由原来单一的商品流通发展到现在的生产、加工、吃住、物流配送等多元化的经营格局。2013年,公司投资了1574万元实施整个大楼的提档升级改造,在停业105天的情况下,公司实现销售9730.7万元,较上年增长31%。 诚信经营贯穿始终 2000年3月曹华勋带领57名国企员工从商贸总公司彻底分离出来,成立了以民贸大楼为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有限责任公司,完善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了产权,并制订了符合公司实际的抽本经营方案,把企业的兴衰与员工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抽本经营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楼当年实现商品销售1989万元,较上年翻了一番,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2004年在商品购、销、调、存运用电脑管理网络的同时,公司制定了 “发挥优势,中档定位,错位经营、错位发展”的经营战略,发挥“民贸”这个老牌流通企业在广大消费者中质量、价格、服务三方面的影响力、信誉度和民贸大楼的区位优势,扩大经营的品种;结合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群体的购买力,适时调整商品结构,商品结构上以中档为主,高低档为辅,并把家电、民贸黄金、民族银饰品等大宗商品作为拳头商品经营,寻求外延发展上的不断突破,积极到乡镇及城区人流较多的区域开设商业网点,积极拓展拓宽经营领域餐饮、酒店、旅游购物、纯净水生产、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 在改革创新进程中,民贸大楼始终把“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始终秉承了“诚信、团结、拼搏、创新”的经营理念,制定并实施了严格的服务承诺:一是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和到期过期食品和化妆品的销售;二是对保修类产品严格按照国家保修制度在48小时内做到保修和维护;三是对顾客提出的不满意商品实行换货退货,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达到100%的满意。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作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2013年停业期间,以非公经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员工到昆明、深圳等地参观学习同行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组织员工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军训,聘请职校老师对全体员工进行为期10天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服务理念、服务技能、社会公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制定了《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制度》,重新修订了《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有限责任公司商场内部管理制度》,并组织广大员工进行系统学习、讨论,提高广大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的劳资关系关呼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员工的福祉。几年来,曹华勋采取以下措施积极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全员签订劳动合同,对工龄5年以上的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二是每年按期足额缴纳五险费;三是从2009年起为参加工作5年以上的职工实行企业年金制(迪庆州唯一一家);四是安排职工周转房29套,集资房42套解决员工的住房困难;五是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拿出近2万元资助考入大学的职工子女;六是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提取20﹪的资金,奖励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优秀员工及部门;七是每年定期公开企业运营情况、财务收支状况,并请职代会进行审查;八是公司决定每年按照年增资15%的目标增加了员工的工资,职工生病住院或家中有白事时他都能亲自到场抚慰,所有这些都犹如春雨滋润着员工的,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曹华勋真诚平等地对待员工、客户、股东、债权人等有关各方,做到了股东受益、员工成长、客户满意、政府放心。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曹华勋认为,企业发展壮大了,担当社会责任义不容辞,更应成为奉献爱心的典范。十几年来,曹华勋先后组织企业员工捐款130多万元救助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2008年民贸大楼还将一个月总销售额的1.5﹪捐给汶川灾区同胞;去年我州8.28、8.31地震中,公司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0万元,曹华勋本人捐款5000元。此外,还将10名国有企业下岗员工、3名残疾人和一名社会特殊人员安排在民贸大楼就业,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十四年的风雨蹉跎,十四年的大浪淘沙,多少企业商贸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倒下,而曹华勋带领他的团队立马商海,勇往直前。成功永远眷顾有准备的人,追求卓越的曹华勋,业绩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荣誉纷至沓来,他曾荣获“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云南省少数民族优秀民营企业家”“迪庆州劳动模范”等称号,是香格里拉县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常委,迪庆州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也因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引领者,先后荣获云南省“商业诚信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迪庆州“质量、价格、服务”三满意企业、 “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迪庆州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2012年被云南省商务厅列为全省20家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之一。2013年6月被云南省商务厅认定为云南“老字号”企业。2013年被县、州、省总工会评定为省级构建“劳动和谐”先进单位和工资集体协商示范企业。为实现更远大的理想,公司制定了2014—2018年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计划,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格里拉县民贸大楼有限责任公司在曹华勋的带领下,走过63年历史的“民贸”老字号品牌将在迪庆雪域高原更加响亮。 敬业奉献类 梁伟(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守护平安交通“布萨汝” 梁伟,男,现年,40岁,纳西族,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迪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对策科科长。 迪庆地处横断山区高原腹地,道路崎岖艰险,曾经是全国防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点区域。2003年全州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达102人。身为交警支队事故对策科科长,梁伟同志立足实际,认真履行预防事故对策研究岗位职责,发扬不畏艰险的高原精神,勇担重任,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管理,率先在全省建立“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道路交通安管理休系,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纳入全州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管理交通安全的积极性,使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逐年好转。2006年以来没有发生过一次死亡5人以上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013年,全州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46人,事故防控工作取得了近10年来的最好成绩。交警支队被州人民政府考评为全州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受到了省政府督导组的高度肯定,良好的交通环境为促进迪庆藏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动全州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梁伟同志意识到管理水平低下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努力学习交通管理业务知识,深入研究交通安全法规,认真汲取先进地区交通管理经验,并通过报刊杂志和专业论文集,对发达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解和学习,不断探索符合迪庆实际的管理模式。几年来,梁伟同志是科长,也是办事员,同时还是全州交警系统唯一的一名法医,身兼数职,工作压力巨大。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带动了全州交警研究业务、创新管理、落实工作措施的良好劲头,开创了全州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局面。 促进社会化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 经过多年实践,梁伟同志深感推进社会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紧迫性。在反复向支队党委、州公安局和州人民政府汇报后,得到了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2013年迪庆州交通安全管理实现了从政府领导为主的以块管理模式转变为以职能部门为主的以条管理模式,做到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从而加强责任落实。经梁伟同志多次汇报,州人民政府进一步健全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领导小组”机构,深化责任落实,迅速在广大农村地区组建起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经过努力,全州严重交通违法和道路交通事故情况通报制度不断健全,较大交通事故责任倒查和交通安全问责制日趋规范,并能及时启动对县级人民政府的较大事故联合约谈、督促整改机制,从而使社会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道路交通事故防控体系逐步健全。 在宣传工作中,梁伟同志结合辖区实际和工作以来积累的经验,建立了迪庆支队“一走、二查、三教育、四规范”的工作制度,实现了对客运车辆及重点车辆驾驶人的“一车一档”和“一盯一”管理。他带领领基层交警常年行走在迪庆村村寨寨、大大小小企业和学校,足迹遍及全州29个乡镇、188个行政村,被藏群众亲切称为交警“布萨汝”(藏语意为“老朋友”)。2013年梁伟同志被评为云南省百姓最喜爱十大人民警察。 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 为提高业务案件办理质量,在梁伟同志牵头下,全州各交警大队配齐了专、兼职法制员。健全了交通案件个案跟踪和月考、季考工作制,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度、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执法档案管理制度等“四个制度”,确保了法律文书管理健全,执法基础台帐清晰、齐全。2012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考评,迪庆交警名列全省第七,取得了历史性好成绩;全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等级达标评价,迪庆支队四个大队中的2个大队评价达一等管理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梁伟同志被省交警总队评为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标兵。 严于律己 情系百姓 作为支队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复核的业务科室,梁伟同志制定了《复核案件接待群众规定》,从听取当事人申诉、提取证据、固定证据到证据公开,都有章可循。规范执法做到自己带头,并把交通事故当事人视为亲人对待。 在一次事故处理工作中,查看当事人伤情时梁伟同志发现当事人是一名香格里拉城区送水工人,由于当事人伤情很重,处在昏迷中,于是找到其所在公司了解情况。知道伤者离异,带一个七、八岁的儿子生活,只知其大概范围的住所。“有一个未成年的儿子!”,这让梁伟同志非常担心,于是组织警力找到当事人位于城郊的临时住所,并找到当事人的儿子,经过调查了解和想办法出主意,把小孩托负给一位守门的邻居,自己掏钱安排了生活后才放心地回到单位。 在香格里拉城区,有一个站在岗亭的交通协警,多次被城市交警大队评为先进工作者,其所在二中岗被评为文明示范岗,他叫鲁建华,曾经是一名待业青年,因为无证驾车被梁伟同志多次查处,形成了严重矛盾。梁伟同志认识到群众是交警服务的对象,绝不能把群众置于管理的对立面。经过多次做工作,鲁建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充分理解了交警工作,并深受感到。在梁伟同志的引见下,主动报名参加了协警工作,从一名违法者变成了管理者,造就了一段小小的协警传奇。 自参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以来,在繁重的道路交通事故对策研究岗位工作压力下,经他手所检验尸体就达600多具,检验伤情4600余起,承担着繁重的法医业务。梁伟同志总是一副忙碌的身影,在民警面前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老师。在大量的部门协调工作中他表现出了超强的韧劲,在管理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在交警平凡的岗位上,为了群众的企盼而长期负重工作。目前,梁伟同志又向州人民政府提出了将交通安全纳入社会管理重要内容和建立个人诚信体系的建议,在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11至2013年,梁伟同志被迪庆交警支队连续三年评为先进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公务员。2007年被州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3年被省公发厅记个人一等功一次。历年来,在单位先进评选的名册中都会出现梁伟同志的名字。梁伟同志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执著坚守,开拓创新,努力拼搏,在全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迈向规范化、体系化的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全州交通安全形势保持平稳作出了积极贡献。 敬业奉献类 斯那定珠(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峡谷深处走出的致富带头人 斯那定珠,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巴拉村的藏民13岁赤脚走出大山闯荡二十多年,事业有成后不忘家乡父老,重返“大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打造出AAA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景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彻底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与世隔绝的面貌。 藏族农民打造出国家公园 香格里拉县巴拉村隐匿在迪庆深山峡谷深处的雪山脚下,藏语中“巴拉”意为从巴塘而来,“格宗”是指吉祥如意的地方。当地风景壮美、生态优良,可是交通闭塞,曾多年与世隔绝。斯那定珠说,“我的家就在巴拉格宗神山下的巴拉村,一个有着美丽风景和传说的地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感受这片净土。” 14年前,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正在稳步上升的斯那定珠毅然回到家乡并注册了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为把家乡打造成为有名的旅游景区而忙前忙后,近十多年的时间,他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景区开发,这样的举动在旁人看来似乎太疯狂,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尽管一路走来遇到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困难,尽管一个人承受着亲人的不理解、朋友的冷嘲热讽,尽管期间差点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他还是没有放弃!依旧执着的认为:家乡的好山好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旅游项目开发一定可以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才是他三十岁以后最渴望实现的梦想。艰难的开发几乎“榨干”了他奋斗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积蓄,在资金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不顾家人强烈反对变卖了县城里的门店、房子。所幸2009年9月9日景区正式对外试营业,现在景区修建了民族风格的游客接待中心,修通了公路,疏浚了峡谷中的河道,打造出5公里高原峡谷漂流、峡谷观光栈道等。 经多年的努力,巴拉格宗旅游景区完成了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总体规划,并于2009年4月26日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组委会上授予“国际王牌旅游景区”荣誉,2009年12月28日全国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4月12日经香格里拉县政府批准在景区挂牌成立了“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山景区巴拉格宗管理处”,标志着巴拉格宗景区又拥有了“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大国际知名品牌。 彻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巴拉村曾长期与世隔绝,村民生活贫困,翻山越岭要4天才到达乡政府所在的公路边,贫困、落后、封闭成了当时巴拉村的真实写照,不少村民陆续迁走。家乡通公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成了斯那定珠儿时的梦想。 斯那定珠20多年的打拼积攒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本可以在城里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可每每想到峡谷里的家乡人依然贫困,他的心如刀割一般。致富后的他决心帮助家乡人摆脱贫困。在他顽强拼搏和努力下,2008年初隐匿“世外”的巴拉村实现通路、通电、通电话。随着公路的修通,巴拉村民的生活彻底改变,村民的年收入从每户两三千元跃升到上万元。在斯那定珠的资助下,巴拉村家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藏房,有了汽车,安装了IPTV电视、网络、固定电话,极大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 打造和谐的“香格里拉” “一座千年的雪山,一份虞城的信念,在永不停的脚印中,把梦想慢慢实现。”以巴拉格宗风光和文化为主题的歌曲《回归巴拉格宗》《相约巴拉格宗》深受藏区人民的喜爱。 在景区初具雏形之后,斯那定珠从2011年起开始与云南文投集团合作,在保护自然遗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资源,逐步实现景区转型升级,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路子。“乡亲们收入增加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他对员工们说:“目前,我要做的就是更好地与文投集团合作,齐心协力保护好巴拉格宗的生态环境,继续传承并充分挖掘家乡的迁徙文化、佛塔文化、音乐文化和生态文化内涵,让家乡真正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地方。”对于未来的发展,斯那定珠有着更大的梦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要把巴拉格宗打造成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让其成为更多人心目中和谐美丽的香格里拉,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面对灾难,勇显大爱 正当斯那定珠对已荣获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品牌的巴拉格宗美好未来进行规划时,“8•28”一场突出其来的地震,把巴拉格宗景区弄得疮痍满目,不但造成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而且还导致景区员工和50余名游客被困。刚到昆明出差的斯那定珠闻讯后心急如焚,及时返回,并冒着余震和落石,迅速徒步赶赴景区。当得知所有员工和游客毫发未损后,他才放下心里那块沉重的石头,并立即配合抢险队伍抢修出一条通道,第一时间把游客接送到香格里拉县城。他正带领员工和家乡群众清理一片狼藉的景区时,“8•.31”地震又给景区雪上加霜,道路惨遭重创,救援队伍无法到达被困人员身边。为了早日让400余名被困人员走出困境,他一边安慰大家,一边组织景区员工、施工队员等冒雨抢修公路。余震落石把他们抢修的公路埋了,他就鼓励大家发扬愚公精神,用装载机和挖掘机天天修路不止。9月5日下午,道路终于抢通,全部被困人员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巴拉村民向他致谢后,还赶制了一面“天灾无情,大爱无疆;大恩大德,永驻民心”的锦旗送给他。 当所有被困人员坐上救援车,踏上回家的路时,大家都被沿途面目全非的惨境惊呆了。可斯那定珠看着自己投资近3亿元修建的公路,被一个个巨石砸烂或大面积塌方掩埋却沉默不语。因为这两次地震,给巴拉格宗景区造成了约3亿元的经济损失。他说:“景区基础设施修复难度虽然非常大,但我担忧的是员工们的就业问题、巴拉村村民的生活出路问题等。”斯那定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由于道路损毁后,景区160余名员工将面临失业,而他们大多又来自贫困山区,在家生活极其困难,他们不能没有工作;巴拉村村民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峡谷,这条路是他们唯一的出山路,如果没有这条路,他们的正常生活将受到影响。因此,这条路不仅仅是通往巴拉格宗景区的道路,更是巴拉村村民和景区员工通往幸福生活的希望之路。 斯那定珠这些年的举动,切实赢得了不少人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他先后获得了“创先争优先进工作者”、“十大民营经济领军人物”和“旅游贡献奖”等诸多荣誉。可他却说:“我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养育我长大的家乡这片热土,更离不开党的教育和改革开放政策。而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州政协委员,回报家乡是我应该担当的责任。下一步,我想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爱献给家乡、献给巴拉格宗。”斯那定珠就是这样言行一致地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雪山恋歌,让家乡父老乡亲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共圆中国梦。 敬业奉献类 牛一琪(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他乡变故土 建功在基层 牛一琪同志,女,藏族,1965年4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云南省保山卫校,毕业后分配至香格里拉县虎跳峡中心卫生院工作至今,现任虎跳峡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工会主席,中医副主任医师,迪庆州及香格里拉县妇女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县政协委员,本届镇人大代表。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宗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团结同事、无私奉献、不争名图利,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职责,为我县乃至我州的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一名医生,她善于钻研业务,善于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对中医这门祖国医学她有独到的研究,在她的带动下,香格里拉县虎跳峡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在针灸、按摩、理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中风后遗症偏瘫,面神经麻痹,疼痛治疗等成了特色科室。经常有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理塘、丽江及迪庆州境内各族群众慕名前来就诊,中医科门诊成了医院群众看病就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不仅医术精湛,还有一颗医者仁心,她一不怕脏,二不怕累,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她随叫随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心中再苦恼的时候只要面对患者她都面带微笑,无私无畏的为患者服务,并把自己从医多年的临床经验无私的传授给新人,年轻医生得到成长,科室建设后继有人,她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受到就医者的一致好评。病人陆某某,东坡村人,因外伤手术后怕剧痛,拒绝功能锻炼,致使双膝关节僵硬,不能行走,瘫痪卧床。家属将其抬到医院住院治疗,是她每天坚持耐心给病人进行关节软化、按摩、针灸、理疗等治疗,一个月后病人康复自主走出医院,解决了病人的疾苦。 病人定主某某,36岁,德钦奔子栏人,因脑出血后遗症,失语、半身不遂4年余,慕名前来就诊,通过她3个月精心治疗,从鼓励患者发音、语言交流、功能锻炼等,患者康复效果良好,出院时能自如使用电话并进行一般语言交流。 人们还记忆犹新,2013年2月10日,除夕之夜,坚守在值班岗位上的她,刚完成白天的工作,已是晚上6点多,值班全体人员正在等她吃年饭,这时值班电话响起,发生了集体车祸事件,众多乘客伤势严重。其中一名乘客已出现创伤性休克,病情危急,必须立刻进行急救。伤情就是命令,她二话没说,放下正准备端起碗筷,组织值班人员迅速赶到医院,组织救护车、外科,X线、B超、抽血化验、护理等一系列人员,做好准备,迅速赶往现场处置伤员,进行初步救治后,再转送上级医院,由于救治转送及时,车祸危重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但处理完这些工作,已是冷晨一点多。举国欢庆的除夕夜,她,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任何怨言。 她工作在一个较贫困的乡镇,对贫困群众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并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参加工作28年以来,累计加班加点已超过5000小时。他不知多少次给特困户、五保户以及贫困患者垫上医药费;捐赠了不少衣物及生活用品,不知多少次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为重症患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务出诊、送医送药。作为一名管理者,她发挥自身优势,搞好管理工作,在医院的后勤管理以及各种组织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每年组织的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演讲比赛,职工“送温暖活动”,“助贫、助医、助学”活动,对职工子女节日及毕业祝福,建党节知识竞赛,院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运动会,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深入科室慰问值班人员和病患者。 作为社会一员,她肩负人大代表、妇女代表、政协委员等多重社会角色,参与社会调研,每年代表基层向上级建言献策,多次获优秀提案议案奖,在日常工作,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参与镇内的一些公益性工作事务,她天资能歌善舞,在她的带动下,从2005年组织了集体广场舞,每天晚7—9点虎跳峡镇的男女老少翩翩起舞并形成一定的规模,组建了乡镇第一支民间舞蹈队,每年协调开展虎跳峡健康杯篮球运动会,极大的丰富了虎跳峡镇的业余文化生活;虎跳峡镇是藏,彝、纳西等多民族聚居地,矛盾和纠纷时有凸显,她流利的藏语和纳西话很多时候能化干戈为玉帛,交通事故、游客投诉的处理最能彰显她独特的人格魅力特点,使伤者和中外游客对壮观的虎跳峡留下美好的记忆。 作为基层业务工作中的一把手,管理工作中的优秀妇女干部,她具有良好的人缘关系,本来有许多次机会可以调到省州县城里较好的单位工作,甚至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公务员,与家人共享欢乐,但她怀着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忠诚和眷恋,对卫生事业的热爱,她选择了坚守在基层的第一线,放弃了各种机会;多年来她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但始终坚持一线工作,从未离开岗位,即便是在血色素降低到4克的重度贫血情况下,她仍然坚持来上班,多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是在同事们的竭力劝说下才勉强去做了简单治疗修养;作为一名领导,为了按时完成医院各项工作任务,她经常强忍身体上的疼痛,加班加点成为工作中的常态,步入中年,家中年迈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儿女都无暇顾及,她今年49岁了,也许于她人开始卸担子磨嘴皮子,不上夜班,调整工作岗位等,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但她爱院如家,把单位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做,使单位的发展稳步前进。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她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赢得老百姓的普遍赞誉,单位在2007年及2011年连续两次获取“省级文明单位”,2012年被国家人社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表彰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她本人也被省妇联表彰为“和谐家庭”,县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卫生局表彰为“先进工作者”,面对荣誉,她淡定自若,她说“我不是为了这些”,二十八年的坚守,从儿时的懵懂到步入不惑之年,无怨无悔,无私奉献,她用自己的一颗红心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最美乡村干部! 敬业奉献类 李瑞英(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一腔心血 服务乡亲 如何让各么茸村傈僳族同胞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德钦县霞若乡各么茸村有一位始终把群众脱贫致富放心上的干部。她就是各么茸村党总支书记、村妇女主任李瑞英。 强素质促工作 要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首先就要解决好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政策理论水平。因此,李瑞英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只要一有空闲,就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同时,她也十分注重党员的学习,村党总支部坚持定期召开全体党员大会、“三会一课”制度,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根本任务来抓。同时,详细制定和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及管理措施,从制度上对党员进行规范管理,并带头严格执行、树立榜样。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制度,设立了村务、财务、党务公开栏,增加了工作透明度,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深化党建成果,以开展 “三建三带三创”党建活动为载体,培养出了以养蜂专业户阿三为代表的20余名农村“三带”型党员。 培育产业抓经济 李瑞英知道,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群众致富,只有群众富裕了,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实现这一目标,她立足本村的生态环境、风俗习惯,深入分析当前的发展形势,提出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两大发展思路。党总支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会议,专门研究本村经济发展路子,经过研究,各么茸村确立了以特色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2012年,在党总支鼓励带动下,全村大力发展药材、养蜂、核桃等特色产业。各么茸村全年粮食总产量为365525公斤,比2011年增长7150公斤,人均有粮251公斤;药材总收入为1461960元,比上年增1148710元;核桃总产量为65735公斤,收入为769600元;发展养蜂2299箱,蜂蜜产量12175公斤,出售蜂蜜收入852250元。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她带头立项目、跑资金、抓落实,实施了262户的安居工程,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9600米,实现了每个村民小组通公路,安装太阳能22套,补修加宽公路14公里,切实解决了185户村民产业发展中的困难,为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村串户察民情 有人说,近年来,各么茸村的群众工作比较好做了。但并不知道,为了实现这一切,李瑞英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精力。自从李瑞英担任总支书记以来,除了出差开会学习,就是到各么茸村各村民小组、到农户、到贫困农户家里,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了解社情民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汲取基层工作经验,力求做到吃透上情、掌握下情、熟悉民情、贴近农民。在操办红事、白事,起房盖屋,慰问困难家庭、控辍保学等工作中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做事情,帮助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年她还自掏腰包资助高中、大中专学生,花费至少在5000元以上。 脚踏实地办实事,诚心诚意解民困,与时俱进谋跨越,竭尽全力促发展,是李瑞英在各么茸村工作的真实写照。她每到一个村民小组,都受到群众的欢迎,因为群众知道,有了这位亲民、爱民、为民的好书记为他们保驾护航,一定能够早日奔向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多年来,李瑞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基层群众赞誉。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州级“优秀党员”、州级“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类 施春明(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用心血书写奉献者之歌 ---记维西县农牧局高级农艺师施春明 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广裹的田野上,人们随时可以看到一个白发苍苍额头上刻满深深皱纹但精力充沛的身影奔波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他先后6次获得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成果奖;2次获得省级先进工作者荣誉;多次受到州、县表彰。他就是被农民兄弟称为“农民的贴心人,传播农业科技的使者”的维西县高级农艺师、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施春明。 用科技撑起“粮袋子” 维西县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县、国家级特困县,山高谷深,旱地多水田少,耕地面积大,但中低产田比重较大。解决维西县“粮袋子”和群众增收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提高单产的关键又在于科技。 “推广科技,撑起‘粮袋子’,确保粮食安全,农业技术人员责无旁贷。”这是施春明在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作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施春明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虚心向专家、同事请教。先后突破了一道道技术难关,站在维西农业科技前沿,为解决“粮袋子”和农民增收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在施春明的带领下,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全力以赴展开科技攻关。把改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列为解决玉米单产低问题的重点。在近16年的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推广实践中,施春明先后引进了“京杂”、“中单”、“保玉”、“海禾”、“鲁单”、“云端”、“北玉”等50多个品种,通过试验选育出适合维西不同海拔的玉米品种21个。积极推广地膜覆盖载培,湿籽定向直播,玉米芯育苗移栽,玉米双行条栽等新技术。制定了既节省劳动力又增产增收的“五加农业实用技术”,即:推广杂交玉米种加化学除草加杀虫剂加地膜加杀菌剂加矮壮素加测土施肥的玉米种植模式。他实施的《集成玉米综合高为技术推广计划》获得圆满成功,杂交玉米平均亩产比本地改良品种增产60公斤以上,使用地膜等技术的玉米平均亩产比露天玉米增产105公斤。仅这项技术全县每年可增加玉米产量1500多吨,产生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增加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 他和同事把田边地头当地作自己的办公室,开办培训班,到田间与农民一起劳动,手把手地帮助农民掌握种植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80亩试验结出丰硕成果:“滇杂31号、32号”与传统品种“大白谷”、“合系39号”相比,平均每亩增产181.75公斤,创历史纪录。康普乡倮那村上下两个村民小组种植“滇杂”品种,从原来粮食不够吃到有大米出售。科技创新推广,造福百姓解决温饱脱贫致富。 近几年来,在施春明的指导下,维西还成功引种和推广了“云杂5号”、“云杂6号”杂交小麦,创造了种植“云杂5号”小麦2.1亩,单产556公斤新纪录,使维西小麦平均亩提高到195.22公斤。在发展迪庆青稞特色产业上,施春明和他的同事齐心协力解决了青稞种植中倒伏严重、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的技术难题,为维西县青稞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用科技丰富“菜篮子” 10年前,维西县的蔬菜60%以上来自大理等地,尤其是冬季市场上全部都是外地蔬菜,不仅不新鲜而且价格高。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每天早晨,县城周围的拉河柱、龙爪箐、豪猪箐等村的菜农驾驶着汽车赶往县城卖菜,消费者不仅买到了安全的无公害时鲜蔬菜,而且在价格上也得到了实惠。施春明以点带面推广无公害蔬菜高产高效技术。2003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农业技术人员开始了无公害高产高效蔬菜种植技术攻关,先后在澜沧江畔白济讯乡统维村,叶枝镇叶枝村和永春河边的拉河柱村等地开展了大棚蔬菜种植和无公害高产高效蔬菜种植技术示范项目,并取得圆满成功。成功引进并大面积推广了山东“抗病铁杆80白”大葱、日本青花白菜、韩国萝卜等近200个蔬菜新品种,到2013年底,维西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1500亩。蔬菜总产值达3100多万元。本地蔬菜占据了市场90%的份额,糯山药、百合等特色蔬菜大量销往昆明、丽江等地,既丰富了城乡群众的“菜篮子”,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维西城乡居民“菜篮子”的丰富凝聚着施春明和他的同事的心血和汗水。 用科技鼓起农民“钱袋子” “如果没有施春明的技术指导,我们村农民的增收梦就破灭了。千言万语一句话:感谢施春明给我们送来了破解难题的实用技术。”傈家山寨川达村委会主任激动地说。原来,今年5月中旬,川达村的400多亩桔梗患上了根腐病,看到桔梗苗一天天枯萎,种植户心急如焚。正当种植户一筹莫展之际,施春明送来了及时雨,找准了病因,药到病除,400多亩桔梗得救了,群众打心底感激施春明。 在施春明的主持下,农技中心先后在攀天阁乡美乐村,永春乡拖枝村,兰永村等地开展了秦艽、重楼、川乌、玛卡等药材无公害高产栽培试验示范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秦艽从3年一收变为一年育苗,一年一收,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秦艽平均亩产值从原来的1200元提高到现在8000多元,最高的亩产值达近2万元。生产效益的提高激发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2012年,维西县中药材种面积已经突破了3万亩,实现产值90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带动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另外,从2006年开始,施春明带着农技人员深入傈家山寨山佳村开展了大蒜无公害高产栽培示范项目,重点推广了大蒜专用冲施肥和葱蒜叶面肥技术。通过推广此项技术,到2012年底,维登山佳白皮大蒜平均每亩增加经济效益720元,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每年带动维登乡山佳村农民增收入25万余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如今,施春明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依然以昂扬的精神状态追寻人生梦想:脚踏实地,服务“三农”,用智慧和汗水点燃傈乡科技星火,用科技撑起“粮袋子”、丰富“菜篮子”、鼓起“钱袋子”。 孝老爱亲类 李忠义(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上行下效构建和谐幸福家庭 阿墩子古城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天气晴好的黄昏,两位60多岁的藏族老人搀扶着89岁的老母亲散步、聊天,老母亲的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而安详的笑容。两位老人就是退休教师李忠义和他的老伴。李忠义夫妇俩人几十年如一日孝亲敬老、建设和谐幸福家庭的事迹,受到了当地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和谐家庭幸福多 李忠义的母亲今年89岁高龄了,在海拔3400米的德钦县城是屈指可数的长寿老人。母亲健康长寿,与李忠义从不让母亲操心并细心照料密切相关。 退休前,李忠义曾在村民办小学、乡附设初中、县中学任教,1993年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先后担任过德钦一中教导主任、德钦城镇中学校长,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活跃在全县经济社会建设战线上的很多干部职工都曾是他的学生。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李忠义得以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之中,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中成绩斐然,多次获得省、州、县各级表彰,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中学特级教师,选为党代表、政协委员;被聘为省、州、县各级教育专家评委。在4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李忠义从没辜负老母亲的期望,不让老母亲操心。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之余,他总是挤出时间陪母亲聊天、吃饭,让母亲开心生活每一天。 “母亲一生孝敬老人,养育儿孙,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李忠义从小受到藏民族孝老爱亲家庭美德的熏陶,耳闻目睹母亲在艰苦岁月里对爷爷、奶奶的真诚孝敬,深深铭记着当年爷爷“你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的嘱咐。对母亲,李忠义和爱人不仅在生活方面的饮食起居上尽量做到无微不至,还注意在精神上关爱母亲,尽量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看电视,给她讲解国内外新闻、逸事,带她参加适宜的社会文化活动。 和谐家庭幸福长 “母亲高龄了,我们要陪伴好她,不能让她感到孤独寂寞。”退休后,李忠义是这样想、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李忠义不像有些人,退休后只顾自己打牌、找乐趣。他认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老母亲健康长寿,有机会陪伴母亲、服侍母亲,是自己最大的福气、最大的快乐。在李忠义夫妇俩的带动下,李家的兄弟姐妹、子女小辈们都以此为荣,非常关心老人。 李忠义是德钦县革命烈士海正涛(恭布次里)的后裔,而且学识渊博,对地方民族史颇有研究。在德钦县筹集海正涛纪念馆过程中,聘请退休教师李忠义为筹建小组成员。2012年冬季,他和工作人员辗转西藏芒康、四川巴塘、理塘、甘孜、康定和丽江玉龙等地收集资料。与他同行的工作人员斯郎仑布感动地说:“李老师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个电话是打给母亲的,每天早晚都要给母亲报一个平安。每天与老伴在电话里聊的最多的也是母亲的情况。” 和谐家庭亲情浓 “孝老爱亲,晓日光明新社会;春风暖和大家庭。”这幅对联,贴在李忠义家客厅的门上已经几十年了,每年春节李忠义都要自己重写一次贴上。对联表达着这个家庭对和谐幸福的追求,也见证了李忠义夫妇几十年如一日善良、孝顺、勤劳、无私的美德。浓浓的亲情象融融春风温暖着大家庭里每一位成员的心,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温馨和幸福。 李忠义家有六个兄弟姐妹,四个堂兄妹,都已成家立业。在这个大家庭里,李忠义夫妇是好大哥、好大嫂。当年父母年逾古稀,年迈体弱,饮食起居有诸多不便,夫妇俩每天起早睡晚,悉心照料,使两位老人过得舒心、愉快。两位老人逢人就夸,自己家的儿子儿媳是如何孝顺、善良、体贴!街坊邻居,更是有口皆碑。2006年,83岁的父亲去世后,随着老母亲年事增高,夫妇俩对母亲的照顾更是体贴入微。 每逢佳节或假期,在香格里拉县工作安家的兄弟姐妹常会举家回到德钦团聚。他们常常听到老乡们赞扬自己的大哥大嫂,看到自己家的大哥大嫂为全家人起早贪黑,忙里忙外,不论再苦再累,脸上总是露着微笑,四代同堂,家里欢声笑语,亲情洋溢,如沐春风,一家人老有所乐,少有所养,亲戚有所靠,和睦相处,浓浓亲情中为自己在德钦有这样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而深感高兴、自豪! 和谐家庭有大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忠义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一个普通的公民,在德钦古城是一个普通的居民,但他的孝亲敬老行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得了各族群众的赞誉。 李忠义的爱不仅体现在家庭里。在照顾好母亲的同时,他还积极发挥余热,热心帮助邻里,济贫助困,帮助别人排忧解难。退休后,李忠义继续被推选为德钦县政协委员,他积极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出任县老年协会会长,团结带领该县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州、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县中小学教育督导等工作,深入调研,反映社情民意,支持教育改革。2010年至2012年,被评为阿墩子社区“五好家庭”、“和谐家庭”、“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德钦中学授予“感动校园2011年度人物”;2013年,被迪庆州老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德钦县政协评为“先进政协委员”;同年,荣获云南省“云岭孝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两项殊荣。 孝老爱亲类 唐建海(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 柔弱的肩膀撑起整个家 初见唐建海两鬓已经有几丝与年龄不相称的白发,小声的说话,很客气的微笑,有些胆怯,有点内向,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巧的女人柔弱的肩膀能承担那么多生活的不幸与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是精神上的,还有肉体上的,这样一个默默承受煎熬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灵升华和对善良最质朴诠释的过程。走进她家的院子,可以看到,院子干净整洁,百花齐放,各种蔬菜生机勃勃的生长着,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的美丽且充满了生机,老人受人尊重,年轻人懂事孝顺,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夫妻恩爱,孝顺父母 1990年底,唐建海从20公里外的上江乡木高村嫁到了福库村张雪松家,那年两人都是21岁,夫妻俩恩爱和气,对父母孝顺尊重,对兄弟姊妹关爱有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这个家庭,辛勤的劳动,与人为善,本本分分的操持家务。他们结婚两年后,有了第一个孩子,幸福生活更加有了生机,老人有了儿孙,这个家庭充满了欢声笑语,又过了五年,他们的二儿子出生了,一家人享受天伦,其乐融融。 面对灾难,无怨无悔 然而,命运无常,世事难料,2011年4月17日的一场灾难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幸福平静,他们的生命中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唐建海的丈夫张雪松从高处坠伤,造成胸椎爆裂性骨折,全身十多处复合伤,左肺叶严重挫伤,生命危在旦夕。从上江卫生院转到丽江市医院的重症病房,住了两天,情况越来越恶化,医生劝家人放弃治疗,可以说是连保命的希望都没有了,但家人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是浓浓的亲情支撑着家人的信心。2011年4月20日,张雪松从丽江转到了昆明43医院重症科,经过医生的努力救治,以及家人的倾力付出,他的生命得到了挽救。在张雪松住院治疗期间,对家人来说是一段不愿回首的黑暗日子,每天都是以泪洗面,仿佛塌了半边天,如同大厦将倾。这确实是一段难以面对的黑暗日子,对他们来说伤者能够保命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虽然张雪松正常人的生活停留在了42岁的时候,也许高位截瘫的他将一辈子与病床和轮椅为伴,但他能够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真真实实的活着,那才是最重要的,这对经历了大难的家人来说就是奢侈的幸福了。丈夫在昆明住院治疗期间,唐建海夜夜无法入睡,心痛得仿佛要死去,但她又不得不坚强。丈夫医治回家后,她毫无怨言悉心照料,帮他按摩,要陪他说话,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都让丈夫坐着跟大家一起吃,她知道丈夫整日整夜睡在床上,心里有多痛苦,不论有多麻烦、多辛苦,她都尽量会让丈夫起来,这个柔弱的身体要把150多斤的男人从床上背到轮椅上,吃完饭又要从轮椅上背到床上,日复一日从未间断。最难的是,除了照顾病人、干农活、做家务外,自己虚弱的身体,三天两头生病,有时病到下不了床,还得摸索着照顾丈夫,那时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对她轮番折磨,她也需要有人关心,也有精疲力尽的时候,很多时候她伤过心、流过泪,但从没想过放弃。一家人在村子里生活,难免人情相尾,很多时候亲戚邻居都会主动的帮她,但只要有机会,她总会力所能及的偿还,每次去别人家相帮或干活,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要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饭,然后回家照顾丈夫,有时做完活,别人都在打牌、闲聊,她好像没有这样权利一般,要尽快回家照顾病人、料理家务。如今丈夫已经卧病三年整,丈夫能够坚强坦然的直面自己的不幸,这主要是妻子给了他太多的精神支持,病人也是干干净净,精神状况不错,一点都没有长久卧病的颓丧与消沉,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妻子的贤良与辛勤。 生活压力,默默承受 从丽江到昆明,花了几十万的医药费,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确实是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村里呼吁为她家募捐,但她家善意的回绝了,因为在丈夫住院康复期间,多少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给予了太多的帮助和鼓励,对于一个处于不幸中的家庭来说,这些同情和鼓励就是面对不幸的力量源泉,她反复提起,对这些恩情虽然不能一一报答,但必将深深铭记。在她看来虽然花了很多钱,也欠了很多债,生活上的压力确实很大,上有老人,下有上学的小孩,但生活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有很多人还比他们不幸,比他们困难,他们不能因为这样的不幸而养成一种堕性,给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添麻烦。 三年来,这个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煎熬和折磨,特别是唐建海,屋里屋外全部都要自己操持,还必须要面对自己的丈夫高位截瘫的事实,她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嫌弃过,更没有逃避,只是默默的承受,无怨无悔的付出,依然是好妻子,好母亲,好嫂子,依然把这个家打理得井然有序,充满生机。多年的“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民族团结进步户”就是对她的认可。 孝老爱亲类 康雪兰(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云上巴拉 不离不弃” “阿妈老师” 巴拉村,十多户人家,香格里拉县最偏远的藏族村寨,平均相对高差海拔3500多米,与世隔绝。过去不通路不通电,村里人出行全靠攀崖走壁,来回一趟山下,也要两三天时间,康雪兰老师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 1983年8月,她来到香格里拉县东旺乡胜利村麦龙完小任教,依河而居的约30来户人家,20多个学生,却开设了一至四年级的班级。她一下子融入了这个“家庭”。看着很多学生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她主动找家长交心谈心,衣服破了就主动给学生缝补上,靠省吃俭用的钱买来文具用品,无偿地给特困生,拿着自己唯一的一把木梳子,经常给头发零乱的小女孩梳头扎辫子,时常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学生们则亲昵地叫她——“阿妈老师!” 孝顺父母 她清楚地记得,那是1986年的夏天,她恍惚听到村里的人在说,她的阿妈住进了县城医院,病得不轻。再三追问下,才知道是马帮队闲谈时随口说出来的,家里没有托口信。 心急火燎的她二话没说,专程找到中心校长请了假赶到县城。当看到面容憔悴、奄奄一息、胡言乱语的阿妈时,积怨在心中的思念和疼痛像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她让阿爸静心休息,昼夜守护在医院里,细心照看,给阿妈洗脸、擦身、换药、端屎端尿、喂水……几天后,阿妈慢慢恢复了意识,看到女儿就责备地说道:“是哪个说给你的,你不能耽误了山里的娃娃呀!”随即怜爱地笑了,她才疲惫地舒了一口气。 怀揣母亲的照片,回到东旺峡谷,白天上课,晚上家访和个别辅导,他要把“荒废”了十多天的时间和功课“抢回来”。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想到阿妈,就把照片贴在心口默默祈祷,就这样一面照顾老人,一面还不能误了学生的功课。 不离不弃 1994年的9月份,丈夫罗云贵为了保护群众抢救燃烧的油桶而受到了严重的烧伤,体无完肤,特别是左部身体严重烧伤,左手烫伤溃烂……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气若游丝,奄奄一息。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坍塌下来…… 那几年,丈夫几乎成了植物人,不能言语不能动弹,只能用眼睛跟妻子说话。大儿子刚满五岁,家中年迈的双亲无力照顾,小罗的家人离县城又远,加之住院期间开销又大,她婉言劝回亲人,还怀着老二,把所有的眼泪咽在肚里,所有的屈辱埋在心上,一把屎一把尿,积极配合医生,给他擦脸、净身、换药、按摩,日复一日,精心尽力服侍着丈夫。很多医生看到这样的情景,不免动容,劝她让家人来照看照看,她淡然一笑,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的精心救治,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我宁愿照顾他一生一世!”令所有在场的人肃然起敬。 冬去春来,她上下楼梯的脚步越来越沉重,爱的力量可以唤回死去的记忆。妻子默默无声的付出,唤醒了作为军人的本能和坚强的意志,随着身上的伤痕慢慢痊愈,他渐渐康复的体质超乎常人的想象,在妻子的搀扶下,即便脸上汗如雨下,也能走完每天锻炼的路程。很多朋友闻声后,奔走相告:“小罗活过来啰,小罗活过来啰!”看着面色消瘦,双脚浮肿的妻子,听听即将出世孩子的躁动声,七尺男儿潸然落泪!哽咽着说道:“我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的妻子是天下最好的女人!”惹得同室的病友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这年头,点着灯笼也难找到这样的人啊,难得哟!”丈夫出院了,却留下一身的伤痕,欠了一大笔医药费。妻子却打趣地说:“你满身都是‘胎记’,看你咋个跑!”小罗心里清楚,是妻子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一辈子也偿还不完。丈夫经常会对朋友说:“如果她良心丑一点,咋个会要我这样的残疾人!” 从2003年以来的九年时间里,他一直在金江粮管所工作,两个孩子全靠妻子一人带着,他愧对于心,经常自责。多年过去了,丈夫的身体也慢慢恢复了,谈到孩子时,小罗总是欣慰地说:“两个娃娃都是妻子一手带大的,母亲是他们的‘神’,在学校里,都是学生代表,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我们很少操心过!” 在照顾丈夫老人和抚养孩子成长的同时,康雪兰在工作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98年获得了县教育局女职工“岗位能手”、2004年被校区评为“师德标兵”、2005年获香格里拉县妇联表彰的“2001-2005年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7月,她的教学设计《月相变化》获云南省科学教育鼓励奖、2010年获校区“先进工作者”殊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学生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但始终不忘老师的教诲和养育之恩,乘着节假日回乡来探望她,这是对她莫大的回报。是的,她在学校里是一位平凡的母亲,在家里是慈祥的母亲,在藏家山寨,更是一位人见人爱的母亲! 孝老爱亲类 付琼珍(迪庆州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用爱撑起家 1970年,付琼珍出生在农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在她三岁的时候,父亲因意外事故撒手人寰。只留下祖母、母亲和她三代女人相依为命。 1990年她参加了工作,此时祖母已80岁,已是耋耄老人,生活起居要靠家人照顾了;母亲也已60岁,进入了花甲之年。艰苦的岁月逼得这两个老人已满面沧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她在邻村的一所两师一校教学。当时的她节衣缩食,拼命工作和劳动,但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贫困现状的。参加工作两年她就成家了,与丈夫齐心协力,逐年改善了家庭物质生活,改变了家居环境,两人相亲相爱,全家过得其乐融融。 生活刚有点起色,1998年,88岁的祖母病了,意识不清,说胡话,走路辨不清方向,看病吃药也无效,需要专人在家守候,丈夫在外工作,付琼珍和母亲每天尽心竭力地服侍祖母,一口一口喂饭,不嫌脏,不嫌臭,端屎倒尿,每天坚持给她擦身子,洗尿裤,换垫褥。祖母常常含着泪水对前来看望的乡邻说:“这辈子,我亲生的三个孩子都扔下我先走了,我的晚年是享受儿媳和孙女的福了,我知足了……”。半年后,在她和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祖母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进城工作和生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啊!但是,“父母在,不远行”,在自己的前程和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亲人之间,为了不让老人孤单,她选择了亲人,曾两次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如今,母亲年事已高,虽然身板还算勉强硬朗,但是肠胃不好,视力已大幅下降,常年的风湿折磨让她痛苦不堪。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早晚能更好地照顾老人,放弃了她喜爱的教师职业、以及中教一级的教师工资待遇,改行到镇政府当一名普通的事业人员,在家照顾母亲。常言说:“孝不及顺”,她和丈夫平时不但在意见、看法上顺着老人,不随意顶撞老人,慢慢讲道理,还经常在精神上鼓励老人对生活要有信心,经常讲笑话、搞幽默逗老人开心,像表扬孩子一样表扬老人。老人生病时,送老人看病,陪老人输液,细心地端茶送饭,抬水送药,尽量做到无微不至,温暖老人的心,让老人尽早康。 对待侄儿侄女,不是亲生似亲生。侄女从小身体差,像亲生女儿一样在生活上、学习上照顾她。还有平时照顾哥哥、嫂子,2009年,嫂子病倒了,在昆明医院检查结果是右腿股骨头坏死,由于同时带有骨结核,做不了手术,只好先带嫂子回家服药治疗。2013年8月,嫂子的骨结核病好点了,带她到到大理附属医院做了换股骨头手术。在这3年里,她在自己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给嫂子买药,付手术费,帮助哥哥家解决困难,如今嫂子只能坐在轮椅上,哥哥家里严重缺乏劳动力,农忙时节,她和丈夫就利用周末去帮她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以减轻哥哥的负担。 参加工作 20多年来,她和丈夫不仅孝敬老人,关爱亲人,而且从没有忘记过要报答父老乡亲,没有忘记要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帮助许多贫困学生,小到买给几本作业本,大到每学期开学都小资鼓励至大学毕业。受帮助多的学生感激地连说“谢谢!谢谢老师!我永远也不会老师的恩情的。”她说:“如果将来你们成才了,事业辉煌了,不忘把这份爱心传承下去就行了。”如今她改行了,路遇昔日的学生,他们都还亲切地打招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也是不厌其烦,谆谆教导,让其明辨是非,向目标奋斗;还经常与孩子促膝谈心,率先垂范,使其继承和发扬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俗话说:“屋檐水点点滴”,所以她的女儿,从小像她的父母一样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敬重长辈,乐观向上。 在村里,哪家有人生病住院了,她急着去看望;哪家孩子考上高一级学校了,不忘给点车费;哪家家里经济遇到困难了来借钱,都量力支持,街坊邻里说:“你们家是我们的银行啊!” 虽然她和丈夫参加工作20多年,都快要退休的人了,家里也没有多少积蓄,先建的一间住房裂了,变成危房了,也没有顾得上重建,但她无怨无悔,简单、快乐、幸福的生活着。 在工作上,她奋发努力。无论在学校任教,还是改行到镇政府做一名普通职工,都是干一行爱一行,在新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争取做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职员。2012,终于被评为州级、县级“优秀残疾人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