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 跨越发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28 17:31:35

 ——迪庆工业经济60年发展轨迹

工业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之本,财政之源,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现代化最重要的途径。60年的风雨历程,迪庆的工业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工业经济在全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我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改善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工业经济从无到有

迪庆工业萌芽于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为146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仅为3万元,占总产值的0.2%。建州后,我州从零开始逐步培育了一批民族工业。

上世八十年代,我州把历年的财政结余1900多万元投入到发展水电和木材深加工上,先后建成以冲江河电站、纸浆厂为重点的工业企业,迪庆工业开始起步。

1990年底,我州已有冶金、电力、煤炭、机械、建材、森工、食品、民族用品、印刷及文化用品等10多个工业企业,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和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有利于资源开发的地方工业结构。

建州40周年时,全州工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已达23158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但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增长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凸显出来。在这个时期,林业是全州的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998年,国家实行天然林禁伐政策,迪庆经济“一木独大”格局的致命弱点显露出来,当时以“木头财政”为主的迪庆陷入经济困境,工业总产值从1997年的23158万元连续两年以37.6%和25.6%的速度下滑,工业经济重新回到了20年前的水平,以森工为支柱的工业构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资源转换走出困境

面对天然林禁伐、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诸多困难,州委、州政府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创建了“香格里拉”品牌,并以“香格里拉”品牌为龙头,实施旅游开发带动战略。全州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矿产、电力、生物、建材产业为重点,加快资源整合步伐,积极培育矿产、电力、生物等新的工业增长点,工业经济下滑的局面在2000年得到遏制,并有上升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工业经济比上年增长22.8%,全州工业总产值回升到1.31亿元。2001年,继续巩固了恢复性增长,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上实现了扭亏增盈。

“十五”期间,我州结合州情和国家产业政策确立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的发展战略,加大旅游、生物、水电、矿业“四大支柱产业”的培育力度,工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五年间,全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7%,利税总额年均增长68.76%。至2005年,全州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实现速度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为“工业倍增计划”的顺利完成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006年,我州工业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全面完成了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四项工业发展目标任务,并提前一年完成“2002-2007工业倍增计划”目标,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十五”至“十一五”的10年间,我州建设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片区和老虎箐工业片区,引进滇能集团、澜沧江集团、国电公司、云南铜业集团等知名企业参与迪庆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国电香格里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迪庆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电网公司等为重点的电力工业,以香格里拉酒业公司和松茸加工企业为重点的生物工业,以开发区铁合金企业和矿产开发为重点的矿产工业成为全州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8年,水电、生物和矿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到全州工业的90%左右,占全州GDP的20%以上,工业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得以显现。

新型工业风生水起

人类历史发展证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但传统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会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传统工业越发展对生态和环境破坏越严重。

对于生态十分脆弱的迪庆高原来说,必须通过走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我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州委、州政府结合迪庆传统工业发展滞后、生态脆弱的特点,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决定走绿色、高效、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7年,是建州50周年,也是我州工业史上具有历程碑意义的一年,州委、州人民政府召开了全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会,这次大会是迪庆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意义最重大的一次专题研究、系统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会议,吹响了我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号角。会后,我州先后出台了《中共迪庆州委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迪庆州加快新型工业化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行相关扶持优惠政策》等重要文件和政策,明确了我州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对策措施。年内《迪庆州“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暨2020年展望》编制完成并经州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标志着迪庆工业进入了新的科学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入驻经济开发区的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在这一时期发展壮大起来。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迪庆高原盛产葡萄、青稞等高海拔优质酿酒原料等优势,坚持发展高原生物特色产业理念,大力开发香格里拉葡萄酒、大藏秘青稞干酒等系列产品,大力培育青稞、葡萄原料基地,藏区青稞、葡萄等资源的利用价值和附加值明显提升,直接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据了解,入驻至今,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创造利税3亿多元,作为地方龙头企业,该公司利用自身农业产业化优势,为实现“带一片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发挥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州通过优化工业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累计完成投资52亿元,年均增长12%。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0.8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4.32亿元,年均增长25.99%。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根据2003年6月迪庆现场办公会通过的《迪庆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的生产力布局、产业重点和《迪庆州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我州进一步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九五”末,我州三次产业结构为35:21:44,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为12%。到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2:41:47,其中,工业的比重为27%,8年间二产上升了2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上升了15个百分点,到2016年,三次产业比重由2011年的8.4:41.7:49.9调整到6.3:35.5:58.2。工业仍然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2008年,以国电香格里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迪庆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和电网公司等为重点的电力工业,以香格里拉酒业公司和松茸加工企业为重点的生物工业,以开发区铁合金企业和矿产开发为重点的矿产工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到全州工业的90%左右,占全州GDP的20%以上。水电、生物和矿产业逐步成为全州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到“十二五”,我州工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增长方式更加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普朗铜矿一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红牛、鼎立、神川、雪鸡坪等矿业,鸿达水泥、圣域天香、高原冰酒、澜沧江水电开发、南网优化工程等一批新建和技改升级项目加快推进,洪鑫、鑫磊钨业、天丽斯、酩悦轩尼诗、藏地天香、青稞啤酒、梨园电站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投资快速增长,为全州工业持续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州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4亿元。工业经济的回升对全州经济保持较高增速产生了良性作用,支撑了全州投资目标的实现。

“十三五”期间,我州积极推进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坚持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带动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物产业基地和体系建设,青稞、中药材、葡萄、核桃种植与深加工逐步向香格里拉工业园区集聚。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园七片”的产业空间布局,香格里拉箐口工业园区、德钦葡萄产业片区、维西新兴工业片区等特色产业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集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各县(市)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立了工业发展重点,相继上马了一批工业项目,县域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占全州工业比重逐步提高。

责任编辑:实习生 杜海燕

上一篇:60年迪庆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