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游 引来好日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24 10:47:33

——维西县塔城镇发展乡村旅游见闻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近年来,维西县塔城镇抓住自身优势,加快旅游规划、幸福美丽新村规划“双规合一”,推动“产、村、文、旅”融合发展,注重保护民俗特色和农村原形态,融合美丽乡村,激发乡村旅游内生动力。塔城镇党委政府凭借这样的定位,用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来到这里、亲近这里,舍不得离开。

塔城风光。

塔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优良的生态环境,塔城镇党委政府借助“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滇金丝猴国家公园、达摩祖师洞遗迹、腊普河田园风光,以“相约魅力塔城、共享美丽乡村”为主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塔城镇党委政府把塔城作为维西旅游先行示范区来打造,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奥飞集团对塔城旅游景观进行深度开发。目前,奥飞集团和县人民政府已签订了框架协议,预计3年内将投入10亿元人民币,对史跨底、农古顶等景点进行打造,同时,塔城镇着力培育了哈达公司、腊普茸乡村旅游合作社等一批当地企业,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塔城镇党委书记付春城说。

腊普茸乡村旅游合作社集乡村旅游接待、土特产开发为一体,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带动200多名村民从事乡村旅游接待,以“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为目标,融合当地文化、农业等诸多要素,形成了“公司+合作社+旅行社+农户+基地”的“5+模式”,挖掘腊普的民族、民间、民宿文化特色,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为腊普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经济保障,通过地方文化艺术演出和当地特色工艺的制作和销售,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传承和保护了当地的文化。

和新海是“腊普茸”的领头羊,从事旅游工作20余年,他深谙乡村旅游之道,掌握了旅游一系列运营管理模式。他以全新的操作模式,通过不同方式的整合,借鉴网络运营管理模式,创建起一个乡村旅游创新品牌。

维西县哈布达旅游服务公司集吃、住、娱于一体的民族民间文化体验中心正在抓紧建设,藏民家访还在张罗,经理和建忠忙得不亦乐乎。五年前,和建忠在自己家创办了塔城首家藏民家访,成为响当当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游客在野外烧烤。

一盏灯、一束花、温馨的住所、闲适的院落,和建忠的民宿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由于客商的不断涌入,和建忠的公司渐入正轨,今年国庆期间,和建忠的公司共接待游客439人次,带动了松茸、藏香猪火腿等农特产品的销售额大幅提升。

据了解,这是塔城开展腊普党建长廊建设以来,注重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的成果。乡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领路人和主力军,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调大的组织保障。

通畅的道路为塔城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相较于和建忠商业化运作的民宿,启别万大哥的农家小院则更显惬意。不大的院落,整洁的房舍,一年四季绿意盎然,处处显现出典型的纳西民居特色。夕阳西下,万大哥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和老友闲话家常,妻子忙着做饭。

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子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一餐饭、一盏茶,平凡却让他们很知足。

巴珠人用98%的森林覆盖率告诉人们:这里的空气有多好!他们种花、养蜂、吟诵着古老的歌谣。

其宗村农古顶就像一颗翡翠镶嵌在金沙江畔山腰上,村里只有13户67名村民,200来亩土地。房舍依山势修建而成,错落有致。村口的老井,记录着沧海桑田中的世代更迭。这个宁静的村庄里,墙垣就地取材用石头一层层砌成,厚重而古朴,藏族特色装饰给村庄添上了的浓重的民族色彩。村里人在当地能人的帮助下,家家户户种植重楼,出产的重楼纯天然,品质高,给村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这里的人们知足而快乐,和他们在一起,能忘却尘世的喧嚣。

响古箐的滇金丝猴在林间跳跃,无论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还是寒风刺骨大雪漫天,丝毫不影响这些红唇精灵的快乐和优雅。每天,专业的饲养员会为它们调剂食物的味道。观猴的人群,自然也不必为留宿而担忧,特色小木屋就是最舒适的住所。

多那阁的秋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阳光穿过树叶,落下一地金黄,依旧清晰的脉络,输送着最后的荣光,远山、白云、蓝天相映成趣,仿佛时间也因为有了金秋的色彩而停住脚步。多年来,这里的傈僳族与周围的藏族、纳西族等其他民族和睦共处、互帮互助,共谋发展。

在塔城,妇女是保护环境的主力军。在任何一家小卖部里,您都买不到瓶装的啤酒,这是禁瓶换听的最大成效。塔城出产的哈达谷冰葡萄酒、藏红花、百花蜜等特色农产品,带动了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大批群众增收致富。以松赞塔城、路易庄园、达摩饭店等50余家酒店带动了的服务业方兴未艾。

在塔城,有古老的《格萨尔史诗》,有刚柔并济的古典热巴,有远古传唱的《唱嘟》,藏族、纳西族和傈僳族和谐共居,共生共荣。在塔城,千年银杏树沐浴着腊普河畔的阳光;雄鸡高唱,四个县的人们闻声而动,开启一天的美好生活……

后记:乡村旅游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旅游方式。旅游化的乡村生活,不是简单地回到以前,而是有选择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形成旅游休闲形态的乡村品质生活,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腊普河畔春意、巴珠绿色盛夏、哈达谷金秋、响古箐冬日,四季斑斓的旖旎风光,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人。随着塔城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多人用农家乐、民宿留住乡愁,吸引游客,让更多人悠然亲近乡村的小清新,回归到原始生态、质朴本真的生活本位上来。(李雄珍)

责任编辑:实习生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