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守护圣洁家园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1 17:28:21

在水电产业和矿产业的发展上,迪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百姓利益和民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以国家公园形式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旅游。从2001年开始,迪庆州比国家出台“限塑令”早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禁白”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治理白色污染效果明显,得到社会好评,先后有多个州市前来交流学习,迪庆州恢复并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初,《迪庆藏族自治州生态州建设规划》获批准实施,迪庆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新的征程,“保护和建设好香格里拉,让江河清澈,森林茂密,天空明净,大地翠绿”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为解决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迪庆创造性地引入“国家公园”这一管理模式,2006年建成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在虎跳峡、梅里雪山和塔城滇金丝猴等景区陆续推广,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实现保护与开发“双赢”。作为全国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去年10月底,《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体制试点工作已进入具体实施的关键阶段。

春天的迪庆高原,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每年五六月份,小中甸杜鹃花海如同鲜艳的地毯铺满整个草原,到处洋溢着花的芬芳,每天都会有上千人一睹其风采。在路边摆小吃的卓玛也迎来络绎不绝的生意,她说:“以前只能靠种庄稼、打工赚取家用,现在来香格里拉的人多了,做点小本生意每天也有不错的收入。大家对保护花海的意识也增强了,保护好生态,我们的生活才更美。”

“过去收入来源很少,现在好多了。每天牵着马带着客人在草原上溜达,家里的收入增加不少。”在依拉草原,牵马的拉姆唱起了山歌,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自《迪庆州草原保护管理条例》实施以来,藏猪散养变成了圈养,草原上的草长势较以往更加茂密,牛羊更加肥壮……在生态保护与旅游结合发展中,越来越多的高原群众开始尝到了甜头,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黄杜鹃

保护与开发实现“双赢”局面

致力打造“绿色家园”

打造绿色家园,保护森林资源是关键。“十二五”以来,迪庆林业部门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家园、精神家园、小康家园和幸福家园“四个家园”建设,着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把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林业工作的重点,在抓好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林产业,突出林业社会生产功能,增强林业公共产品属性,为建设青藏高原东南缘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努力。

“十二五”以来,全州共完成营造林任务154.23万亩,比“十一五”期间的96万亩增长60.66%;完成全民义务植树690万株,比“十一五”期间的332.66万株增加107%。将全州2725.63万亩天然林管护责任落实到全州三县(市)23个国有林场和188个村委会,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树有人看。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8万亩、石漠化治理19.63万亩;进一步加强替代能源建设,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11400户,完成节柴灶建设任务15300户;完成太阳能建设任务14499个。全州生态公益林总面积2650.61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2823.75万亩的93.87%,纳入生态补偿面积为1251.13万亩,占公益林面积的47.2%,自2009年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以来,全州补偿资金累计达7.62亿元。

迪庆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湿地保护和国家公园改革试点等工作,有效推进了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保护等项目,顺利完成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外业工作,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国家生态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据悉,到2016年底,迪庆森林覆盖率达75.04%,全州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迈向了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