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文化事业发展综述 迪庆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的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区,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志性腹心地,是由滇入藏并通往南亚各国的桥梁和藏区与祖国内地联系的枢纽。在迪庆2.3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生活着26种民族,各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和睦相处,亲善相依,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民族、多宗教文化交汇融合,极大地丰富了迪庆香格里拉人文景观的内涵。60年来,伴随迪庆的发展,迪庆文体广新事业也不断进步,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香格里拉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民族百花园里一朵绚丽的花朵,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文化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求,紧紧围绕“文化兴州”发展战略,迪庆州“十二五”期间,新建州文化馆和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增面积11260平方米;新建54个农村文化活动场所、5个文化惠民示范村,完成全州201个农家书屋,24个寺院书屋建设任务,州、县、乡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 积极推进香格里拉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强和改进全州对外文化宣传与交流,增进与国外、港澳台地区交流与合作。通过实施“艺术精品工程”, 州民族歌舞团先后创作多部民俗舞蹈剧目,先后到美国、德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向外界展示迪庆文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提升香格里拉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走进香格里拉》在全国26个省市巡回商演1000余场次,累计观看观众达20万人次。 康普寿国寺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十二五”以来,各级政府投入文物保护经费3千万元,完成康普寿国寺、茨中教堂、叶枝土司衙署、 老州政府旧址建筑群等保护维修工程。完成三县(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4个点保护标志碑设立和州博物馆展厅改造提升。截至2016年,迪庆州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11个、州县级59项,还有数目较多的文物点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至2016年,全州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8项、省级19项、州级106项、县级80项,各级非遗传承人390名,建成11个保护传习中心。 “十二五”以来,投资3926万元完成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完成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启动尼西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中心建设项目。完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举办全州第三届非遗传统技艺展。出版《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建塘藏族“喀嘉”茶歌调》《迪庆锅庄》等系列丛书。引进举办《复兴之路》《云朵上的豪情》《远古回声——半坡文化展》等多项展览。 民间艺人正在制作黑陶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全州已形成“金、木、土、石、布、药”六大类文化产品,成为助推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做大制陶工艺,尼西土陶的品种达到109种,生产制作的农户有80多户,从业人员146人,年生产土陶产品10万件,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做强木制品工艺,德钦县奔子栏镇、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生产的木碗、糌粑盒等木制品在周边藏区有较大影响,产品供不应求。做优金属工艺,享誉国内外的藏族名刀“卡卓刀”“卡萨刀”“卡瓦刀”年产值上亿元。做精藏医藏药,目前全州共有藏药生产机构3家,获得82个品种的制剂批准文号。同时,先后编写出版4部藏医药专著。2009年迪庆州藏族医药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迪庆州藏医骨伤疗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特民族服饰,迪庆州境内的民族服饰得到市场认可,产品供不应求。文化旅游产品“玛尼石”深受游客欢迎,正成为农民增收亮点。 截至“十二五”末,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达5.7%,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达91849万元,文化企业联网直报单位21家,主营业务上亿元的文化企业1家,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民营企业194户,个体工商户324户,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总计达1032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40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