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民生“幸福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1 17:04:26

——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年社会事业发展纪实

“如今的生活真安逸,公路修到家门口,看病就医保障,五保户住进安置点,低保让老百姓看到新希望,孩子免费进学校,打开电视看世界……”8月1日,维西县康普乡普乐村群众用通俗的唱词道出迪庆州各族群众的心声,体现了自治州成立60周年来迪庆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巨变。

60年风雨同舟,60载艰苦创业。沐浴着党的阳光,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刻将百姓冷暖挂在心头,着力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把“幸福迪庆”的阳光照进家家户户,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脸上。

新建的州医院(香格里拉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州医院旧址      

看病不再难      

“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这是对迪庆州成立之初缺医少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情况的真实写照。

80岁老人张正武,精神矍铄。他的一番话道出了迪庆卫生事业的历史性变迁:“前年,我胃病反复发作,就到县城医院做了胃镜,结果出来后住院输了几天液,很快就康复了,回到乡里报销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如今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不说,还可以享受许多卫生惠民政策。我经常对亲戚朋友说,只有记住过去的苦才晓得今天的甜。五六十年前,不仅生活苦,还缺医少药,生了病只能挨着、拖着。记得,大儿子5岁那年出麻疹,半个月睁不开眼睛,乡里没有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县城就医路途太远,只好给孩子喂些梨水,焦急地等着他自己好起来。”

“现在,不是什么大病我们都不去城里的医院,乡里村里都有了完善的医疗机构,药品正规充足,极大地便利了老百姓的生活。”家住德钦县拖顶大村的松吉卓玛说。

60年来,州委、州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卫生惠民政策,不断加强医疗卫生覆盖体系建设、改善基层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群众整体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截至2016年末,全州拥有卫生机构267个,其中,医院1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438张,卫生技术人员253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05人。全州共有27435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迪庆保障性住房

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校园

织密“保障网”

今年52岁的蜂志刚家住维西县中路乡,老人年轻时身体一直不错,是家里家外的干活能手,但4年前的一次意外事故让老人的手落下了残疾,不仅生活很难自理,还需要长期治疗来控制反复无常的病情。

在了解到蜂志刚的情况后,乡里给他家办理了“低保”。现在,他每年都可以领到足额低保金,这让身陷病痛的蜂志刚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说:“以前,我以为会因残疾就这样离开人世。但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我的生活有了保障,每当逢年过节,乡、村干部都会来家中看望,鼓励我坚强地生活。”

同样的感激也在家住德钦县霞若乡的阿干保内心里涌动。 阿干保的妻子在两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两个不到十岁的儿子。他既要干农活又要料理家里的一切事务,一家人的生活变得十分艰辛。

去年,乡里得知情况后给阿干保家办理了低保。他说:“有了低保金,生活的重担终于放下了。如今,我还租了一辆小四轮,每天可以帮人拉货挣点钱。”

这些真实的故事折射出我州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是各种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的真实写照。

60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依靠民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改革谋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和谐,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扩大城镇社保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制度一体化和普惠化。通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州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社会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6年底,全州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34669人,失业保险人数24992人,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7603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13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6570人。2016年末,全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358人,共发放保障资金8470.32万元;农村低保人数115139人,共发放保障金20828万元。

小学生正在上计算机信息课

独具特色的傈僳族舞蹈啊尺木刮

有学上 上好学

“以前,生活条件差,家里兄弟姐妹又多,维持生活都还很困难,更别提交学费读书了,况且,当时许多人都没有读书的观念。”年过六旬的白玛次里老人说。

与白玛次里老人相比,杨天才要说多幸福就有多幸福。这位就读于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的农牧民孩子,与众多在校求学的迪庆高原农牧民子女一样,享受着由政府提供的每年10个月,每月290元的高原藏区农牧民学生生活补助和每年200天、每天4元的营养餐补助,每个学期都领取到由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如今,在我州广大校园里,学生们享受着教育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可以一门心思学习,无忧无虑尽享校园生活,幸福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生动绽放。

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州上下掀起了办学高潮,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教以育人为责”的育人环境。如今,全州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中小学软、硬件逐步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先后实施了“两免一补”、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集中办学等一系列教育惠民工程。截至2016年底,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1160418.42平方米,小学生均拥有校舍面积17.07平方米,中学生均拥有校舍面积24.2平方米。藏区农牧民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圆梦安居

“猴奋已教千户乐,鸡鸣又报万家春。”余金华家新房上贴着的这幅对联是维西县攀天阁乡美乐村那米生态移民搬迁点18户傈僳族群众欢快心情的真实写照。

今年春节前夕,维西县攀天阁乡美乐村那米生态移民搬迁点建成,18户傈僳族群众在新居里辞旧迎新,欢度春节,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和余金华家一样,那米18户傈僳族群众是在攀天阁乡党委、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工程中得到的实惠。

安居才能乐业,向着“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迪庆州凝聚磅礴力量,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实施安居工程,让广大农村贫困群众圆梦安居。

2016年5月4日上午, 77位迪庆州公租房一期第十批住户完成了现场抽签,在办理手续后,他们于5月入住迪庆州公租房小区。

近年来,我州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应保尽保、住有所居”的目标要求,突出“廉租保底、公租解困”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自治州成立60年来,全州城乡建设突飞猛进,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州委、州政府以推进城镇化进程为主线,突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城乡面貌日益改观,全州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呈现出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改善文化民生

暮云合璧,暖风轻拂,欢快的民族健身操舞曲响起来了,数百名藏族群众和不同肤色的游客来到大龟山下的月光广场,大家围成圈、肩并肩、舞翩跹,其乐融融。

先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近年来,迪庆文化民生持续得以改善。

自治州成立初期,文化投入力度远难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事业建设,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州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6年底,全州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40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2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2个,乡镇文化站29个,文化文物行政主管部门3个,博物馆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个。全州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7.47%,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4%。

60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体育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到2016年末,全州拥有体育场5个,体育馆3个,乡镇灯光球场35个,村级篮球场797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12个,体育公园6个,健身广场8个,社区健身设施28个,健身步道7个,全民健身站、点17个。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站在新起点,迪庆各族群众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向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心手相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