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对口援藏省市和企业的无私援助下,迪庆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狠抓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谱写了迪庆发展史上新壮丽篇章。 60年来,全州突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和无公害食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60年来,迪庆工业经济从无到有,1951年之前,迪庆全境无1户工业企业。195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全州仅有8户工业企业,产值为3万元。2016年底,全州完成工业总产值61.54亿元,较1978年增长445.3倍,是1957年的205160倍。60年来,国家和省级对迪庆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加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第三产业建设,2016年,全州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53亿元,投资比例达到71.49%。 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现在生活真好,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米、蔬菜、水果的种类多了,商店里可以选购各种食品,生活真是享福了。”年过七旬的尼玛老人说。 解放初期,我州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工具简陋,广大农牧民过着“一年瓜菜半年粮”的艰苦生活。 60年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春风吹进迪庆高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使农牧民真正拥有了土地经营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经济迅猛发展。1984年,全州粮食总产达19000万斤,农业总产值达到7407万元。 春风吹拂 田野孕育希望 “以前,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年收入也只有几百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近年来,我们引进高产玉米、小麦,每亩增产两倍多,加之投入农业机械化,时间成本大大减少了,家人还可以利用农闲时间做点小买卖,年收入可以超过3万多元,日子好过了。” 家住德钦县霞若乡施坝村的此里老人说。 6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州大力推广现代农牧业科技集成技术及实用技术,抓现代农业、畜牧业和优质特色农特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畜牧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建设进程,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平稳发展。2016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到203211万元,是1957年的150倍;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3933万元,是1957年的134倍。 60年来,我州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建设,实施惠农利农政策。广大农村在国家支持下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新式农具,改进耕作方式,开展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十五”期间,全州累计完成农田基础设施建设12.3万亩,建成400千克以上高稳产农田2.85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24.6万亩。“十一五”初期,全州实施117个“整村推进”项目,完成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2.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完成了犁地坪水库、小中甸水利枢纽工程、康思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760件。 60年来,我州一批批农技推广工作者先后在州农科所高原基地、园艺室等地摸索、尝试并推广马铃薯、青稞、蔬菜药材、花卉等农业科技项目、课题的实施和试验示范工作,加大全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壮大农技队伍建设,推广良种良法农业科技措施得到推广,种植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全州推广农作物良种64.2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0%。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推广达到62万亩,农作物地膜覆盖达到25.0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达到46.1万亩。近10年来,我州还实施了高产稳产农田综合项目,为全州粮食总量增加夯实了基础。2016年,全州粮食播种面积48299公顷,比1957年的43174公顷增加了5125公顷;全州粮食总产量达179913吨,产量是1957年的3.9倍;粮食单产量从1957年的71公斤每亩提高到2016年的248公斤每亩,单位亩产提高了2.5倍。 培植龙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自治州成立初期,全州农业生产以简单的种粮和分散的家户养殖为主,蔬菜品种单一。而单一的粮食生产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必然。 1994年11月召开全州农业工作会提出,全州农业部门既要抓生产,也要抓加工、销售,走产加销一条龙的路子。“九五”时期,我州在加大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求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合,以及产加销一条龙的方式运行,采用合同农业、订单农业。 “今年家里种了6亩葡萄,加上公司承包近3亩地的租金,总收入达6万多元。”谈起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村民旺姆高兴地说。 “十五”期间,我州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和无公害食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1996至2004年底,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迪庆州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14693万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协调领导小组将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列为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据介绍,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落户迪庆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园区以来,在德钦培育建设的酿酒葡萄原料基地面积达13800多亩。德钦县升平、佛山、云岭、燕门、奔子栏、羊拉等6个乡镇、2800多户、近2万人受益,为做强德钦县富民增收产业起到龙头拉动作用。云岭乡九农顶村民小组的旺堆户,斯农村的索南、阿茸等种植农户仅在酿酒葡萄种植一项的收入已超过10万元。 2007年,香格里拉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3户企业为第二批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德钦县奔子栏藏区特色生物食品加工厂等10户为第二批州级扶持型农业龙头企业。 2016年4月,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小中甸镇的3830多亩订单马铃薯进入播种期,从选种到播种到回收都有保证的零风险订单农业给村民吃了定心丸。据云南农垦天使薯业香格里拉金江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志皓介绍:“该公司在香格里拉市试验种植高原优质马铃薯以来,与乡镇签订马铃薯种植协议,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良种,按照每公斤1元的价格回收,帮助村民解决销售问题,免除后顾之忧。” 60年来,我州积极转变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不断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加大品种改良,提高饲养水平,畜牧业发展有了新提升。2016年全州大牲畜存栏27591头,是1957年的2.5倍;生猪存栏501556头,是1957年的4.3倍;羊存栏227407只,是1957年的1.8倍;人均肉类总产量达到 732.2公斤。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州将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三者进行有机融合,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创新休闲农业发展之路。现代化大棚里乐享亲自采摘的欢乐时光,生态餐厅里畅享视觉与味觉双重盛宴,田园的味道、花的馨香、果的甜蜜…… 如今,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的油牡丹、火龙果丰收了,金沙江沿线乡镇的村民用科技促农增收的同时,尝试起乡村旅游,尼西乡的马铃薯进军省城市场,维西县叶枝镇村民在药材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德钦县葡萄种植基地上采摘葡萄的果农笑声阵阵……他们在尽享发展成果的同时,用勤劳的双手继续开创美好的明天。 沃野千里尽欢歌,浓墨重彩绘发展。当前,迪庆农业发展恰逢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勤劳的各族儿女,将继续用智慧和汗水描绘更加秀美的农业发展篇章,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田野上,必定会结出更加甜美丰硕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