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美1937年出生于金沙江边一个贫苦农家,1960年7月从丽江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教书育人,直至1993年光荣退休。如今,耄耋之年的他编修书籍、吟诗作赋,在平静祥和中安度晚年。 坎坷求学路上唱一曲执着调 1950年,丽江和迪庆相继解放,石玉美在哥哥和父母的关爱下,走进学校成为一名快乐的学生。 石玉美的家在金江镇兴隆村打芝坝,离吾竹13公里。在村里念完小学三年级,石玉美到吾竹读高小。1954年高小毕业后,他踏上了上维西县城考初中的路。 那时,迪庆学生读初中有两个选择,一是到丽江中学,二是到维西中学。没有交通车辆,到这两个地方读书都要步行。两个学校的伙食费有一元钱的差别,这一元钱成为石玉美选择考哪个学校的首选条件。 石玉美家境贫寒,父母、哥哥们劳动的收获还解决不了一家人的吃饭问题,没有钱供他上学,但品学兼优的他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无论怎样艰难都要去读书。反复考虑后,丽江中学每月7元的伙食费把他挡在了门外,他选择报考每月伙食费6元的维西中学。 到维西要过金沙江后再翻山越岭,三天行程。从没到过维西的石玉美带着三升米,从家里走到吾竹羊犁石渡口。渡船一天一个来回,下午才来摆渡。石玉美一上午在江边等船,一位在渡口边做农活的中年农家妇女邀请他去家中吃午饭。农妇家离江边不远,到家后烧火、煨茶、搓揉麦面蒸了一笼馒头,给石玉美下茶吃。吃过饭后石玉美起身道谢要走,农妇又将剩下的6个馒头全部送给石玉美。那时候,一笼馒头是那样的珍贵,石玉美婉言谢绝,但农妇坚持要送给他,他最后万分感激地收下。陌生农妇的一笼馒头让石玉美终身难忘。半个世纪之后,他专程到吾竹渡口边寻找到这位已经年过八旬的老妇人致谢,说起当年困难时送给的一笼馒头,两人唏嘘不已,流下热泪。 太阳偏西,船家等待前来赶路的基本到齐后,划着木船将赶路人送到江对岸。石玉美渡船后沿着丽江中兴、金庄沟前行,天将黑时借宿到一户农家,晚上有村上的民兵来盘查,说明情况后看着衣衫褴楼的求学少年,民兵们没有为难他。第二天黎明,石玉美又上路了,道路两旁是茂密的大森林,林中有熊、狼等野兽出没,猫头鹰的叫声阴森恐怖。渴了喝山泉、饿了就吃干粮,遇到村庄借住一晚,借用他们的锅灶煮点稀饭喝。他要节约行囊里的每一粒粮食,三升米可是他来回维西的盘缠。 中兴、金庄、美乐、杵峰、拖枝、保和镇一路翻山越岭,第三天太阳落山时,石玉美终于来到维西县城,脚上的旧布鞋已经磨破,脚底板全是钻心疼痛的血泡。 第二天,维西中学开考,石玉美抱着全胜的信心答题。从维西、中甸、丽江、兰坪来参加考试的学生条件好的就在维西等待放榜,石玉美走上了返程的路途。行囊里的几粒米已经不允许他多耽搁。放榜之日,石玉美的名字出现在榜首,他如愿成为一名维西中学的学生。好消息传遍了他的家乡,亲友们都为他高兴。 这时候,一个难题出现在石玉美的面前:每个月的生活费怎么办? 当时上江格兰是支前剿匪物资转运站,为了供他上学,父亲用自家的马驮着自家仅有的稻草到格兰去卖,两天来回收入3元钱,但这样的好事不是天天有,每月只能碰上一两次。 初二年级下学期,由于家里困难,实在没有办法寄钱来,石玉美被学校停了餐。面临休学或者退学,他实在不愿意,向学校说明情况后,连忙请假回家去筹钱。 回到家里,父亲脸上是无奈的表情,全家人抖空箱箱柜柜都抖不出一分钱来。最终还是哥哥想办法,与村里几个人合伙用圆木扎了一个筏子,装上方匹和六尺板,坐着筏子顺江漂流而下,一直到离家50公里外的石鼓,沿途推销木料。 石玉美和哥哥在石鼓链子桥边的柳树林里露宿了三天三夜,白天哥哥他们走村窜户推销木料,石玉美就守着筏子看书。那时,沿江两岸的村庄农户的生活水平都很低,没有多少人修房盖屋,对木料的需求量不大。经过七八天的辗转流离,他们终于卖完木料,哥哥把10元钱交到石玉美的手上。他感觉到10元钱是那么沉重。 石玉美又回到了课堂,开始专心听老师讲课,发奋读书。到他读初三时,丽江至中甸开始修建公路,他的三哥参加修建公路,每月有了20元的收入,石玉美在哥哥的扶持下终于完成了初中学业。 初中毕业后,石玉美选择了不用交伙食费的丽江地区师范学校。他读师范学校时恰逢“大跃进”。当时,全国上下一片亢奋,学校的教育重心也不在课堂上,而是在广阔的野外,学生们天天参加支农,到宁蒗抗旱栽包谷、到九河割稻谷、到拉市坝收麦子蚕豆、到黑白水扑野火……他们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石玉美对农村的现实有了更多的了解,决心发奋努力当一名教师,让更多人接受教育。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抓紧时间学习。别人闲谈时,他在一盏油灯下看书,别人睡觉时,他还在认真做读书笔记。一本旧书、一张旧报纸他都爱不释手,总是读了又读。 三尺讲台唱一首敬业歌 1960年7月,石玉美从丽江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丽江县鲁甸公社农业中学教书。学校有3名教职工,两名老师负责教学、还有一人是公社派来负责管理学生生产生活的农民。 当时流行一句话:“农中农中,学习劳动两头空。”农中是半农半读的学校,是“大跃进”的产物。在农中,石玉美先是兼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后又兼学校负责人。 1962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鲁甸农中被撤销。石玉美到鲁甸中心完小教书,1965年又被调到巨甸创办初中。 1966年国庆节来临,石玉美触景生情,在黑板报上写下两首小诗。《矮屋》:身居矮屋不自哀,尚思为国巨甸来。愿将白发心血尽,培养无产者后代。《菊花》:艳艳菊花独萱开,盈盈笑脸看世界。未来皆属红领巾,人民江山永不败。文革期间写大字报者故将诗中“尚思”改为“上司”,说石玉美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将“独萱开”说成是影射共产党孤立。几天后,一群造反派把石玉美这个“不低头认罪的顽固分子”戴上高帽子游街。石玉美拒不低头服软,他把高帽子撕烂踩在脚下,与他们据理力争。由于迫害石玉美的理由不充分,他被“解放”。 在巨甸,石玉美严谨治学,全心培养学生,是出了名的好老师,他的文才也受到了社会的肯定。 巨甸区筹备成立“革命委员会”时,驻军部队一二六团首长亲自到学校请石玉美老师写《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在拉市坝街上,一茶馆老板请他写对联,他提笔写下:“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再打半斤酒来,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请喝一碗茶去。”让人拍案叫绝。几天后,此对联便被记者采访登载到《丽江日报》。有一次石玉美到江边渡船回家,颇有些文才的船夫以两轮船筏为题出对联上联“两轮作舟渡天堑”让他对答,石玉美略一思考便朗声应对“一生沉浮激浪中”,船夫钦佩之余免了他的船费,一时在金沙江一带传为美谈。 在丽江任教21年中,石玉美桃李满天下,从他课堂里走出去的学生成才的一批又一批,他也担任了校区校长。 石玉美的爱人在老家务农,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5个孩子的责任,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着石玉美的工作。由于绕道坐船过江路途遥远,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又能照顾好年幼的孩子和家庭,每逢礼拜天休息,石玉美就用两个废轮胎扎起来的筏子从江西面摆渡回家。 1981年秋,石玉美调回打芝坝小学任教。1982年秋,因州委党校工作需要,石玉美被调到迪庆州委党校任教,先后担任语文、历史、地理、行政管理学等学科教学。 州委党校的教学对象是各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数学员文化水平、理论水平都很高,很多学员还有深厚的理论功底。面对成人学员,面对初中、中专和大专不同层次的教学,这个只有中专学历的初中老师面临了很多挑战和考验,但他没有退缩。 石玉美一边严格备课,认真讲解,一边学习大专、本科的相关课程,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夯实理论根基。教学中,他有独到见解,敢于直抒已见,针砭时弊,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得到师生一致好评,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他还发挥自己在地理研究方面的特长,经过多年积累,整理编撰了《迪庆州地理》一书并正式出版,成为迪庆州中学、中专及干部职工州情教育的乡土教材,填补了迪庆地理乡土教材的空白。 1993年,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了32个春秋的石玉美告别课堂,过上了幸福美满的退休生活。 晚年唱一曲和谐人家幸福多 “有节心空竹对排,木瓜坠枝门庭外。果露容颜肉味甜,毛桃鞠躬绿化台。蜜蜂粉蝶群飞舞,只缘院中花等待。玫瑰鸡冠暗接吻,葡萄伸进苹果怀。锦葵数月窥诗诵,众菊秋冬嘴笑歪。窗侧满壁何首乌,书香惹得牡丹爱。麻雀追逐求偶配,受益园丁把树栽。杉柏挺拔终年翠,花红熟陨击白菜。功名利禄轻浮云,寒舍情浓春常在。家不在财而在才,耕读立本笃实赛。内力修炼非须臾,嗣裔藏智途坦开。人和家兴涵异彩,耄耋童贞又回来。”这是石玉美即兴创作的一首题为《家》的七言律诗。前八句纯属写景,以拟人的手法将美丽的庭院里的花草树木描写得活灵活现,衬托主人温馨,幸福、和谐的生活。后四句抒情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期望及对后辈儿孙的谆谆嘱托:重“才” “淡薄名利”“耕读立本” “人和家兴”。末一句表达了他老有所为、在好时代返老还童的欣喜之情。 石玉美的晚年生活幸福而温暖,在夫妇俩的精心抚育下,5个孩子都长大成材。在他的生活中,学生成才是他最大的欣慰,孩子们有作为是他最大的幸福。 赋闲下来的时光里,从前的学生打来电话问候或上门拜访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温暖,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曾经教授过这些学生而居功自傲,也从不给学生们增添接待等麻烦。闲谈里,他总是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和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感染学生勤谨工作、干净做事、正直做人。 儿孙绕膝的日子,石玉美的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五个孩子一个个都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他的女儿女婿中,有5个子承父业,和他一样成为了人民教师,他们都在父亲的影响下努力打拼,有了建树。 这是一个和谐的民族大家庭,孩子们成家后,家庭成员包括了迪庆、丽江、大理、楚雄的汉族、纳西族、白族、傈僳、彝族和藏族六个民族。大家相亲相爱,共同进步。和谐融洽的环境让石玉美的孙辈们一个个性格开朗、品学兼优。 从农村走出来的石玉美,心里最惦记的还是村里孩子们的读书学习,村里每年考上大学的每个学生的名字,他都记得一清二楚。村民都知道,从石玉美到州府所在地工作三十多年以来,一些亲戚家的孩子常被家长寄到石玉美家,几十年来不曾中断。在这里,他们能得到悉心教导和细心呵护,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学习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栽花种草、看书写字、吟诗作赋、制作老家的文化墙、补充修编《迪庆州地理》的相关内容……八旬开外的石玉美很忙,他用心生活,唱出平凡而不虚度的人生三部曲。(程志开 杨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