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党代会】奏响民族文化强省时代乐章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3 09:43:50

云南映象升级版 李秋明 摄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于云南而言,独特的人文历史、众多的少数民族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党代会报告把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在代表中引起了共鸣,大家纷纷结合实际就如何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进行了讨论。

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

打造各民族精神家园

少数民族语言、服饰、民俗等是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如今却面临着不断流失的危机,不少来自民族地区的代表提出要加大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白兰代表来自景洪市基诺山乡,她说:“基诺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如果不加紧保护民族文化,后辈就无法了解本民族历史。”为此,各级政府把文化帮扶作为对基诺族帮扶的重要内容。2012年,由省民委立项,整合各方资金启动了基诺族博物馆建设,经过4年多的建设,预计明年初可开馆。“这对我们基诺族来说意义重大,我们民族的服饰、生活劳动用具、民风民俗都能被保存记录下来。”白兰说。

在帮扶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过程中,统筹建设文化活动室、民族文化广场等已成为我省脱贫攻坚、文化扶贫的通用做法。

在姚安,活跃着160多支农村业余文艺队,每逢重大节日都会有序地到乡村、县城广场进行花灯剧、民族歌舞表演,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力军。结合姚安县的经验,周应华代表建议发挥定期举办节庆文艺晚会、农村文艺汇演等平台作用,不断丰富广场文化,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师宗县五龙壮族乡水寨村过去较统一的壮族民居风貌,现在已经被彻底改变。来自师宗县文化馆的刘凤珍代表从小在五龙壮族乡水寨村长大,她说:“钢筋水泥建筑外观体现不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希望政府对民族村寨的民居风貌能够统一规划、统一保护,保持民居原有风貌也有利于旅游业发展。”她建议,引导农民在建新房时,屋内采用现代化手段和材料,建筑外貌保留民族元素,实现美观和实用相统一。

繁荣民族文艺

传递党的声音

“我们的原生态歌舞《佤部落》进入了国家大剧院,还走出了国门,已经成为西盟的一个文化品牌。”说起民族文化,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的杨娜代表非常自豪。

西盟县民族文化工作队有79名队员,平时除了编排反映佤族文化、佤族历史的歌舞外,队员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边境少数民族村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比较容易被群众接受。比如我们把相关林改政策宣传、六中全会精神宣传融入歌舞、小品等,用佤语、傣语、拉祜语唱出来,效果非常好。”杨娜希望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加大对文化工作队的扶持,在编制、待遇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来自陇川县的李林山代表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级党委、政府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十分注重与当地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他表示,德宏州采取“用民族干部宣传、用民族语言讲解、用民族文字阐释、用民族节庆展示、用民族文化体现”措施开展宣讲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让老百姓支持,参与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上来,让党的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样的经验值得推广。

做强文化产业

展示云南形象

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我省民族文化强省的必然选择。

听了党代会报告,董斯璇代表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思路。龙陵县拥有抗战文化、黄龙玉文化、温泉养生文化三张名片,“我们将突出特色,传承保护好非遗、民族文化等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金融、科技等深度融合,通过精心包装一批吸引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认真培育几个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形成1至2个潜力优的文化产业集群和园区基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壮大。”

做强产业的同时,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来自文艺界的黄玲代表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推进文艺繁荣发展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发挥好云南民族文化优势,丰富载体,创新工作方法,以各种文艺形式讴歌云南、宣传云南。在这个过程中,要突出云南特色,进一步抓好民族文艺品牌建设,实施好文艺滇军队伍建设的文艺精品创作行动计划。(云南网)(云报全媒体 记者 郎晶晶 左超 云南网 记者 彭锡)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