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在党代会现场,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相互映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党员代表为了同一个跨越发展目标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的情景,正是我省民族团结大家庭的生动写照。 如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如何让民族大家庭的每一员都安居乐业?不同民族的党代表结合党代会报告分享了经验,表达了期盼。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总钥匙” 听完党代会报告,身着苗族盛装的文山州代表团熊开良代表精神振奋。作为马关县都龙镇镇长,报告中“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坚守民族团结生命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等字句给予了他更多信心。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问题的总钥匙”,报告里的这句话,熊开良非常认同。近年来,随着兴边富民工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专项规划和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工程的实施,资金项目源源不断地进入到都龙镇,镇里的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拿我们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冒天水村来说,全村都是苗族,危房较多。如今户均补贴4万元建房,政府还支持贴息贷款,明年二三月村民就能住进新居。”熊开良说。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让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变,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临沧市代表团李祥生代表结合民族工作经验谈道:“将真金白银投入到民族地区发展,将脱贫攻坚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抓手,收获的一定是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共赢。” 临沧市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9个是跨境民族、6个为直过民族。近年来,临沧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对少数民族,特别是对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的帮扶政策,实施了佤山幸福工程等一大批安居工程,解决了直过民族的住房问题。沿边3个县实行了14年免费义务教育,每个行政村实现至少有1个卫生室,让民族地区群众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 李祥生认为,民族地区在发展中要牢牢抓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这三个关键。党员干部要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民族团结,才能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 文化交融让各民族越走越亲 西双版纳州代表团白兰代表是景洪市基诺山乡乡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白兰做民族工作的心得是以文化交融带动民族团结。“我们基诺族过特懋克节,就会邀请其他民族来,傣族过泼水节基诺族也会参加,大家在文化交流中彼此了解,获得信任。”白兰说,近年来中央、省委对基诺山乡的帮扶力度很大,基诺山乡的各民族也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发展。 对于未来的发展,白兰认为,民族地区全面进步目前最缺的是人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孩子考上大学,却不愿意回去建设家乡,引入外来人才又困难,导致民族地区发展缺乏人才支撑。白兰呼吁,在民族地区建立起“引进来、留得住”的人才培育工程,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云燕代表也认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是文化相融、共同发展。查利么是一个彝族移民搬迁村,农户多数是从永仁县各乡镇搬迁而来的彝族同胞,为了让大家“亲”起来,村里举办赛装节、小枣节等民族节日,都要主动上门请移民户参加。为了让移民户“住得下”,村委会在发展小枣种植、油橄榄种植、彝绣产业时,也及时把移民户纳入进来,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查利么还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 党员在促进团结和谐中发挥作用 昆明市盘龙区金星社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这里居住着汉族和28个少数民族共2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1792人。虽然语言和风俗不同,但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社区党委书记苏琼芬代表说,民族团结与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密不可分。 在社区“五级”治理中,金星社区增设居民小组(庭院)长和楼栋长两级管理层,推行庭院党支部书记和(居民小组)庭院长,楼栋党小组长和楼栋长“一肩挑”,让党员成为居民小组长、楼栋长的主力。他们在社区管理中充当了宣传员、协调员、巡逻员、信息员、办事员五重角色,带头收集民意、传达政策、调解纠纷、维护治安,确保民情第一时间被知晓、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处理,把联系服务群众落实到了社区的“神经末梢”,也把和谐的基因植根到了最基层。 苏琼芬认为,党和政府对民族同胞的关心、关爱政策要靠基层党组织来落实,这就要求基层干部用心用情,从为群众解决就业困难、上学困难等小事实事做起。“家庭幸福社区才会和谐,社区和谐了整个社会才平安和睦。”(云南网)(云报全媒体记者 郎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