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重走长征路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8 08:54:43

——记红军作家陈靖在中甸

陈靖将军在上桥头村。

作者采访陈靖将军。

陈靖,1918年出生于贵州黔南翁安县,苗族。16岁参加红军,随红军长征,并以爬雪山过草地的亲身经历和见闻,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是著名的红军作家。其代表作有《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江畔》等。陈靖2002年去世。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我想起了红军作家陈靖将军三十多年前重走长征路的往事。于是,我找出了尘封多年,纸面已经发黄字迹了草的采访本,一页页地翻阅着有关陈靖将军重走长征路在中甸期间活动的图片、文字记录。从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老红军陈靖的形象由远而近向我走来。他步伐稳重,精神矍铄,年近古稀之年的将军,走起路来依然腰板挺直,腿脚不抖,仍保留着军人的气质和风采。1987年5月底6月初,正是中甸高原繁花以锦百灵欢唱的美好季节,陈靖将军重走长征路来到迪庆州首府中甸。我以新闻记者的身份,随将军走在独克宗古城的石板路上,寻访当年红二、六军团在中甸休整时的临时指挥部藏公堂(现在已建成红军长征博物馆),沿着当年二六军团长征的路线,到位于金沙江畔的中甸县尼西乡的上桥头村。一路上听将军操着地道的贵州方言,讲述他亲身经历的长征故事,重温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沧桑岁月,祭拜牺牲在这里的红军将士。如今将军人已远去,但音容笑貌犹在。

陈靖 16岁那年,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经过他的家乡贵州翁安县,他参加了红军,不久就跟着红军踏上了万水千山的漫漫长征路。陈靖从小性格活泼开朗,能唱会跳,在一次部队联欢活动中,他演唱了一支当地民歌,贺龙看了陈靖的表演,觉得这娃娃有才气,点名让他到了红军宣传队,任务是表演节目,书写标语,从事部队宣传鼓动工作。入伍前陈靖只上过两年学,文化水平不高,全靠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一边行军,一边编排表演节目,书写、张贴标语,在长征路上创作了很多受红军战士欢迎的说唱、小品等文艺作品,后来成为著名的红军作家。

1986年9月,陈靖以接近古稀之年的高龄,携妻带子,沿着红军三个方面军的5条长征路线开始了重走长征路的壮举。1987年5月29日,陈靖重走长征路到达迪庆州首府中甸(今香格里拉市)。故山重步,故水重溯。老将军沿途倾听各族人民的心声,思索、领会和进一步认识万里长征的重大意义,寻觅某些随着时光的消逝已经淡忘了的东西,深思当年红军坚毅不拔的斗志的思想根源;同时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变化,建设与发展。出发之前,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听到陈老要重走长征路的消息,专程到总政招待所看望陈老,给陈老送了三件礼物:一套贺龙的纪念邮票,一盒为防止突发心脏病时服用的急救药,还有一盒人参。这位长征时还不满周岁被称为最小长征战士的红军老战士,满怀深情地对陈老说,代我向当年长征路上一路背过我,抱过我,用自己的干粮喂养过我的叔叔、兄长和阿姨们,特别是长眠于万水千山的先烈们深深地致谢和致敬。很多老战友也来为他送行,嘱咐他一定代表老红军向沿途的各族人民问好。

在中甸期间,陈老参观了当年红二六军团的临时指挥部中甸藏公堂,走访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心镇老年协会,并与老人们座谈,共叙往事,讲述长征时期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岁月。他说,红军留下的精神说千道万,一句话,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千难万险无所惧,不怕流血牺牲。那才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希望各族人民弘扬革命前辈的精神,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把老年协会办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场所,做青年人的榜样。在中甸期间,陈老接见了当年红军过中甸时掉队的湖南籍红军战士王宝才。王宝才因患病掉队后,落籍在中甸,当过奴隶,后来娶妻生子,在这里居住已是第三代。陈老紧紧握着王宝才的手,感慨地说,我们走到今天不容易啊,要多多保重,晚年幸福。 6月1日上午,暖暖的阳光洒在格桑花盛开的纳帕草甸,陈靖将军在党政军领导和迪庆州党史办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当年红军路过的中甸县尼西乡上桥头村。这里地处横断山脉的金沙江畔,来自雪山的岗曲河从这里汇入金沙江。在上桥头村,陈靖接见了当年为红军带过路的谢阿堂老人。他站在村头的岗曲河边,抬头仰望河对岸白云缭绕的山峰,肃穆沉思,那里曾经掩埋过红军将土的尸骨,他们把生命中的最后一滴血洒在这里,将军指着对面高耸的山岗说,红军过这里的时候,在这里打了一仗,红军参谋长汤福林和三个红军战士就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在上桥头村一户藏民家里,将军席地坐在火塘边的垫子上,与主人拉家常,女主人斯诺卓玛把一个精致的绘有龙凤吉祥图案花纹的糌粑盒,斟满酥油茶的银碗摆在陈老面前。陈老喝着酥油茶,津津有味地吃着糌粑。还让陪同他重走长征路的老伴和儿子也尝一尝。酥油茶、糌粑的味道。他说,这糌粑很好吃呵!提起糌粑,陈老又想起了红军长征时的往事。过雪山草地时,沿途荒无人烟,几天吃不到东西,他饿得头晕眼花,走路抬不起脚。是一个藏族老阿妈给了他一坨糌粑,他吃了,精神才渐渐得到恢复,身体也才有了点劲。他激动地说:“是酥油糌粑救了我,是藏族群众的关心支持,让我们走出了雪山草地”。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人民群众用心、用行动来帮助、支援红军。在上桥头村,他走到岗曲河边,在“红军桥”留影,那是红军与当地武装激战过的古战场资纳腊。当时在国民党欺骗宣传下,寺庙土司、头人相互勾结,企图阻止红军北上。他们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滚石、向红军开枪。陈靖亲眼看到一个接一个的红军倒在血泊中,连长肖学志就在这次战斗中牺牲。最后红军打退了当地武装的阻拦,顺利进入了四川甘孜境内。为了铭记红军长征过上桥头村的历史,纪念在这里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当地政府出资在红军经过的岗曲河上建起了一座钢索吊桥,并取名为“红军桥”。“红军桥”三个字格外醒目。陈老走在红军桥上,触景生情,想起当年的那场战斗,怀念战友之情由然而生。他说,土匪埋伏在山头的乱石中,利用有利地形以岩石作掩护,向山下的红军射击、滚石头。他们的枪法准呵,我们红军战士有的当场牺牲、有的负伤,鲜血洒满岗曲河两岸。这些都给陈老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后来陈老以这段经历为基本素材,创作了小说《金沙江畔》,并改编成电影。电影《金沙江畔》反映红军长征过民族地区,尊重当地宗教信仰,执行民族政策,团结宗教上层,保护藏民,顺利通过雪山草地的故事。

当天,陈老还驱车横跨金沙江上的“伏龙桥”,到德钦县奔子栏镇习木阁村藏民五七家做客。主人按照藏民的生活习俗,向陈靖一行敬献哈达,盛情款待远方来的客人。陈老十分感慨地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忍饥受冻,生活十分艰苦,是沿途的藏民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青稞面给饥饿的红军,把牛羊皮送给红军取暖,支援红军,使红军战胜险恶的环境,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顺利通过了人烟稀少的雪山草地。

6月5日,陈老应邀为中甸地区州、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作报告,讲他重走长征路的线路,重温重走长征路的艰辛历程,回顾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雪山草地的苦难经历。红军大部队4月25日分别从石鼓、巨甸等渡口渡过金沙江,翻越海拔四千多米的雅哈雪山,陆续进入中甸藏区。中甸雅哈雪山是红二六军团万里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中甸也是红二六军团第一个进入的藏族地区,第一次与寺庙僧侣打交道的地方。红军严格执行民族宗教政策,尊守群众纪律,得到了僧侣和藏民的信任。中甸归化寺和藏民给了红军很多青稞、酥油和牛羊,为红军顺利过雪山草地北上抗日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准备。有的老百姓参加了红军,有的当向导,有的当翻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红军在中甸停留的时间最长。中心镇公堂是红二、六军团的临时指挥部,贺龙等军团首长在这里召开会议,指挥组织整训、筹粮、接待客商僧侣,总结爬雪山的经验教训,分析形势,鼓舞士气。中甸会议,为顺利通过雪山草地北上抗日打 下了物质基础和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陈老在讲话中说,写中甸会议,不要提传达中央精神。当时二六军团已和中央失去联系,一直到了四川甘孜才联系上,可以提传达红军总部的精神。总部与中央不能划等号,二六军团长征是总部的要求,总司令是朱德。陈老说,红军过中甸这段历史有特殊意义,与其他地区不同,长征途中在这里休整,住的时间最长;在干岩房打了一仗,仗不大,牺牲了不少同志,流血很多,一个团政委牺牲了;上桥头资纳腊那次战斗有三个战士中弹身亡,指挥战斗的师参谋长高丽国阵亡,3个战士受伤,有的还活着。红军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多故事传说,我们应该珍惜,加以收集整理载入史册。民间故事是百姓的家史,生命力最强,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不要看不起民间故事传说。《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农民家史。建议你们编一本《红军过中甸的故事》。要写好两部历史,一部是民史,一部是官史。写历史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北渡金沙江、过中甸雪山、红军与宗教发生关系。这些都值得大书特书。过藏区人烟稀少,气候恶劣,有些地方人迹罕至,走半天看不到一个村庄,吃不上一点东西。没有坚定的信念、毅力是不行的。我当时是红二六军团宣传员,年纪小,任务是每到一地书写标语,表演节目,从事部队宣传鼓动工作。我记得过中甸时写的标语内容是:红军是过路,北上抗日、红军是藏民的朋友等。这次重走长征路,我接触了一些藏族老人,他们对红军很有感情,有的老人一提到红军就忍不住流泪。迪庆州对红军长征过中甸这段历史很重视,做了很多工作,我很欣慰。要把这段历史写好,用长征精神推动新长征。我作为一个红军老战士,长征老兵,希望迪庆州党政军相互配合,下功夫把红军过中甸这段历史写好。

陈老讲到,红军离开中甸,进入四川甘孜境内,到了得荣。沿途光山秃岭十分荒凉,半天见不到一户人家。于是有人问,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到了得荣,还不知道脚下就是得荣,还问,到得荣还有多远,有人回答,得荣就在你屁股下面。中甸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一九三六年五月,红军是在中甸和得荣途中度过,这一路,特别是进入得荣以后,生活很苦,也最危险,死人最多。

五十年代初,陈老根据自己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江畔》等小说,反映红军长征过藏区期间,严格执行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的故事。陈老说,电影《金沙江畔》的主要素材取自中甸和得荣金沙江沿线的长征路上,其中的一些情节就是发生在我身边,自已亲眼所见。陈老是亲身经历过万里长征中屈指可数的红军作家之一。

1987年6月5日晚,迪庆州民族歌舞团为老红军陈靖一行专场演出。正式演出之前,报幕员首先朗诵了致红军亲人的欢迎辞。欢迎辞声情并茂,文采飞扬感人至深,我将原文照抄如下:

1936——1987,半个世纪过去了。可是,金沙江渡口的波涛记得你;雅哈雪山的冰雪记得你;大小中甸草原的格桑梅朵记得你;中心镇经堂记得你,红军,我们的亲人,穷人的队伍。迪庆,这片多情的土地怎能把你忘记!藏、汉、彝、纳西、傈僳各兄弟民族怎能把你忘记!半个世纪前的那个春天!红军队伍来到中甸,冰雪化了,草地绿了,花儿开了,藏民笑了。

1936——1987,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红军亲人又回来了!亲人啊,请接受高原儿女饱含深情的敬意!让我们在镰刀斧头旗帜的指引下,为祖国、为人类,再走几次二万五千里!

热情洋溢的致辞,表达了迪庆各族人民对红军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红军的光辉业绩永远铭刻在迪庆各族人民的心中。可以告慰将军的是,当年“横断山,路难行”,你曾经走过的沼泽地,荒山秃岭,羊肠小道,如今一条条五彩路环绕,一座座高楼林立,今非昔比。长征路上百花艳。迪庆各族人民正以“红军不怕远征难”、“而今迈步重头越”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斗志,正在奋勇前进在新的长征路上!(和吉昌)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