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高举“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旗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始终跟国家民族命运相连。不少对北大情有独钟的学子,因为种种原因与北大失之交臂,又不愿意放弃这辈子在北大学习的机会,于是他们选择了不为一纸文凭,只求提高自身修为的旁听经历。据说活跃在北大校园的旁听生有数千人,他们半工半读,孜孜不倦地在北大苦学,受北大学术浸淫,一些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青年学者于仲达就是北大旁听生中的翘楚。2007年他放弃安徽界首市广播记者的身份,只身来到北大校园旁听,一坚持就是六年。他把自己的经历、人生感悟、学术思想等变成文字,先后出版了《北大偷学记》、《问道北大》等著作。六年北大旁听生经历,让于仲达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其出版著作,多与北大有关。 譬如于仲达认为,“一个内在灵魂尚未开启,不会审视拷打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的信仰及信仰实践的作家,是不具备济世能力的。个体灵魂的拯救,是社会拯救的先决条件。当前不是知识者如何启蒙拯救大众的问题,而是如何自我认识、自我警醒、自我救赎的问题。像这样的真知灼见,在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是难能可贵的。人人都知道,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可是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呢?他们能够坚守住做人的底线,已经让人仰慕了。 于仲达在文史哲方面广泛涉猎,而北大的旁听经历让其触类旁通,可谓打通了学术上的“任督二脉”。在最近出版的《我在北大听文学》一书中,于仲达精选了自己对鲁迅、周作人、沈从文、萧红、张爱玲、顾城等诸多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解读。在引入钱理群、何怀宏、曹文轩、陈平原等北大名师观点的同时,作者也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索,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文学思考。 本书包括作家解读和感悟学者两部分,收录了《浮世的悲哀》《悲情的吟者》等十七篇学术类文章,对于我们认识这些学者的作品,梳理作品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核大有裨益。于仲达的文字有思想、有情感、有性格,表现出他直面黑暗的勇气和对精神高度的追求,以及指向生命本体的悲悯情怀,而这些正是当下汉语世界所缺乏的。(彭忠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