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鲁甸地震灾区受灾群众已陆续搬入新居。图为一村民在新建房中开起小超市。记者 黄喆春 李秋明 摄 ● 2015年1月至9月,全省累计投入校安工程资金15.53亿元,开工143.07万平方米,竣工58.40万平方米 ● 截至2015年10月,共扶持9.8万人创业,带动24.7万人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7.9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5.53% ● 2015年1月至9月,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284万人,参合率98.51% 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每到一地总是仔细询问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体现出对边疆各族群众深深的“民生牵挂”。民生工作千头万绪,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住房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回望过去的一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云南紧贴民生需求,主攻民生短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十二五”圆满收官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一年,我省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这一年,我省高度重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实施各项教育惠民工程,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这一年,我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更多基层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 夯实基础促公平 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不均、贫困地区教育欠账多,这是云南教育发展不能回避的瓶颈。一直以来,云南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努力从未停步。 “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我深知山里孩子读书上学的艰辛。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根本之路还是要发展教育。”省委书记李纪恒有着切身感受的这段话代表着全省各级干部对发展教育的强烈使命感。 2015年,我省在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校安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教育信息化等工程项目全面推进,全省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15年1至9月,全省累计投入校安工程资金15.53亿元,累计开工143.07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8.40万平方米;全省设施设备购置已安排下达资金9.7亿元,已完成设施设备购置5.53亿元。 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力度也不断加大,广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我省已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截至10月30日,各级各类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除外)资助学生130.4万人次,资助资金32.57亿元,做到了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截至2015年9月底,全省已下达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29.37亿元,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40.76亿元,惠及26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学生和499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现在我们每周都能吃上肉了。”用勺子扒拉着不锈钢饭盒里的葱炒肉片,会泽县老厂乡中心学校四年级学生张同学脸上洋溢着幸福。如今,学校供应的“完整午餐”,每餐有2至3个菜,每周至少吃上2餐肉,营养改善计划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创业就业出实招 前不久,90后大学生创业者吴奇研发的“智能浇水控制器”通过“网店”打开了销路,他也成为了2015年6月10日正式上线的“云南人社众创网”首批受益者之一。作为全国首家以“互联网+人社”模式打造的“一站式网络创业园”,目前该平台已入驻市场主体508家,促成线下创业产品销售合同2300余万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国家“双创”政策背景下,不少媒体将2015年称为“创业年”。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激发市场活力,全面促进就业,也是2015年云南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近日,省长陈豪在部分创业园区调研时指出,“双创”在云岭大地上正形成燎原之势,进一步推进了就业创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年来,我省制定出台了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重点,统筹做好转移劳动力、化解产能过剩中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加大对就业弱势群体、困难人员以及特殊群体的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创业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援企稳岗、推进人力资源综合开发、实施精准职业培训……一系列‘实招’精准发力,创业带动就业带来的倍增效应逐渐显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5年10月,我省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措施,共扶持9.8万人创业,带动24.7万人就业;“两个10万元”共扶持小微企业1.78万户,带动就业9.73万人。 此外,为提升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水平,全省建立健全了失业人员求职登记、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和网上招聘信息系统。截至2015年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7.9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5.5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控制在年度目标4.5%以内。 织密医疗保障网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他们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2015年,我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7项重大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农村基层卫生建设特别是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期待。 “前段时间我住院看病,合计花费了15万多元,新农合报销后,省了9万多元开销,经济负担减轻了不少。”家住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李天明老人通过新农合领到医疗补偿款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着我省“新农合保基本、大病保险做补充、医疗救助来兜底”的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更多像李天明老人一样的基层群众正在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2015年,我省进一步加大新农合覆盖面,截至9月30日,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284万人,参合率98.51%;不断完善社会保险政策和管理措施,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2015年全年参保人数达1140.3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扩面目标。 针对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利用不平衡的问题,去年我省启动46个县95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医院全部取消了药品加成,出院人数、门(急)诊人次、手术台次明显增长;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实现了全覆盖,395个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对接组成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2015年,省政府还将“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再次列入当年10件惠民实事之一。“经努力,全省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3.33/10万、10.9‰和8.42‰,全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覆盖县增加至106个。”省卫计委主任张笑春说,这组数字意味着2015年初定下的目标得到实现,也意味着更多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记者 季征 李沙青 李海球 【循足迹·看变化】 城乡娃娃们同上一堂课 “现在我们跟‘电视老师’做个游戏——帮乌鸦找石子,谁愿意上来?”2015年6月底的一天,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诺小学的王海军老师正带着22个一年级学生上语文课。 “老师,我!我!”王老师话音未落,学生李云凡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按照“电视老师”的提示,李云凡点击“乌鸦、办事、瓶子”等汉字,屏幕上的乌鸦随着他的操作把石块逐一放到瓶子里…… 这些“电视老师”来自2012年底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这个项目旨在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中确需保留和恢复的教学点配备可接收数字教育资源并利用资源开展教学的基本硬件设施,通过卫星或互联网等方式,为教学点配送数字教育资源,并组织中心校帮助教学点利用项目设备与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 以前,作为边境教学点的曼诺小学基本上只开设语文、数学两门课,其他规定课程由于人手缺乏开不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施后,曼诺小学开始利用数字资源,把音乐、美术等课程都开齐了。“以前下了课就急着回家,现在是‘赖’在学校不想走,孩子们不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单科成绩也提高了不少。”王海军感慨地说:“‘电视老师’都是大城市的优秀教师在授课,让村寨娃娃与城镇学生同上一堂课。” 像曼诺小学一样,勐海县已为全县所有的教学点都装配了包括电视机、电脑、音箱、教学视频等在内的数字教学资源,基本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使边境孩子享受到了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记者 李沙青 常见病不出乡镇就搞定 2015年冬至刚过,昭通市彝良县龙安镇卫生院门前停满了摩托车。“最近温差比较大,患病的老人和孩子特别多。”镇卫生院院长蒋光华一边哄着哭闹的孩子,一边忙着诊断。他告诉记者,在龙安,老百姓有个头疼、感冒之类的病不必再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在卫生院就能得到及时诊治。 卫生院作为县(区)、乡、村三级诊疗及预防保健网的“网底”,凭借其地缘优势、人缘优势、价格优势,在农村医疗保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在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好多了,还有新农合报销,来看病的乡亲们越来越多。”蒋光华由衷地感叹道,去年卫生院还购置中药柜、煎药机、颈腰椎牵引床等仪器,建成了中医科,这些好处全是健康扶贫带来的。 以前,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龙安镇时有发生,随着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提升,这一现象有了明显改变。据了解,作为我省健康扶贫对象,省、市、县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摸底调查后,组织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培养基层医务人员。同时结合卫生“三下乡”、“万名医师下乡”、“光明行动”等活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困难。 “2015年门诊人次8511,出院人次1880,住院分娩率99.76%,婴儿死亡率7.26‰……”这些数字,直观地反映了龙安镇卫生院健康扶贫后的效果。如今,像这样的基层卫生院在云岭大地星罗棋布,“小病不出村”变得越来越普遍。 记者 陈鑫龙 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2015年12月7日下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接收了一位特殊病人,她是来自重庆市某单位的参保职工刘女士,在昆明女儿家居住时,因突发疾病急需住院。“如果异地医保卡不能支付,我们一时去哪找来几万元钱治病呀!”如今已经痊愈的刘女士感慨。 刘女士是云南省启动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的受益者之一。截至2015年12月,云南省已与重庆、四川、贵州、广西、海南、广州6省(市)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难、异地就医垫付报销难、执行政策难、就医监管难、核实查处难等问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持续加大投入,使我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民生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云南省医保中心主任王艳君介绍,目前,云南省参保人员可以在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的6省(市)130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省外参保人员可以在云南省8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初步实现了跨省异地就医。此外,我省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已覆盖至全省16个州市,覆盖人群由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居民。截至目前,共有1131万参保人员可实现异地持卡就医即时结算,已有920万人次进行了异地就医购药即时结算,累计结算费用61亿元。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工作的实施,是我省医疗保险制度向纵深改革发展,全力服务群众的又一巨大成果。 记者 李海球 【云岭时评】 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首要任务,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大力实施各项教育惠民工程,提升了教育质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织密医疗保障网,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刚刚过去的2015年,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见实效的民生工程让民众看到了政府部门为民服务的真情和诚意。 有人说“民生工程建设是干部的高考”,那民生工程最终能不能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则应是干部的高考成绩。只有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办事更加便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心工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决心、信心,不如老百姓的热心。对于民生工程而言,其最终能不能成为民心工程,应该把民意当成唯一的标准。人民群众若是满意、认可,那么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人民群众若是不满意、不认可,甚至满腹牢骚,那么民生工程就还不是民心工程,还需要听取人民群众的声音、意见,并且将这些声音与意见反馈到民生工程下一步的建设中去,这样,民生工程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正所谓“政之兴废,在乎民心”,民生工程要变成民心工程,就必须做到老百姓心坎里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就是我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的指南针。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领导干部推进民生工程而言,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多下问计于民、啃硬骨头的功夫,并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只有形成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决策的制度设置,才能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而人民群众的生活也才能得到改善、有更多的获得感。 龙敏飞 【心里话·捎北京】 给乡村教师多些学习机会 “变化太大了,学校在一天天变好,收入也大幅提高。”深冬的早晨,刚给孩子们做完早餐的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的老师农加贵,向记者细数着一年来的新变化,“教学楼由土木结构变为砖混结构,营养餐标由原来的3元变为4元,电脑教室正在建设中;自己的月工资也从3280元增加到现在的4751元,每月20日前都准时收到。” 从1986年至今,农加贵一直坚守在我省唯一的麻风病村落松地村教学点,也是唯一的老师。“所有的课目,能教的我都尽量教,实在不懂的美术和音乐,我就给他们看、听,尽量模仿,我想让孩子们多懂些知识。”农加贵憨厚地说。 “城里学校淘汰的教学用具,可不可以给乡村学校再利用一下?乡村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太少了,可不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我们多增长些见识,好教给孩子?”谈到期盼,思索了半天的农加贵提出了这两个要求。 记者 李沙青 好政策让创业者信心更足 从上门服务做零散家教,到创办昆明小博士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昆明弗途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初步成功,大学毕业生翟江宁一年多来的变化,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翟江宁坦言:“我取得的成绩,得益于云南省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系列好政策。” 翟江宁从大二开始做家教,得到了很多家长的认可。然而,正当她着手扩大培训规模、准备大展拳脚时,却遭遇欺骗,公司一次亏损了10多万元。“当时银行卡上只剩下36元钱。”翟江宁说,正当一筹莫展之际,意外得知云南省新出台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好政策,她申报获得“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3万元的无偿资助,由此重新起跑,注册成立昆明小博士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并申请免费入驻到国家级昆明经开区大学生创业园,经过半年时间打拼,就还清了借款。 “政府的鼓励与帮助坚定了我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未来将投身‘互联网+教育’软件开发行业,为云南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有好政策的扶持,翟江宁对未来信心十足。 记者 李海球 为乡村医生提供更多通道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地西北村卫生院医生吴析慰,这个乡亲们眼中永远年轻的“小伙子”,肩负着11个自然村2400多人的卫生健康责任。 2007年,吴析慰从云南省中医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回到地西北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刚参加工作时,村民钱有华因剧烈腹痛,无法解小便。腹痛难忍,无法确定是否患尿潴留病。”吴析慰说,仅靠学校所学知识无法确诊,只能冒着耽误第一治疗时间的风险将病人转至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行医,吴析慰至今还心有余悸。 “现在,我们每年都安排业务骨干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上级医院定期到县里举办知识讲座,遇上技术难题还能远程会诊……”吴析慰告诉记者,现在医疗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般的疾病在卫生院就能得到解决。 “增加药品种类数量、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机会、为在基层服务的年轻村医提供合理的晋升通道……”吴析慰话语中带着期盼,“这不仅是我的心愿,也是全省诸多基层医务人员的心愿。”吴析慰坦言。 记者 陈鑫龙 【热议·点赞·期待】 ▶大学生创业者陈燕鹏: 2015年我省细化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大的新政策、新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如大学生开“网店”可按照规定申请享受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以及一次性2000元的现金补贴等优惠,这些举措值得赞赏。 ▶网民Bay: 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的基本要求。一要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三要不断加强我省民族地区县、乡、村医技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卫生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民族地区广大群众服务。四要加强民族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网民SA洒: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想解决我省的民生问题就要优先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就应加大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使各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教师的配备及其待遇大致均衡。 ▶网友地方后: 云南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470元,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2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6.49%。希望下一步能适当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