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这一年 民族一家亲和谐共发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6 11:44:52

 

欢快的舞蹈 记者 陈飞 徐雁 摄

那柯里更美更热闹了

留着马蹄印的石板路、百年历史的风雨桥、传承数代人的马鞍子,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同心镇那柯里村曾经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如今,这里仍然保留着浓浓的古风古韵。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前来找寻和感受当年古道文化遗迹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小山村依靠乡村旅游业迸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15年12月11日上午,记者在那柯里看到,不少游客正兴致勃勃地游览古道驿站。

“今天是星期五,游客比平时要多,大概有三四百人。”已有200多年历史的那柯里荣发马店店主李天林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荣发马店一面墙上的照片格外醒目——2008年11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那柯里茶马驿站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勉励大家保护好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总书记给了我们非常大的鼓励,来那柯里玩的人越来越多。”李天林说,荣发马店平均每天有两三桌客人,2015年纯收入约有5万多元。

那柯里变得更美更热闹了,群众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但是,有一样却始终不变——那就是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

那柯里村1704人,居住着彝、哈尼、傣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了52%。和谐融洽、同心奋进,既是那柯里村民共同的想法,也是那柯里能保护古道遗迹、留住乡愁的关键。50岁的傣族妇女张春芝和哈尼族丈夫赵大雁共同经营的那柯里新园饭店有员工23人,他们来自不同县份的5个民族。大家和睦相处,饭店生意也不错。2015年,饭店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又准备在饭店旁建设一个客栈,为客人提供吃、住、玩一条龙服务。

1951年,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宁洱县建立。65年风雨沧桑,誓词碑依然屹立,宁洱各族人民恪守着碑上的誓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那柯里,哈尼、彝、傣、汉等多个民族间,群众关系非常融洽,村子还荣获了民族团结示范村称号。

同心镇党委书记杨红平说,那柯里村的群众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在艰苦创业中,互相关心支持、互相鼓劲拼搏,共同创业发展。这里组建了茶马驿站那柯里管理协会,带动了近一半的村民投入到文化旅游业。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

记者 沈浩 李汉勇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