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划桨开大船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28 17:35:13

——维西县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纪实

当前,维西县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在未来5年多时间里,平均每年需要减少贫困人口1万多人,时间十分紧迫、任务艰巨,沿用旧的模式,很难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为实现与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维西县推进“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形成“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大合唱”。

瞄准“靶子”“挂包帮”

通过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工作,维西县将扶贫资源通过“挂包帮”机制把扶贫的任务聚焦到全县6个贫困乡(镇)、51个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上,实现“挂包帮”全覆盖,即:每一个乡(镇)都有领导挂,每一个村都有领导和部门单位包,每一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确保到2020年全县脱贫摘帽、贫困乡(镇)、贫困村出列,贫困户精准脱贫。

践行宗旨 “转走访”

脚上沾满泥土,心中装满群众。连日来,省、州、县挂钩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村入户,遍访贫困群众,无论条件如何艰苦,贫困群众住在哪里,就走到哪里,人到心到,听真话、访实情,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实现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偏远贫困的群众直接接触干部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帮扶干部通过点对点把脉问诊,全面准确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和实际需求,因村因户施治施策,做到领导和部门包村计划、挂钩干部有帮户计划,逐村逐户量身制定脱贫“菜单”、按单“下厨”。目前,维西县各贫困村精准扶贫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畅通“滴灌”管道

目前,维西县选派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驻村工作队组建工作已全面完成,82支工作队、256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开展工作。

维西县新农办负责人说:“如果说精准扶贫是‘滴灌’,那么驻村干部就是‘滴灌’的管道,起到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落实落地的作用。”

各工作队按照县委要求,紧紧依靠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找准角色定位,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带政策解“惑”、带项目解“困”、带技术解“难”、带法律解“结”、带真情解“忧”,切实履行“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的“六大员”职责要求。

健全机制“滴灌”到位

为确保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维西县健全六项机制,让“滴灌”到位。一是建立成果运用机制。县扶贫办充分运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第一手资料,建立遍访工作台账,上下联动,以村为单位梳理分析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建立示范带动机制。省、州、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带头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带头挂乡(镇)包村包户、带头制定帮扶计划、带头落实帮扶措施,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按照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对上级到县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加大统筹力度,做好整合“文章”,以项目为载体,把各部门单位分散资金集中起来,使扶贫资源配置目标更加聚焦、管理更加精细、资金使用更加高效。四是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把“挂包帮”“转走访”与建强基层组织有机联系起来,加大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力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广大群众中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五是健全群众工作长效机制。“挂包帮”“转走访”根本落脚点是增进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维西县各级各部门把“挂包帮”“转走访”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常态性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干部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

突出主体“动手干”

“帮扶是外因,扶贫对象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我们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帮扶干部的帮扶让困难群众摘掉贫困帽子。”维西县农办负责人说。

在“转走访”工作中,帮扶干部采取边走访边宣传的方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主动参与脱贫计划,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伸手要”为“动手干”,变“输血”为“造血”。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维西县新农办负责人说,“一个人最大的贫困是思想观念、文化科技的贫困。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要把提升贫困群众素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消除精神上的贫困。”

记者了解到,按照《维西县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实施方案》,各工作队以村为单位制定了《精准扶贫规划》,将智力扶贫摆在突出位置。目前,智力扶贫计划与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建设在维西各贫困村同步实施。(杨洪程)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