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区民族服饰表演。 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一间间漂亮的农家新居,一汩汩可口的甘泉……在山高谷深的藏东大地,一幅幅温暖的民生画卷在记者眼前展开,70余万康巴儿女从朝不保夕的过去,正阔步迈向全面小康的未来。 自治区成立50年来,昌都始终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十件实事”和十二项民生工程,全面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切实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解放前,昌都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极端落后,整个地区没有一所正规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一家医院,教育、医疗卫生只是极少数贵族享有的特权。昌都解放以后,第一所学校、第一家医院……许许多多的“西藏第一”在这里诞生。 1965年,昌都仅有一所学校,在校生102人。近年来,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得到广泛普及,一个涵盖普通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截至2014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648所,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2%、96.93%和99.1%。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15年免费教育,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政策和资金覆盖率均达到100%,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65的不足一个月提高到2014年的7.2年。 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1965年,昌都医疗卫生机构仅有14个、床位119张、卫生技术人员211人,特别是基层农牧区仅有少数的僧医和零星的民间藏医,群众看病治病十分困难。目前,昌都已经建成了藏中西医结合、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32个,拥有病床床位2165张。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农牧民人均免费医疗经费达420元,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图书馆及7县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19个农家书屋、516个寺庙书屋。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工程,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99%和97.84%。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8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扎实推进以深化安居工程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成美丽乡村203个,完成安居工程10万余户,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行政村890个,54万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新房,65.5万农牧民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1.2万户农牧民用上清洁便利的沼气,31.3万农牧民实现正常用电。 50年来,昌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初步建立了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全市集中供养孤寡老人2085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9.78万人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扶贫对象下降到21.6万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2.5%以内。以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为目标,狠抓军旅式培训,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 1978年,昌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7元,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61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56元。随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消费结构逐步多样化,冰箱、彩电、电脑、洗衣机、摩托车、手机等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广泛普及。 老百姓不仅要有好的生活,还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昌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建设美丽昌都为目标,以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为重点,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44万亩、退耕还林和荒山荒地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55.3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1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78%。 大力实施整乡整村扶贫攻坚战,采取政策、项目、产业、行业、援藏、社会扶贫等多种方法,推动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2010年以来,全市共落实扶贫农发项目1446个、资金11.9亿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3.4万人。 2012年以来,昌都坚持实施富民兴藏战略,以十二项民生工程为突破口,累计投入资金200亿元,共实施各类民生项目2384个。 现在,昌都已创造了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稳定的工作、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民生的融融暖意扑面而来,使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中国西藏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