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神采多姿人间灵秀天堂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15 16:58:46

交相辉映的普达措国家公园。 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迪庆雪域高原上,有一个人们都向往的地方:“那里四季常青、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没有忧伤……”

这就是香格里拉,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天蓝、水秀、云媚、风和!

这就是香格里拉,一个吉祥福瑞的地方——恬淡、宁静、吉瑞、祥和!

这就是香格里拉,一个享誉世界的地方——安定、富庶、政通、人和!

香格里拉,作为康巴藏区中最明亮的字眼,其山川秀美、景色迷人的神奇古朴土地,是一幅旷世绝美的画卷,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间天堂。

山美水秀 胜景叠出

六月的香格里拉,处处盛放着七彩斑斓的五色花。在湛蓝的天空下,看那雪白的云朵在半空中浮动,湖泊如明珠般星罗棋布地点缀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面,蓝天、白云、雪峰、草原、花海、湖泊和牧群等,宛若一幅“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兽走森林、鱼游浅底、鸟翔长空,万物和谐生长”的生态画卷。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自古就是理想的“如意宝地”,其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藏语意为和平、宁静、吉祥如意之地,是“佛国圣地”的最高境界,也是藏民心中的香巴拉王国,一个神仙居住的理想场所。

国土面积超过1.16万平方公里的香格里拉市,地处滇、川、藏三省区大三角交汇处,原名中甸县,藏语称“建塘”(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举世闻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腹地, 是我省国土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县级市之一。由于这一大一低,不但“处子”般的江河、沟箐和山峰比比皆是,而且还珍藏着许多大自然的“密码”。

香格里拉的春天,处处鲜花盛开。石显尧 摄

在香格里拉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高山大川与雪域高原携手并肩,宛若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静卧在长江第一湾的怀抱中。这里是“群山蕴宝,众水流金”之地,以拥有“六大资源”著称于世;这里到处是花的海洋,绿的世界,山美水秀,胜景叠出;这里“雪山为城,金沙为池”,有巍然壮观的雪山、险峻无比的峡谷急流、广袤无际的高原草甸,明澈清净的高山湖泊……除了沙漠和海洋景观外,这里几乎汇聚了北半球各类自然景观。

这里垂直立体气候明显,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459米,海拔高差4042米。由于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地带,依次有河谷北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山亚寒带、高山寒带等气候特征,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香格里拉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然动植物王国”、“天然高山花园”和“生物资源基因库”, 素以“世界花园之母”而驰名中外。

联合国科教文卫专家吉姆·桑斯尔和莱斯·穆洛义在香格里拉考察时说:“感谢中国政府为全人类留下了一块净土,感谢广大藏族人民为全人类守护了最后的家园。”

游客与当地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石显尧 摄

香格里拉的原始生态资源是怎样原汁原味地保护下来的呢?据了解,许多动物和植物与藏族的起源、生存和发展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如果人类污染江河湖泊、破坏森林草原、捕杀飞禽走兽,都是毁灭生命的举动,是人类的一大罪孽。年过七旬的扎史七林说:“我们之所以把制造杀生武器的铁匠和宰杀动物的屠夫、捕杀动物的猎人和下河捕鱼的渔夫称作‘下等人’,这是由我们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所决定的,并非从人的高低贵贱来划分等级。”“如果谁砍了不该砍的树,打了不该打的鸟,就不会得好报。”村民阿次插话道:“我们每没收一个捕猎用的扣子,就是挽救一条生命。”香格里拉市洛吉乡尼汝村藏族群众,由于自古以来就崇奉以扎拉胜嘎为首的神山,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因宗教的力量得以保护,人与自然显得更加和谐相处。1984年3月,该市建塘镇红坡村委会浪茸村民小组就自发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上山只能捡干柴,不准砍活树,如果存在乱砍滥伐行为,罚款50元。”在当时,对于以打猎、放牧、种青稞为生的农牧民来说,50元的罚款已经相当重了。原始森林得到有效保护,绿色才成了香格里拉的主色调。

以上两个村“靠山、吃山、养山”的传统,既保存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又保护了完美的自然环境,还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60多岁的北京游客黄建国夫妇,就深切地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巧妙地与原始自然生态和原貌的历史遗存融合得天衣无缝。这对老夫妇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赖自然、保护自然而得以繁衍生息。在不少地方生态恶化的趋势下,更显得弥足珍贵!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民家富足,简直就是天界神川里的人间天堂!”

为让香格里拉魅力永存,该市以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香格里拉”行动为抓手,竭力推进“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和“森林香格里拉”建设,强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如今,无论你把自己放逐在普达措国家公园、依拉草园,还是巴拉格宗国家公园、石卡雪山……都能听风的呼唤、鸟的鸣叫、流水的声音。

 

唐卡绘画 。石显尧 摄

藏乡文化 多姿多彩

如果说香格里拉外在的雄奇壮观形象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源自天然的原生态、多样性和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那么,人们只要走进香格里拉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就能领略到一个开掘历史文明的富矿同大美的山川一样,是一个具有丰厚内涵,可以赖以栖息精神和心灵的家园。

香格里拉市地处甘、青、川、藏、滇民族大走廊的交汇处,是古老的命脉“滇藏茶马古道”要冲,散布在这片古老神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古迹,就像在历史文化的行程中,洒落在各处的一颗颗佛珠,穿起来便可透视出它曾经的过往和辉煌。

有史以来,香格里拉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开发和建设着这片美好家园,是东西文化荟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一个缩影。悠久的历史积淀了香格里拉的厚重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美不胜收的民间民族歌舞文化,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与地质地貌相对应的、立体分布的、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文化、异彩纷呈的服饰文化、精美绝伦而又适用的民间工艺文化、多个民族特色汇集的饮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婚俗礼仪、宗教信仰和传统节日等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构成了以藏文化为主,多宗教共融、多元文化并存的、独具香格里拉特色风情的“万花筒”和“积淀场”。

香格里拉境内有藏族、纳西族、汉族、傈僳族、彝族、白族、苗族、回族、普米族9个世居民族和其他民族,还有藏传佛教、东巴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雪域高原。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共同形成了多文化融合、交流的多彩画卷,如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共同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推波助澜。

保护和传承自身独特古老传统工艺文化的香格里拉各族群众,共同构成了多彩的香格里拉文化品牌。更名13年来,香格里拉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把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展开,全面推进全市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织实施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工作,摸清了文化资源“家底”。

 

香格里拉藏秘。石显尧 摄

迪庆锅庄是香格里拉民间传统歌舞,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是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及传承形式,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记者了解到,迪庆锅庄于2006年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跟迪庆锅庄一样,堪称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瑰宝的三坝乡纳西族东巴造纸技术、尼西黑陶制作工艺和迪庆藏医骨伤疗法等,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藏公堂被列入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噶丹·松赞林寺不仅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也是一座佛教文化艺术的宝库。

当人们触摸黑陶、木碗、氆氇、唐卡,还是与藏家人一起跳原汁原味的锅庄、尼西情舞时,都能感受到自古绵延至今的那份让人肃然起敬的凝重,那份托在掌心里沉甸甸的华美,并由此感悟到与这大美山川息息相关,由这块厚重的水土衍生出的同样撼人心魄的人文之美,同时也能领到香格里拉“文化强市”的激情与梦想。

这儿的人们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在香格里拉,无论是热闹的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还是边远山村的篮球场上,每天都有不少群众伴着音乐欢快起舞,形成了香格里拉一道靓丽的风景。香格里拉风格各异的各民族歌舞,独具魅力的民间传统艺术、神秘深邃的多种宗教文化,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对国内外不同层次的旅游者都具有经久不衰的吸引力。

通过多年的努力,香格里拉市以“香格里拉”品牌为核心,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为范围,以藏文化为主的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为特征的旅游产业初步形成,并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云南日报 记者 尤祥能 通讯员 鲁志军)

尼西情舞——永不消失的藏乡“华尔兹”

域地风情

隐藏在大高山峡谷深处的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委会布苏村民小组,不仅保留着古朴的藏族风俗,而且还保护和传承着2000多年历史的藏族古歌舞——尼西情舞。近日,记者走进布苏村,感受这一藏乡“华尔兹”。

尼西是情舞是一种以爱恋、祝福为主的歌舞,在2000多年的演变过程中,如今,尼西情舞已从单一的爱情主题中脱离出来,融入了播种、收割、放牧等场景,向世人当地群众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窗口。尼西情舞代表性传承人青主说:“尼西情舞有两种,一种基本上是祝福,一般结婚,年轻人跳的比较多的是相会、相爱。随着社会的发展,情舞之后打野睡歌的习俗早已消失,而情舞依然成为尼西青年谈情说爱和交际的重要方式被保存下来。现在,情舞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喜事或迎送贵客,当地百姓就穿起鲜艳的藏族服装,唱情歌、跳情舞。”

“尼西情舞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独特情怀,她以传统歌舞的形式保留和传承了尼西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礼仪;她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又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蕴含着友爱、团结等传统的人文精神,应该永世传承下去。”青主想对舞蹈队进行新的编排,把无伴奏的尼西情舞跳成有伴奏、有道具的单人舞、双人舞等,让尼西情舞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也更具美感。(云南日报 记者 尤祥能)

孙诺七林用陶泥捏出精彩人生

百姓故事

“我家做陶已经五代人了,从11岁开始,我就跟着爷爷和爸爸学做陶。现在,儿子、孙子也跟着我做。”68岁的国家级非遗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传承人孙诺七林说,“我们村不少年轻人都来跟我学做陶,还有的外国游客因感到好奇也会跟我学。”

57个春秋,孙诺七林先后研发出了70多个品种的黑陶产品,使黑陶产品更加多元化,兼观赏性与实用性。此外,他还广收弟子,传授技艺,培养出80余名陶艺师。他兴奋地说:“我最拿手的是制作龙头火盆和盛酥油茶的摇具,这两种陶艺成了我的代表作,其中,土陶火盆、摇具和茶罐这3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谈及做陶收入情况,孙诺七林说:“一天的收入大概有两三百元,年收入约10万元,我的学徒每天也能达到100到150元。我们村还成立了两个土陶公司,形成了以农户分散加工,公司集中销售的经营模式。”“黑陶销售收入已成为我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孙诺七林的儿子洛桑恩主插话道,“我从父亲那里继承了黑陶制作的手工艺,已经在作坊里度过了18年了。如今,黑陶产品市场反应良好,供不应求。”

据了解,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都吉古村民小组的黑土陶手工制品技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此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孙诺七林的制陶作坊也成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云南日报 通讯员 潘道海)

责任编辑:鲍江平

上一篇:梦开花的地方

下一篇:舞动民族和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