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12 09:25:27

在香格里拉,有这样一位执着的教育工作者,他在教育路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一路走来一路付出,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他就是香格里拉县民族小学校长松建华。在平凡而忙碌的教学生涯中,澎湃着内心涌动不息的激情,实现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一名优秀教师”的自我超越,把三尺讲台演绎成绚丽人生。

2013年2月1日,松建华接任香格里拉县民族小学校长一职。香格里拉县民族小学始建于1980年,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学校主要招收全县11个乡镇边远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是一所全寄宿制完全小学。松建华任职后学校在办学质量、校风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观,直至目前,全校师生达721人。

率先垂范 爱岗敬业

在谈到办学治校时,松建华说:“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不进就是退”。多年来,他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校大大小小的工作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模范形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天坚持早到校、晚回家,各项教学常规带头落实,用实际行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高效而有序进行。他说,作为一名校长留给学校最重要的只有两样东西: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培养一种好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上,主要是让年轻教师充分展现创新实践、科学教研的能力,也让老教师发挥经验丰富、勤恳塌实的作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积极培育一支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校的管理富有人情味,教师关系融洽。

深入师德学习,树立服务意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故为师者不可以不明道,明道则需要先修德,只有师德高尚的老师才能真正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岗敬业。香格里拉县民族小学作为香格里拉县一所完全寄宿制小学,是香格里拉县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本着“让学生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快乐学习”的办学目标,在工作中松校长总是倡导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修养。另外,率先垂范要求全体教师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做到爱而不纵,严格要求、耐心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意识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重视校风建设 树立学校新形象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的灵魂。为建设优良校风,他要求学高身正,堪为示范。通过抓教师、抓班级、抓学生三点一线管理,具体模式为“三以教育”。以情感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使学生自然受到教师人格感召,亲其师、乐其道;以理服人,通过每日课堂、课间集队、午间红领巾广播、每周国旗下讲话等途径,评事说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制度立校,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符合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各班《班级规约》为准绳,使学生有规范可依。同时结合读书育人、环境育人等方法,形成科学的教育网络,夯实了良好校风建设的坚实基础。

重视特色办学 创建美丽校园

依托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优势,以及浓厚的藏文化渊源、优越的地理环境,以爱满民小,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松建华重视传承藏民族文化为办学特色,逐步实现各年级的双语(藏、汉)教学。近两年来,该校二年级至六年级的班级开设藏文课,每周安排4至5节课。侧重于特色教育的核心地位,实现新跨越。为努力推进藏文化进校园,结合学校实际,该校正在编排民族热巴舞形式的课间操,这不仅弘扬了藏民族文化,使藏民族得本土文化在校园中得以传承。

用一辈子去准备一节课

二十多年来,不管在任何岗位上,松建华都担任着教学任务,任何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从来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且成绩好得出奇。谈及秘诀,松建华这样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课堂应该是艺术的殿堂,教师的魅力在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一名优秀的教师要用一辈子去准备一节课。

担任香格里拉县民族小学校长后,他努力营造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不到两年的时间,香格里拉县民族小学的校容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13至2014年,香格里拉县民族小学被县教育局表彰为“先进学校”;松建华被县教育局党委表彰为2013至2014学年“优秀党务工作者”。

“世界上没有理想的教育,但是有教育的理想之梦”。人们不断探索着美梦成真的路,从而成为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追梦人。而松建华就是这样一个追梦人,为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他胸怀“育人”的大目标,充满激情地在这条路上前行,不断地探求着最靓丽的教育人生。(香格里拉网记者 央金拉姆)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