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一些部门也随此出现了松懈情绪、过关心理,以期等活动结束就恢复原本的工作状态。声势浩荡的查找了问题,在整改落实阶段却轻描淡写,无疑是虎头蛇尾的做法。活动终有结束的一天,但活动本质就是让党员干部清楚自身问题有哪些?为什么要找?要怎么找?只要不规避问题,认识了整改的紧迫性,转变作风永远不会随活动结束。 改作风的前提是认识。“四风”问题积弊已久,损害了群众利益、玷污了党的形象,转变作风、亲近群众、找回宗旨时不我待。教育实践活动固然已在全国上下风风火火开展,也初见成效,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关键在领导干部的认识上。群众观点树立得牢不牢、转变作风的意识强不强,都直接影响着改作风的成效。“四风”问题如同心魔,稍有松懈,必将卷土重来,领导干部需要在认识上不断的深化,再深化,才能使改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改作风的核心是制度。没有约束的行为,就是铤而走险。缺乏制度的约束,改作风也只是拍拍肚皮许下的承诺,听任领导干部的“摆布”,因此建立健全转变作风的制度尤为关键,而且建立的也不能是唯下不唯上,敷衍应对、照搬照抄的制度。建立制度需要强调实用性,既不能空泛也不强求数量,要根据实际健全针对部门、行业转变作风的有效制度,才能达到建章立制的实效。 改作风的关键是落实。在整改落实阶段,一些领导干部存在等待观望心理,站在真改还是走过场的十字路口上徘徊,些许的观念偏差和跟风效仿就会导致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功亏一篑。因此监管部门对制度执行力的监督尤为重要,没有落实的制度形同摆设,没有监督的权力也容易走偏。加强后期监管是职能部门的紧迫责任,并且需要敢于碰硬、常抓不懈。作为领导干部更需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头遵守制度,带头督促制度的落实,确保改作风的制度能落到实处、发挥约束作用。 转变作风任重道远,永远没有终点,不仅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常怀警惕之心,更需要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相互监督,合力祛除“四风”之害,在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为民务实的优良作风。(中共维西县委党史研究室 和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