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村里的新鲜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23 12:27:47

——维西县攀天阁乡工农村群众新农村建设侧记

“到了安一(村)更安逸、到了新乐(村)心更乐、到了工农(村)三岔河”,是工农群众对幸福家园的美好描述。一进工农村,就能感到青山环抱中的73户人家,村子不大,但人口居集,传统与开放,本真与本源的乡村生活气息。

农闲季节找菌子

从四月份到七月底,群众扒松毛、犁田、备肥、育(插)秧、耗秧,忙碌一大阵子后,就到了8月份的农闲点。可能是上帝的恩惠,这个季节四周山上的松茸特别多,刚好是群众找个盐巴、茶钱,打个“富业”——找菌子的时间。

喃茂祥说:“我一天到牛场上顺着林地转一圈,二、三斤松茸到手了。今年价钱好,从40元/斤一路上涨到120元,下旬价格还在窜,有人手家庭找个一、两万没问题。”

 “我是这个月找下个月的钱。家有两个学生,两个老人,一开学就是好几千,如果下个月的钱下月找,那只有饿肚子,喝西北风,”周继华毫不掩饰地说,“这个月找菌子,少说也卖七、八千,子女开学不愁了,算是我的一条生财路。”

晚饭没事唠嗑子

生活好过了,手头宽裕了,工农村群众晚上总喜欢说说农家各自事。村头地垴,火塘边,村委会大院子,邻居妯娌间,都是村民们低保发多少、医保有多好等唠嗑的去处。

“猪圈里不能娶媳妇!我多次给两个儿子讲了,在外打工,边找(钱)边顺手花,不往家打钱不行。”小火山组退伍军人朱向军把教育儿子故事讲给付全宝几个邻居听。

“富不读书,富不长久;穷不读书,穷不断根。为什么不让儿子读书了?标语上都这么写。”村医周华媳妇开玩笑地问着来工农看病的蜂忠。“老师追两趟,我也送他三次,可小学读完,他硬是不去了。”蜂忠为难地辩解,“等开学,我再去送他,至少也要读个初中毕业,打工有头脑。”

邻里乡亲出点子

大火山组的会计高颜华,给几个要好的伴唠嗑怎样 “短平快”致富事。从城里到他家串亲戚的小舅子说,合伙干个洗车场吧。由于没有资金,这事倒让高颜华犯愁,但不死心,电话约着驻村干部,新农村指导员一起聊:“你家舅子有场地,你和他有力气,只需要出个电费,水费,就等着算日子、数票子、开折子吧。先在亲朋好友家借,不够部分,我借给你,当老板多有名气。”驻村干部一打气,一个星期后,维西县城郊拉河柱村附近,高颜华开的第一个洗车场出现了。

前不久,听他兴奋地说:一天洗20张车左右,生意挺红火,看来驻村干部和乡亲出的点子真有效。        

带头致富趟路子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班子行不行,要看前两名。党员一提及带群众致富事,有说不完的话题。

“当干部的要敢冒险,不然群众摸不到致富路子,邻居村都富了,我们还落后哪行。独定子药材种籽2800元/斤,丽江卖到3500元/斤。今年我先带头试种,成功了,再让群众跟着干。”义马洛组社长蜂建国在村委院里大声地说。

“州委组织部帮助群众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协调下放了20万‘红色信贷’资金,我贷了2万元收厥菜,今年总算把村上绿色食品牌子打了起来。”村监督委员会主任李志新带领群众致富,很有成就感地说,“所知道的兵丁组江顺红、余利明,卖给我的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明年,我再做个深加工,把群众都发动起来。”(牛举)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