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是水平、揭露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政绩”。这句俗话从侧面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树立什么样的“问题观”也同样反映着干部的品行能力和党性修养。基层党员干部作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如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关系不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而且还是个人作风的问题。对“问题”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会在干群之间垒砌起一道“隔心墙”,而树立正确的“问题观”,有利于正确看待问题、提前发现问题,科学应对问题,最终将问题化为成效。 要以直认不讳的态度对待问题。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问题,问题反过来会用什么样的结果回赠我们。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态度有问题,不正视自己的病,其结果就是“问题”反过来害了他的命。基层党员干部与群众联系更直接、更紧密,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更具体复杂,如何推倒干群之间的“隔心墙”,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基层的问题。有的干部以回避的态度对待问题,只想着把问题“捂”住、“拖”住,甚至推避求全;有的干部以怕的态度对待问题,遇到问题就惊慌失措、不知所然,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这些不正确的态度,只会让问题害了发展大计、损了群众利益、削弱执政之基。看问题的态度决定着解决问题的力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直认不讳,也就是要敢于正视问题,出了问题不隐瞒、不拖延、不回避。具体地说,感染上“问题”这个病,就要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让群众看一看、亮亮丑,达到“出汗退烧”的目的;要赶快去看医生,该吃药的吃药,该打针的打针,不要采取“拖”的方针,把小病拖成大病或绝症;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党员干部有病,不能弄错对象,让群众去打针吃药。 要以识微知著的眼光发现问题。“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要当一个“智者型”的干部,就要有见于未萌的本领,也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世界上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要发现问题,就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有一双识微知著的“眼睛”。当然,这样的“眼睛”不是天生的,而是源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思维模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靠蜻蜓点水式的调查研究不可能发现问题,只能发现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或“伪问题”。基层党员干部要走出机关、走出办公室、走出“小圈子”,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群众的噪声、骂声、怨声、呼声中听出问题,看一看群众的衣、食、住、行情况,了解群众负担及上学条件、就医条件,从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现最真实的问题。古人讲“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其实就是抓住问题的本质,从一个细小的现象看出问题的存在。要发现问题就要有科学的思维模式,不能只看表面,不看本质,应该从多角度思考,多维度分析现象,深挖现象背后的真实问题。要有逆向思维,防止习焉不察的现象,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发现问题;要有辩证思维,善于在成绩中找不足,在赞歌中听出问题。 要以舍我其谁的气概解决问题。“为官避事平生耻”。不能因为“为官不易”而不作为,当扯着嗓子喊的“传声筒”,要以舍我其谁、当仁不让的气概解决基层的问题,是干部的职责。有群众调侃基层干部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乍一听,还以为是夸奖之词,实际上是说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喜欢把问题当作“运动项目”来处理,遇到麻烦问题像射击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打乒乓球一样“推来推去”,像帆船比赛一样“见风使舵”。基层党员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官”,只有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才能赢得群众尊重,才能取信于民。“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要摒弃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问题不是“乒乓球”,基层干部解决问题不能推来推去,要主动聚焦“四风”问题抓整改、抓落实。“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要以群众利益为第一选择,按群众所说的那样——“少发文件多种树,少开会议多入户、少坐汽车多走路、少说空话多办事”,以实际行动推倒“隔心墙”,打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就是要主动把上面的“线”引好,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用好权、修好德,谋好基层事,办好群众事,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好的耐力、好的作风把自己这颗“针”扎进基层、扎进群众。 当然,要把一个问题彻底解决,还需要善于分析问题、善于破解难题、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但关键要树立正确的“问题观”,也就是如何认识问题、对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过程。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观”正确了,问题也容易解决了。(云南省德钦县公安局 门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