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拒贿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21 11:24:01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东乡人),官至宰相。王安石拒贿

王安石虽贵为宰相,却生活简约,且“不溺于财利酒色,视富贵如浮云”。他为官清廉的事迹很多,甚至连攻击他的政敌,也不得不承认他“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一污点”。

王安石善于诗文,一个地方官以为他肯定喜爱“文房四宝”。为投其所好,那人给他送去一方名砚,并当面对他说:“这方砚少有!”王安石问:“好在哪里呢?”那人答曰:“这砚台石质又细又密,只要呵一口气,就能得水磨墨。”王安石一口拒绝,笑吟道:“我有个习惯,写字前必先取水磨墨。你这砚台就算能呵得一担水来又如何?”对方见状,不得不带着砚石羞愧地溜之大吉。

他担任宰相期间,得了气喘病,大夫开的药方中,有一味是紫团山人参,但是这种药走遍京城也买不到。有位官员听说此事,就送了一些过去,可是他坚决不受。有人劝他说:“你的病要此药才能治好,何必拘泥于这些小节呢?”他回答说:“我这一辈子没吃过紫团山人参,不也活到今天?现在就算不吃它,还能立即死去吗?”

有一次患大病,王安石以为自己将死,就把住宅捐给寺庙。但并未死,就另租别人的房子住。廉能生威,这在王安石身上是得到验证的。他大权在握时,也很少有人敢于巴结奉承他。有个官僚叫邓绾,曾为王安石的弟子和女婿求取官职,王安石就将此事公开,并宣布为邓绾的“罪过”。

他清廉到几乎严苛的程度,在当时追求名利的官场中,格外显得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