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极其繁重的任务、极其紧迫的时间,绥江县委、政府喊出了亲情移民、走群众路线的口号,一场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的帮扶运动就此展开。“进得百家门,才算公家人;把回应群众的诉求作为第一责任;从“替群众做主”到“当群众自己做主”;知晓率决定支持率,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形成了走群众路线、亲情移民的“绥江经验”。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是社会这座大厦的基石,群众的安危冷暖在基层,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基层。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如何践行“绥江经验”?这就要求广大的党员干部不戴官帽子,不摆官架子,“微服私访”,深入基层,听真话,察实情,从人民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中发现问题,查找根源,化解矛盾,弥合冲突,改进工作,推动发展。 践行“绥江经验”,“心”到是前提。 只有心中装着人民,牵挂群众疾苦,才能在行动上、作风上和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把好思想上的总开关,做到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真正做到“进得百家门,才算公家人”。 践行“绥江经验”,“身”到是基础。 只有脚上沾满泥土,才能拉近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践行“绥江经验”,要到生产发展的第一线去,要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要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访民情,察民意,倾听百姓呼声。倾听群众诉苦,就是了解民间疾苦;回应群众诉求,就是满足群众需求。只有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保证决策切合群众需求,执行决策具备的群众基础。 践行“绥江经验”,落实是关键。 在群众面前,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群众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而政策就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干群关系的晴雨表。群众的要求,就是我们工作努力的方向。深入基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工作,要实现从“提群众做主”到“让群众自己做主”,关键是要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立改立行,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不断改善服务群众的环境,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提升服务群众的效率。 践行“绥江经验”,制度是保障。 制度才能管根本、管长远。要加强监督和问责力度,避免党员干部满足于“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围在一起谈一谈”,下不下基层一个样,有没有实效一个样,通过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深入基层落到实处,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避免走过场和一阵风。(作者:香格里拉县委组织部 钟文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