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发〔2011〕26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推广孟连群众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现就在全州各级干部中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以下简称“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州委紧紧围绕“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目标,按照“四个走在前列”总任务,紧抓“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走中国特色、迪庆特点的发展路子;深入实施“三建三带三创”和“四想四比四争当”等系列藏区党建工程,发动全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视群众工作,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有力促进了全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藏区稳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一些干部群众观念淡漠,群众立场不稳,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特别是直接联系群众弱化,不想深入实际,不愿深入基层,不会深入群众,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凸显。 回顾我州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我们以“千促”活动和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为抓手,发动全州厅级、处级、乡科级和党员干部7000多人次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直面群众开展工作,为全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州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民族团结和藏区稳定的迫切要求;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的基本要求。历年下派工作队的经验告诉我们,党的干部只有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群众的未来担在肩上、群众的需要落在实处,以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对待群众,才能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推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让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感受、感觉和感想群众所思、所盼,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要紧密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拓展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达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为加快推进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四州战略”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紧密联系实际,切实增强“四群”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开展“四群”教育,关键要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各级各部门要以集中辅导、案例教育、民情体验、专题学习生活会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形式,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各级干部重点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四群”教育,筑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群众观点教育,反思宗旨意识牢不牢,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决定性力量,要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认真查找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的差距,反思宗旨意识树立得牢不牢,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思想认识问题,自觉摆正与群众的感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反思工作作风正不正,切实解决好实践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群众工作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开展民情体验,认真查找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方面的差距,反思工作作风正不正,解决好作风飘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问题,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使各项决策和部署更加体现群众意愿,更加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 (三)加强群众利益教育,反思执行政策好不好,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利益的现实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惠民利民政策,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差距,反思政策执行得好不好,解决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问题,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四)加强群众工作教育,反思方式方法对不对,切实解决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问题。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总结做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差距,反思方式方法对不对,解决好不会干、不能干、干不好等问题,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方法,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冬明春,要集中一段时间,通过“学、查、思、改”等方式,认真开展“四群”教育,形成长效机制。要组织干部认真学习省委书记秦光荣在全省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入学习《论党的群众工作-主要论述摘编》和《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组织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个专题培训,观看孟连专题片《巨变》。要加强实践教育,组织干部开展民情恳谈,进行民情体验,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查找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在集中学习和民情体验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要召开一次“四群” 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每位领导干部要撰写“四群”教育分析检查报告,并围绕“四加强四反思”谈认识、找差距、查原因、抓整改,要彻底改变把发文件、召开会议当成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变发动干部为发动群众,变动员机关为动员社会,努力摆脱“文山会海”等各种形式主义;改变领导对领导、干部对干部、机关对机关、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的工作方式,不断消除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不良作风;促使党员干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重拾“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和党员领导干部整改措施要报上一级组织部门备案。 三、明确工作内容,准确把握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重点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突出做实群众思想工作、访民情、送政策、听意见、办实事、促发展、强组织等几个工作重点,加强调查研究,实行挂钩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做深群众思想工作。积极向群众宣讲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特别要宣传各项惠民政策,通过新旧对比、过去和今天的对比,感受幸福的生活,从而统一群众思想认识,强化群众的感恩、团结、互助和发展意识,凝聚群众力量。 倾听群众意见呼声。深入一线,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感知群众诉求,掌握群众意愿,做群众的知情人。要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解决群众在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及思想上的困惑,做群众的知心人。对上学、看病、住房、就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格外关注、认真对待,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作斗争。要坚决制止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主动积极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接受群众监督评议。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从中汲取营养,自觉增强群众观点,接受群众教育、评议和监督。要深入群众听取群众对党、对机关干部、对工作开展、对个人的意见建议,认真反思工作得失。 四、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就是要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越是为民办事,就越要尊重群众的意愿,越要注重群众的感受。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做到“六个基层”即目光投向基层、心思放在基层、感情贴近基层、资金倾向基层、项目支持基层、脚步深入基层。要一竿子插到底,到村里去、到社区去、到老百姓中间去,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体会百姓所思所盼、所急所怨。要通过建立“八项制度”,让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在我州全面贯彻落实。 (一)坚持干部进村入户(寺)制度。根据省委的要求,结合我州历次“千促”活动的经验,从2012年开始,用5年时间,每年从州、县(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1/5的干部组成“四群”教育工作队、“千促”工作队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驻村入户帮助工作,一年一轮换,做到五年覆盖所有县以上机关干部,工作队覆盖所有乡村。重点从党政机关选派,企事业单位根据单位性质和工作需要适当选派,优先选派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后备干部、年轻干部、无基层工作经历干部。在县(区)设工作总队,由厅级党员领导或后备干部担任总队长并挂任县(区)委副书记;在乡(镇)设工作队,由处级党员领导或后备干部担任队长并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原则上每村1名工作队员,集中力量重点派驻贫困村、重点村、难点村。工作队要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开展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帮助基层谋划发展思路,协调解决相关困难问题,不越权,不越位,不添乱,切实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每年三月,选派的“四群”教育工作队、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成为我州“千促”工作队进村入户(寺)开展“千促”活动,做实群众工作。根据藏区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每年要确定“千促”活动的重点、主题,主要任务是做好维稳和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 (二)健全领导干部及机关联系基层制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的要求明确联系点。厅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实行“挂乡联户”,做到“六个一”,即:联系一个乡镇、联系一个寺院(教堂点)、联系一名僧侣(尼)、联系一户农村困难群众、联系一户城镇低保户或下岗职工、联系一个发展项目,每年住村不少于7天;州直机关按照联系各单位扶贫挂钩点的要求,处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实行“挂村联户”,做到“四个一”:联系一个建制村(社区)、联系一户困难群众、联系一名困难学生、联系一个发展项目,每年住村不少于10天;科级及以下干部实行“结对联户”,联系农户不少于2户,每年住村不少于20天。其他各行各业根据单位部门职能,既联系工作服务对象和所属单位基层群众,又联系挂钩村群众。各县及开发区、各乡镇的干部住村时间和结对群众户数,由各县及开发区党委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安排部署。乡镇干部每年驻村时间不少于60天。 州县级党政机关要挂钩联系基层,安排所属干部在挂钩点联系点直接联系群众。州级机关实行“挂乡包村联户”,县级机关“挂村包组联户”。其他各行业根据单位部门职能,既联系工作服务对象和所属单位基层群众,又挂钩村联系群众。城镇社区由住区单位经常联系。县(区)、乡(镇)要整合扶贫挂钩、“四群”教育工作队、“千促”工作队及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乡(镇)干部等工作力量,形成做好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的合力。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党员干部每年至少提出1至2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群众解决实事不少于1至2件。工作调整的领导干部,联系工作由新接替领导接手。 (三)实行百名领导千名干部万名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全州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都要直接联系群众,州县四套班子成员要带头作表率,按照所联系群众户数,建立《民情联系卡》,明确联系农户,注明干部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邮箱及承诺事项,发送所联系群众,方便经常联系。建立《民情登记卡》,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生产生活状况、反映的事项、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情况以及基层组织和群众评价,便于掌握情况、组织考核和群众监督。各级各部门干部和各级党组织的党员要通过不同方式联系身边的群众,至少应联系1户以上的困难群众,做好《民情联系卡》、《民情登记卡》的记录,形成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合力,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各级各部门和各级党组织要逐级建立民情台帐,分类梳理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民情分析,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归口落实原则,妥善处理和协调群众反映的问题。党员按组织隶属关系由党组织抓好督促落实,干部职工由单位部门抓好督促落实。 (四)坚持调查研究制度。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与基层职工群众座谈交心,了解联系点群众的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要结合实际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厅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每年至少要有2个月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处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每年至少要有3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要改进调研方法,提高调研质量,注重实效,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能解决问题的调研报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五)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扩大广大职工和群众的参与度。对涉及全局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询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和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坚持访寒问暖制度。要经常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活动,实行结对帮扶,采取个别访谈、实地察看、出主意、捐资捐物等方式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 (七)规范信访接待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群众来访接待制度,主要领导要坚持亲自批阅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信访接待的工作成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 (八)建立征求群众意见制度。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公开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在每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广泛征求联系点群众的意见建议。定期走访联系点群众,诚恳征求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四群”教育,是促进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基础;各级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分类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取得实效。 (一)建立领导机制。州委成立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州委组织部。各级党委都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落实责任领导,按照以上总体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报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下级党委专项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党组)要抓一批“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 (二)实行分级负责。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由各级党委(党组)统筹负责抓总,各级党委(党组)的党委(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州县下派的工作队,由所属县委、开发区党委统一管理,实行统一考核,考核结果报所属单位。 (三)强化督促检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必须严格工作要求,注重求真务实,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干部要轻车从简,直接到村,不打招呼,不扰民,不层层陪同,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严格自律,不奢侈浪费,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各级党委要成立督查工作组,加强专项督查,加强跟踪问效。组织部门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内容,采取组织考评和群众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考评结果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鼓励干部深入基层直接联系群众的导向。 (五)强化舆论宣传。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舆论宣传,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挥网络党建平台、党建手机报等的积极作用,大力宣传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大意义、基本要求和工作成效,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迪庆日报、迪庆电台、迪庆电视台等州级媒体要开辟专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正面引导,切实为把“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引向深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附:迪庆州厅级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六个一”安排表 (此件发至乡级) 中共迪庆州委 |